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研究揭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

2017-02-18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辅助性狼疮红斑狼疮

据2016年8月24日《科技日报》报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课题组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及山东省科学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应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揭示了IL-2调节免疫平衡、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

课题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给予低剂量IL-2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化验异常显著改善,狼疮反应指数到12周可达89.5%。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致病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分泌炎性辅助性T细胞水平降低,免疫系统失衡改善,而且多种自身抗体的滴度逐渐降低,反映病情程度的SLEDAI评分显著下降。研究人员认为,低剂量IL-2内源性抑制了狼疮患者体内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减少了自身抗体对脏器组织的攻击,因而该治疗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多种免疫机制下调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这一重大发现,将为临床免疫性疾病的诊疗带来全新的理念。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的免疫治疗相比,这项低剂量IL-2治疗并未增加感染的风险。

猜你喜欢

辅助性狼疮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我院辅助性用药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1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回顾性分析
一般现实逻辑对观众观影影响教学实验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
皮肌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的检测及意义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