APP下载

中国银杏产业的食品安全与绿色发展

2017-02-18吴健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银杏发展

2017年1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發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借助‘互联网+思维,聚合财智,融合发展,实现双赢多赢合作大格局;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中国银杏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中国的银杏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安徽、广西等地,其中:最大的银杏种植基地在江苏邳州,种植面积为30万亩;其次是山东郯城,种植面积为26万亩;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银杏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绿色发展的理念则更加显示出中国银杏产业如花似锦的光明前景。

一、中国银杏产业发展概况

银杏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中国是银杏的故乡,银杏树是中国的“国树”,银杏树也叫公孙树,中国的银杏资源占全世界的90%左右,1993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果树志·银杏卷》内,记载了我国各地已经应用的46个品种,其中至少有10个是已有大批嫁接苗的生产性优良品种,如梅核、天目长籽、九甫籽,佛指、扁佛指、野佛指、洞庭佛手、早熟大佛子、鸭尾银杏、洞庭皇等。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银杏果是指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银杏果是滋补佳品,也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

2015年全国银杏果总产量已超过18000吨。产量居首位的江苏省年产银杏果8000吨(其中;邳州市年产量约5000吨;泰兴市年产量约3000吨。)其次为:山东省郯城县年产量约4000吨。广西省年产量约2000吨;湖北省年产白果超过1000吨,河南省年产量约700吨、广东省年产量约800吨,浙江省年产量约500吨、安徽省年产量约500吨,贵州省年产量约500吨。

2015年全国银杏叶总产量已超过61000吨。其中产量居首位的江苏省年产银杏干青叶30000吨(其中;邳州市年产量约20000吨;泰兴市年产量约10000吨。)其次为:山东省郯城县年产量约12000吨。广西省年产量约8000吨;湖北省年产白果超过5000吨,河南省年产量约1500吨、广东省年产量约1500吨,浙江省年产量约1000吨、安徽省年产量约1000吨,贵州省年产量约1000吨。

开发了国家级银杏森林公园及银杏生态旅游景点等绿色产业;定植银杏树4500万株; 银杏苗木6亿株;银杏盆景250万盆。

开发银杏原料药、银杏新药,银杏农药、银杏保健品和银杏化妆品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其中:银杏叶提取物250吨;银杏片剂3.2亿片;银杏胶囊5.6亿粒、银杏软胶囊4.8亿粒。

2015年中国银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价格急剧下跌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年产值200多亿元;年出口创汇6.8亿美元,银杏产业已发展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食品安全技术创新是中国银杏产业发展的动力

银杏的毒性问题是制约中国银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科技创新采用食品安全新技术对银杏果毒性部位的脱除、毒性成分的脱除进行工艺优化及论证,通过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银杏果中提取银杏果油;以银杏果(白果)为原料经筛选、分级、脱除中种皮、脱除内种皮、脱除银杏胚芽、漂洗、离心、冷冻干燥、气流粉碎、制粒、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冷冻离心、真空过滤、脱色、真空脱臭、分子蒸馏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食品级银杏果油。实施低碳环保的CO2回收工艺,减少CO2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各项排放指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通过银杏脱毒技术打开中国银杏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食品安全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食品安全技术创新是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动力,是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是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的需要,高安全性的银杏产品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银杏果脱毒及银杏果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中国银杏产业的食品安全及科技创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近年来,中国银杏产业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银杏果油食品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大力开展银杏果脱毒工艺技术的研究;银杏果毒性部位的安全性毒理学研究;银杏果毒性成分的安全性毒理学研究;银杏果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银杏果毒性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检测和控制新技术研究;银杏果脱毒新技术装备的应用等。使以银杏果为原料生产的银杏果油具有优良的特性和经济价值。中国银杏产业的科技创新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目前中国银杏产业最新的食品安全及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是:

1.银杏果脱毒新工艺及毒理学研究

2.银杏果新品种栽培新技术的研究

3.银杏果油有效成分的含量检测新技术及结构分析的研究

4.银杏果油有效成分的性质及功能学研究

5.银杏果油生产新工艺艺及新制剂的研究

6.银杏果油抗肿瘤新药及毒理学研究

7.银杏果油抗衰老新药及毒理学研究

8.银杏果油抗病毒新药及毒理学研究

9.银杏果油心脑血管新药及病理学研究

10.银杏果油.新药产业化工艺技术及中药新技术装备的研究

11.银杏花粉中过敏源的成分研究及脱除工艺研究

12.银杏叶中银杏酸及银杏毒素(4-O-甲基吡哆醇)脱除工艺的研究

13.银杏果中氢氰酸脱除工艺的研究

14.銀杏的传统经方的毒性研究及传统经方中毒性成分群的脱除工艺研究

15.银杏的复方制剂的毒理学研究及复方中毒性成分群的脱除工艺研究

二、中国银杏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引领与支撑

高新技术是引领与支撑中国银杏产业的生产力,高新技术源于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是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技术。中国银杏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中国已进入只有靠创新才能维持发展的新阶段。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这个阶段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引领和支撑,经济增长就将停滞,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必然成为关键之举。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中国银杏产业的发展趋向,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新技术通过研究、开发与应用而不断形成产业的过程。它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经过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和市场开发四个不同特征阶段,使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其最终目的是高新技术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获得高经济效益。使高新技术不断由科技成果向中国银杏产业链及产业群延伸和扩展。

中国银杏产业中应用的高新技术主要包括:

