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活力 让美术课堂归真

2017-02-18吴超华江苏省睢宁县桃园镇中心小学

少儿美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标志评价过程

■文/吴超华 江苏省睢宁县桃园镇中心小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学实施的服务者,是课程结构的建设者、开发者。“戴着镣铐跳舞”,导致教学死板、机械、沉闷,教学质量低劣。“打开镣铐去跳各种各样的舞”,就会让课堂教学走向开放、走向活泼、走向多样、走向成熟,就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技能,运用技能,创新技能,形成新的学习经验,达成新的知识体系。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老师将“镣铐”打开,就会轻松畅想。学生离开“镣铐”,就会轻松、愉悦,就会对给定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自由的方式、多样的形式去学习,理解,感悟,实践,对给定的内容不断地变革、创新,就会把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就会把课堂变成自己的课堂,使自己成为课堂学习的实施者、创造者。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们班级的标志》一课时,我首先利用PPT课件播放了课前搜集、整理的一些标志——苹果公司被咬掉一口的苹果外形、耐克服装的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铁路标志中的“工”字……让学生随意畅想、猜测当时这些设计者的意图、用意以及标志所表达的含义。

生:1.这个苹果好像是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

2.这个苹果被咬下的哪一部分造型,让人感觉与我们平时吃苹果一样。

3.这个苹果叶子还留在上面,好像是刚被摘下来,很新鲜,有种想吃的感觉……

师: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外形,标志着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很有趣,很贴近生活,很容易让人们接受。

生:1.这个像对号的符号,有一种动的感觉。

2.这个标志,让人感觉很有弹性。

3.这个标志是耐克服装的标志,它给人的感觉是穿上它们动作会变得弹跳自如,速度很快……

师:耐克的标志表达了速度、动感与轻柔,它简洁地表现了古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翅膀,暗示着自由与速度。

三年级的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学习内容还是第一次接触,他们对标志的最基本概念、特点、表现手法以及标志的组成形式等还是一片空白。“在一张空白的纸上,让学生去随意发挥,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告诉学生标志其实就是一个形、音、意三位一体的组合物,一个符号,一个非常简洁、单纯的符号,一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符号,是一个容易让人识别的符号,一个特指的符号后,学生受到这样的提示、引导,便不会受到思维的限制,就会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构思、想象,去表达自己对某一特定范围或物体的符号设计。

利用学生最为熟悉的学校标志(校徽)来实施引导,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课件打出学校的标志:“你能说出学校标志表达的含义吗?”“你能从标志中看出老师设计的意图吗?”学生自由表述,“浅绿色的叶子代表着新生命,代表着每一位学生”“红色的太阳代表着老师希望”“蓝色奋飞的鸽子代表着向上”……在学生自由地对学校标志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他们领悟到标志设计的象征手法、寓意手法、模拟手法、视感手法等基本知识。“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些标志呢?它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性呢?”学生自由抢答,在抢答过程中,在师生不断补充中,他们了解了标志的基本组成形式:文字、图形,图文并茂。

当学生接到为自己班级设计标志的时候,他们会兴奋,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会自由结合,自由互说自己的设想,都想为班级出力献策,当小组内形成较为统一的答案时,他们便安排、接受各自的人物,积极构思、绘制起来。

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简单的传递者,学生不是课堂学习的执行者,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点拨者,还应是课堂实施的引导者、服务者,学生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领悟者,还应是课堂学习的探索者、创新者,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者,两者之间应是相互研讨、相互争辩、相互补充的建构者,双方的默契配合,才能使课堂富有生机、活力,才能使课程内容相互转化、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快乐的节日》时,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自由叙述自己经历过、参与过的最快乐节日的情景,学生们兴趣盎然,喋喋不休。他们有时兴高采烈,有时遇到不同点的时候,他们会大声争辩,相互补充。当老师把学校庆祝“六一”的视频播放的时候,他们异常兴奋,尤其是看到本班同学或看到自己的镜头时,他们会更加高兴、投入,视频暂时停留。“能不能告诉老师,镜头中的你在干什么?当时在想什么?当时你的神情,今天的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呢?”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说,在讲。抓住时机,老师迅速引导“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被老师的问题引入了回忆,经过不断的补充,学生描述的画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漂亮,他们迅速拿起了画笔,描绘起来,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特定的)执笔,其他小组成员不断添加陪衬物、背景,画面不断丰富,快乐的氛围被渲染出来。

