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做主
——由课堂发现思考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
2017-02-18赵汉阳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文/赵汉阳 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一、我的发现
新学期,两位美术教师突然离职,学校只有将他们的工作“内部消化”,我每周增加了4节课。空余时间被挤走了一大块,加之开学初一些不得不花时间的会议及不得不花精力的文字工作,我实在没时间写点自己的东西。
很快,这些“烦恼”被惊喜替代了——我在课堂上有了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正是我近期思考的主题。
发现一:
新接手的两个班级课堂常规好得出奇,但在我看来,几乎没有丝毫美术课的快乐;学生作业也中规中矩,可全是“依葫芦画瓢”。
发现二:
《我的老师》一课,我把教材中的提示语“注意观察老师的五官和神情”作为教学重点,于是学生就把注意力放在表情上,教师的学科特点、动作特点都忽视了,作业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后来的班级,我有意忽略教材提示,而把教师的学科特点、动作特点作为重点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业既充满个性,又富有童趣。
二、我的思考
(一)如何驾驭课堂
美术老师都有切身体会:美术课堂一动就乱;乱了,领导会找“茬”儿;为了饭碗,我们得守住“纪律”这一底线。
我在管理岗位,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常人眼中,我手握学生的“奖惩”大权,学生会乖得像小绵羊一般,但事实上,我的美术课堂也是“乱”的。
因“动”而“乱”,自有妙处。
一位外校教师参加绍兴市优质课评比,来我校借班“磨”课,对这个素以“难管”闻名班级学生的素质赞不绝口,理由是:思维活跃,学生普遍具备基本美术素养;师生互动超越预期目标,生成了意料之外的精彩。
领导眼中的“差班”,到了陌生的美术教师眼里竟然是不可多得的“好班”,到底是怎么回事?问题当然是在追求的标准上:领导追求常规课堂,美术教师追求灵动课堂。
在“动”与“静”之间,美术课要追求“动”——当然这“动”不是乱动,而是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框架内随“师”而动。
美术课堂动态通常分为四段:切入、感受、表现、回顾。不同的课堂阶段,学生的“动”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切入——“心”动。
导入是学习的开始,激发兴趣最为重要。教师“以美激趣”,学生才能“因美心动”。
我上《窗花花》一课,以“三刀成”的剪纸特技导入,辅以“魔术”式的语言:“这张纸,老师施了魔法,只要剪三刀,就成一个红双喜,大家注意看啦,老师的魔法能成功吗?”这样,一下子就吊足了学生的胃口。
2.感受——“思”动。
儿童美术学习不是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以“思”动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心”动到“行”动的桥梁。
如何触发学生“思”动?我以为,既要围绕课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用的学习材料——原材料,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加工这些原材料的方法,让学生去尝试、体验。尝试是参与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体验是具有感情色彩的思维过程,两者结合使学生对平常事物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唤起对美术学习活动的热情。
上《摹印纹理》一课时,我在版画底版上覆了一张A4纸,然后用2B铅笔在上面平磨,画面渐渐显现,学生一片惊呼。此时,我没有追求画面的完整,而是揭开了A4纸,学生顿时明白了白纸下面的奥秘。于是,我让学生思考这一“画法”的关键,一名学生仔细观察了我的材料后,总结了两点:下面的底版要凹凸不平,上面的纸张不能太厚。这时,我拿起一张A4纸覆在教室玻璃窗的贴花上,示范摹印的要点:握笔姿势与写字时不一样,铅笔要平斜着移动……把重点、难点顺利解决了,整节课学生“动”得不亦乐乎。
3.表现——“行”动。
“康德认为艺术本质上是‘自由的’,‘好像只是游戏’,‘是求自身的愉快,与合目的地成功’。”①“行”动是不知不觉让学生上教师的“贼船”——因为喜欢,学生会反复去“表现”,也无所谓作品的好坏,只在乎在运用材料、展示想象的过程中宣泄自己的快乐情绪。
一年级小朋友在学习《漂亮的拉花》时,我只完整展示了一种拉花的制作过程,学生就“蠢蠢欲动”了,于是我便“趁热打铁”,立马就把材料发到学生手里,其他类拉花的制作过程就让学生自己摸索……当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不肯歇手。
4.回顾——“意”动。
回顾不是“行”动的延续,而要促使学生的“意”动:强化学生的成功感,梳理自己的艺术感受,为下一次艺术创作活动积累“能量”。每个学生“行”动经历的不同都能形成个人的独特感受,教育者的责任是让这种感受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估变得更加明晰并得以强化。“只有这样关注过程的教学评估,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精神,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②
好多美术公开课,教师“贪多求全”——前面的教学过程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回顾环节草草收场,失去了利用学生自身“思”“行”资源进行审美活动的大好时机,可谓“功亏一篑”。
(二)如何确定目标