银杏生物育种技术(包括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育种);银杏胚芽超声旋流法分离技术;银杏果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银杏叶超声逆流萃取技术;银杏酸高速逆流色谱制备技术;银杏内酯高速离心分配色谱技术;银杏果糖模拟移动床色谱纯化技术;银杏胚乳清蛋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银杏花粉生物酶解技术;银杏内酯微胶囊制备技术;银杏内酯缓释与控释制剂技术;新型树脂银杏脱毒技术;银杏花粉超微气流粉碎技术;银杏花粉冷冻粉碎技术; 银杏果油分子蒸馏技术等。

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的银杏新产品主要有:

冻干银杏果仁粉、脱毒银杏果粉(脱除银杏胚芽和银杏酸);银杏果胚乳清蛋白冻干粉、银杏果油(营养型与功能型);高含量银杏叶提取物(GBE50);银杏叶油、银杏花粉油;银杏酸祛痘霜;银杏保健酒; 神经酸微胶囊(从银杏花粉中提取并纯化);银杏总萜类内酯;银杏内酯B冻干粉;白果内酯冻干粉;银杏内酯微胶囊;银杏黄酮缓控释制剂;功能型银杏保健品(军用营养强化型白果蛋白片、军用抗辐射白果多糖片、军用抗疲劳白果多肽片、军用耐缺氧白果油软胶囊)等。

二、中国银杏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科学的决策依据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中国银杏产业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中国银杏产业的技术、装备、人才优势,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新工艺,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培育和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银杏产业的发展趋向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银杏产业的协调发展及统筹工作需要政府、投资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四、中国银杏产业的绿色发展是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成功典范

绿色发展是指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绿色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中国银杏产业的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银杏树是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主要树种之一,银杏是老百姓取之不竭的摇钱树;由于现代医学证明了银杏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银杏产业已成为世界医学、药学、生物学及食品专家和中外客商瞩目的焦点;银杏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区域内的林木绿化率,产生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供给氧气、净化环境等。

中国银杏产业的绿色发展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银杏在中国分布广泛,树近3万多株,是闻名世界的“银杏之乡”。所产银杏具有粒大、籽匀、糯性强、甜味浓、营养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具有独特的银杏景观资源。

例如:山东临沂郯城县的新村沿沂河形成的10000米长的银杏古树长廊,世界闻名;江苏邳州市的港上镇王桥村雄性银杏古树群,总株数1000余株,世界罕见;这些景观以沂河为轴心并与古老的广福寺、中华银杏品种园、树圣园及三千年老神树、龙凤奇树、古银杏村居景观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银杏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依托现有丰富的银杏古树、银杏片林、银杏道路、银杏村居等旅游资源,整合国家级古银杏森林公园等景观资源,建成了国家级古银杏生态旅游区,沿沂河打造了30公里的沂河银杏生态旅游观光带;每年接待世界各地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创造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功典范。

五、中国银杏产业的开放发展需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开放发展是指完善对外开放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开放发展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既有农业、工业和科教等经济建设的工作,也有人口、环境和生活等社会发展的工作,还有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商品市场、转变政府职能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改革开放发展的工作内容。其中包括:从扩大开放到发展外向型经济,从积极支持乡镇工业到全面发展商品经济等。

中国银杏产业的开放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中国的银杏资源占全世界的90%左右,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但出口的产品多为银杏的粗加工产品,如银杏叶粗提取物,国际竞争力较差,因而无法拥有产品销售的主动权,其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很大,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对银杏叶提取物的需求锐减,致使中国很多银杏叶提取物加工企业减产或停产。

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国内和国际市场齐头并进、竞相发展,国内的银杏产业正在转变生产方式,向资源开发规范化,产品开发系列化,质量管理标准化,广告宣传多样化,生产经营集团化的营销模式发展,随着人们对银杏产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国家对银杏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未来的中国将是世界上银杏产业最大的国家,也是银杏产业最大的消费市场,在银杏资源丰富的今天,中国银杏产业正在发挥各自优势,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扩大银杏产业规模,立足于国内市场并向国际市场大步迈进。

目前,中国银杏产业要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和扩大对外改革开放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的标准化工作,首先要取得银杏原料、银杏中间产品及终端产品技术标准的话语权,逐步参与银杏产品国际标准的起草、审核与制定工作,这些方面的工作单凭企业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需要中国政府的力量才能取得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因此,中国银杏产业的开放发展需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六、中国银杏产业的共享发展需要依靠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共享发展的理念是依靠人民的共同智慧和共同合作使人民普遍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通过顶层设计和预期引导实现民众福利的最大化从而保障人民的社会权利来增进人民福祉;在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的主体是以各类劳动者为基础的全体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既是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更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共享发展目的是维护和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把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检验发展的标准,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民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顺应广大人民对美好新生活的热切期待,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发展。

中国银杏产业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银杏造林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的生态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框架奠定了基础;对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对改善生态环境,巩固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同时给贫困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增收机会,从而对消化剩余劳动力,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银杏产业的共享发展主要体现在维护和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方面:银杏产业是美丽的绿色中国孕育出的幸福之花,需要依靠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去浇灌,才能收获丰硕的劳动果实,创造出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发展银杏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新的时代里,英勇奋进的中国人民用他們的智慧与勤劳开创着中国银杏产业如花似锦的美好未来,谱写着中国银杏产业的英雄乐章,描绘着绿色中国的壮美画卷,弘扬着实干兴邦的中国精神,凝聚着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为了中国银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贡献着宝贵的财富与才华。

公孙圣树逢生机 绿叶茵茵河水清

硕果累累山岭峻 中华银杏业中兴

作者简介:吴健,男,1964年1月生于湖北1986年7月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学专业,长期以来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银杏发展
银杏叶片中5种银杏双黄酮类成分同时测定方法的建立
银杏
不淡泊的小银杏
腊月里的银杏果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