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是一个双边关系,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他们是借助与交往、互动的关系。没有交往与互动,课堂就会死水一潭,就会形成无效课堂,或者说双方根本就没有发生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学、研讨、启发、补充、创新的过程,是一种“学讲”“讲学”过程,整个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内容、学生与内容之间,教师、学生与内容之间相互分享收获、交流情感、体验、认识,互补不足,达成共识,相互共享、共进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人人参与的一种活动,失去了团队中的任何一个,都将成为不完美的课堂,课堂教学中只有在人与人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人人参与,才能建构合作、和谐的氛围,才能整合团队智慧,让课堂更具生命力。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多彩的梦》这课时,老师首先创设情境。PPT课件播放着多幅“梦游太空”的科幻儿童画作品,叙述着“有一天,老师做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梦,梦到自己长了一双翅膀,飞到了太空,在太空中遇到了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他们,遇到了嫦娥姐姐和小玉兔,遇到了我们班的同学,你们有的也和老师一样长了一双翅膀,有的坐在月亮上,有的在驾驶着各种各样的卫星、宇宙飞船,我们在一起快乐地唱歌、跳舞、做游戏,可高兴啦!”“你们有没有做过非常快乐、高兴的梦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一起分享你多彩的梦!”学生们相互说讲,也许这些梦不是真实做的梦,但一定是出自他们的想象,他们的梦想,是他们的处女作、原始的画面。在说讲中对各自的梦境进行赏析,体会不同的、多彩梦的独特之处。

学生们在说、讲的过程中,拿起了画笔尽情地表现多彩的梦,他们边讨论边创作,有的同位组合,有的小组合作,围坐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任务分配清晰、明了,他们各司其职,有的表现画中的主体,有的添画陪衬的物体,有的添画背景,有的调色,有的准备材料,他们忙得不亦乐乎。在表现的方法与技法上,他们有的采用油画棒表现的技法,有的采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有的采用刮蜡画的表现方法。他们所采用的表现方法、采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知识表现的多样性。下课的时候,一幅幅闪烁的梦境,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展现在画纸上,展示在讲台上。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课堂精彩部分的酱油、醋,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多元智力理论对迈克尔·乔丹和比尔·盖茨同样是成功的论证,再一次使评价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将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评价,将终结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相互沟通中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你真棒!”“你的小手真灵巧!”“你画面的墨色非常丰富!”“毛笔在你手中显得好顺手呀!”“浓墨、淡墨相互交织,在你的笔下显得分外从容!”这是我在水墨画教学中常使用的评价语言,这些话让他们受到表扬与肯定,得到快乐与自信,产生成就感与幸福感。“浓墨的笔触画的有些干枯啦!”“笔上的水分太少(多)啦!”“浓、淡墨变化不太明显。”等等,这是我的一些提醒话语,这些话语让他们自我分析、反省,让他们相互评价、提醒。这种,建构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良好氛围,他们乐于接受,喜于改正,兴趣得到良性持续。

课堂教学是一种争辩的过程,是在一系列的质疑、碰撞中发展,在一系列的批判、判断中成长,在一系列的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中形成新的知识,达成新的知识体系,厚实自我知识仓库。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喜怒哀乐》一课中,在分析《蒙娜丽莎》脸部表情的时候,学生说出了对蒙娜丽莎脸部表情的不同看法,优美的笑,幸福的笑,甜蜜的笑、悲痛的笑、伤心的笑、微笑、皮笑肉不笑、害羞的笑等等。学生们通过对蒙娜丽莎眼睛、嘴角的分析,比较,判断,把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分析得淋漓尽致,他们稚嫩的表述,幼稚的思想与大师的作品产生碰撞,课堂的氛围争执而不失友好,激烈而不失轻松,杂乱而不失重点。虽然无法正确归纳出作品《蒙娜丽莎》的笑,但他们却在质疑、解读、碰撞中得到发展。

一节优质美术课,教师就是一个切合实际的引领者,是一个善于俯下身子和学生共同探讨的合作者,是一个甘愿为学生服务的付出者。而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者,是一个善于将疑问、困难、障碍、矛盾达成共识的独立者,合作者,解决者,创新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个合作群,共享链,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在统一的内容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创建出新的成果,让美术课归真,把美术课上成真美术课。

猜你喜欢

标志评价过程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