一位外校教师要上公开课,让我规范一下教案。我提出意见:“教学目标内容紊乱,层次不清。”她说:“教学目标是教参上抄的。怎么办?”我回复:“教参只是参考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照抄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久而久之,很多教师已经失去独立定位教学目标的能力——本来,我们都是白天鹅,但由于我们做惯了丑小鸭,已经不相信自己还能飞翔;本来我们都是千里马,但由于长期习惯于拉磨,不相信自己还能奔跑起来。
其实,只要以“学”为起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改进“教”的理念和行为,就能使学生随“师”而动,动而不乱。
1.“学”为起点,有迹可循。
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老师总是教我们“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其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视觉心理也是按“整体——局部——整体”的形式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讲,低龄的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感知是“感性整体”,所以行为方式和过程比较粗放简单;随着年龄和认识的增长,感知形式由感性到理性,感知内容由整体到局部,行为方式和过程将趋向分门别类和精致;到了初中阶段,逻辑思维逐步超越形象思维,对视觉对象的感知接近成人的“理性整体”,美术创作时就开始关注整体,突出重点。
2.目标定位,有据可依。
美术学习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内容包括‘文化’‘生活’‘想象’‘创造’,形式包括‘继承’‘应用’‘动脑’‘动手’,将内容和形式联结起来,就是‘继承文化,应用生活,动脑想象,动手创造’。而这四个‘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轴心’,这就是课程价值所在。”③
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完全可以从这四个“面”展开——可以选其一,可以选其二,也可以选其三,还可以面面俱到,当然,得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
一般情况,只选其一,目标容易达成,但内容过于单一;而面面俱到,内容是丰富了,但重点不易突出,甚至不能完成教学预设,徒留“欲说还休”的遗憾。
所以,取其二三的办法较为可行,但也不能均匀发力,而要有所侧重,即选其一为“主”重点,其余一二为“次”重点。这样就目标内容兼顾,把握起来较为容易。
(三)如何驾驭教材
在育人目标、课程标准、教材三者之中,育人目标处于“标准”的上位,教材处于“标准”的下位——它只是达成“标准”的媒介之一,并非“守一不移”的金科玉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取舍。
1.版本取舍
进入新世纪后涌现的这么多中小学美术教科书,都呈现出崭新面貌,广受好评。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自己的编写原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给一线教师选择美术教材的权力,而不应该是全省、全市、全县“一刀切”式统一配用。
2.本内取舍
无论哪个版本的美术教科书,都要做到城乡兼顾。所以,无论城镇学校还是乡村学校,美术教师都会因为客观环境或自身条件的限制,对部分课题“力不从心”,怎么办?“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与其勉为其难地耗时间,不如大胆舍去无法实施的教学内容,以校本教材或教师自身的“强势项目”来充实。
浙美版《美术》第六册《跳舞的点和线》,范图为吴冠中的三幅作品。因为大师作品的形式意味较浓,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成人一般都理解不了,何况孩子,所以打开教材的那一刻,孩子们就排斥了。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增加了“非国画”形式的造型元素练习课,使抽象的“点”“线”“面”贴近了学生的“审美世界”,学生在驾驭材料的过程中生成了意外的精彩,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3.课内取舍
教材呈现的教学内容,兼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以“学”为中心——基于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立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
我的学生我知道,我的课堂我做主。东坡云:“张融有言,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教学不也是这样吗?
三、我的感悟
一个只在游戏规则里讨生活的教师也许不会犯错误,但他对待教育的态度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
教育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我们只是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
“优教优学”,才能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新常态”。
教育三部曲:发现,唤醒,指引。
德育不是灌输规范,而是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精神追求;智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放大好奇心,培养思考能力;美育不是灌输技艺,而是以美育智,涵养灵魂。
发现,使教师思考;唤醒,令教学精彩;指引,促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