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凭实据讲评有道
——记一次作文讲评课
2017-02-18张枚
张枚
(浙江省桐庐中学,浙江桐庐311500)
真凭实据讲评有道
——记一次作文讲评课
张枚
(浙江省桐庐中学,浙江桐庐311500)
作文讲评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十分尴尬,处在一种可有可无或比较随意安排的境地。一方面,高中的作文教学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学生写了作文也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评,很多时候所谓的作文讲评课就是优秀范文的朗读课;另一方面,作文讲评课的效益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大部分教师就忙于讲解其他练习了。
在一次学考模拟考后,笔者挑选出了两篇优秀的范文及一些需要修改提升的作文片段作为讲评的主要材料,进行了一次两节课连堂的作文讲评。以下是笔者在这次作文讲评课中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读题审题,确定作文讲评的核心内容
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愈少,人生愈幸福;也有人觉得,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
笔者认为,这个学考作文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写论述类文章,它在审题立意上并不为难学生。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立意:其一,赞同第一种观点,崇尚简约;其二,认可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活应该丰富多彩;最佳的立意是两者的结合,生活应该是简约与丰富统一的。学生的作文基本没有偏离这三个立意,但是出彩的论述类文章很少。一篇观点明确的文章,读起来却索然无味,其原因大部分出现在论据的使用上。
大家都知道,论点是文章的骨架,论据是丰满这一骨架的血肉;论点是文章的主干,论据就是茂盛这一主干的枝叶。骨架坚实,血肉饱满,文章才有充沛的活力;主干鲜明,枝繁叶茂,文章才成为明丽的风景。论据是充实文章内容的重要法宝,论据的选择、运用、分析,才是彰显一篇文章论述能力的重要依据。
像这样立意、观点基本已经确定的论述类文章,考查的并不是学生确定观点的能力,而是用什么论据、如何运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能力。应该选择哪些有针对性的论据,才可以让文章血肉丰满,枝繁叶茂,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把有关论据选择的思维作为此次作文讲评课的重点。
二、人物事例论据的妙用与存在的问题
论据的选择,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善于运用人物事例论据。人物事例论据作为事实论据的主要类型之一,确实对论述类文本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物素材的积累也成为当今论述类文本教学的重要内容。
运用真实、确凿、典型、鲜活的人物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往往会比单纯地讲道理更直接更清晰地展现文章的脉络,也会让文章的内容更为丰满。通俗一点来讲,运用人物事例的分析,首先容易满足高考作文字数的要求。如果说文章有三个分论点,举三个人物事例就基本能够保证作文字数了。人物事例的运用,讲述人物的故事,“叙述”的文字让很多考生占便宜,有些写作教材甚至奉行“议论不够,事例来凑”的“有效经验”。其次,人物事例论证得当可以彰显作者论证方法的灵活使用。考生们可以借助单一的人物事例进行因果分析、假设分析;可以用多个人物事例进行归纳分析、对比分析。最后还有一点,鲜活、丰富的人物事例的运用,可以显示出作者素材积累的广度。在此次“简约与繁复”的考场作文中,人物事例论据运用得好的例子也有不少,如:
【片段1】我们崇尚简约的美,简约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扎克伯格、乔布斯过着一种极限民的生活,他们将物质生活极限化,不买多余的汽车、衣服,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更加专注地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片段2】简约可以使自己清净简单,可以更专注追求自己的理想。简约的生活,排除太多外物的困扰,不必忧心顾虑太多。居里夫人的父亲看女儿家陈设简单,就要送给居里夫妇一套豪华的家具,但被居里夫妇婉言谢绝了。原因是为维护豪华家具而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客人闲谈,他们再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世俗的搅扰。
这里运用了扎克伯格、乔布斯的例子,虽没有对人物事例进行展开讲述,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当然,人物例证并不一定要用名人的例子。对于论述类文章写作的初学者而言,运用人物事例论据若不能简洁地概括人物事例,容易出现“以叙代议”、事例与论点之间没有分析论证等毛病,如此次考试中有这样一篇作文:
简约可以使自己清净简单。没有太多外物的困扰,我们就不需要忧心太多。只需一杯清茶足以度过一个下午。
前几天,中国诗词大会闭幕。在大会上我们认识了许多热爱中国诗歌的人,有年过七旬的老者、意气风发的青年与天真烂漫的儿童。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在一所大学里为学生们递送包裹,虽然出身平凡,职业普通,但他却有一颗简单的热爱诗词的心,每到乐处,提笔写下几句诗,安心待在自己的诗中。
林清玄原是一位年少有成的人,但他却毅然放弃自己已有的全部,进入山中修行。他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吃饭,认真喝茶,认真睡觉。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以使他认真地度过每一天。岁月的痕迹会爬上他的脸,却无法渗进他的心。简单做人,简单做事。这已足。
这段本字本来是想通过诗词大会上一位老人及林清玄的事例来论证“简约可以使自己清净简单”这个观点的。可是,在这论证过程中,显然只有“叙”没有“议”,而且老人的例子也不够典型,不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而林清玄的事例论证的似乎是“认真做事”。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修改,于是有了以下的修改稿:
简约可以使自己清净简单,没有太多外物的困扰,不需要忧心太多,人们可以更专注追求自己的理想。林清玄过着的就是一种极为简约的生活,吃饭、喝茶、睡觉,写作。正因为这种简约的生活让他的为人、他的作品给予人一种特别清澈澄明的感受。
需要指出的是,一篇优秀的论述文章,在论据的选择上必定是多样化的。一篇考场作文,如果除去开头结尾,文章的主体部分全部使用人物论据的话,写得再出色恐怕也很难打动阅卷老师。一篇有思想的文章一定是个性鲜明的文章,论据的多样化中一定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阅读经验的呈现。所以,在论述类文本的写作中,我们不能只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人物事例论证,还要拓展学生论据选择的空间,使他们告别单一论据的使用,学会多角度地选用论据。
所以,在此次的作文讲评中,笔者让学生在两篇优秀的范文中找出论据选择的特点。学生发现,两篇优秀作文都很少在人物事例上耗费过多的笔墨,往往是点到为止,这反而使作者在生活现象的描述中写出了自己深刻的思考。特别可贵的是,这一发现是学生通过自己反复的阅读赏析在对照中得出的,而非笔者空洞地灌输的。
三、生活现象的发现与思考
在《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一书中,陈建新老师就论述类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我个人认为论述类文章是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的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社会现象,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使社会进步。简言之,就是用来阐释事理,论述主张,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这段话的道理大家似乎都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常常没有做到。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几乎总是以一个不需要论证的问题拼命地让学生去学习论证,比如奋斗、坚持、勇气、勤奋等,而与之相随的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却经常忽略。如果我们只重视人物事例论证技巧的使用,长此以往,也许学生对人物事例的运用技巧可以大大提高,但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观察、理解、分析能力却得不到锻炼。
在此次作文讲评课上,笔者让学生对如下片段进行分析:
尤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如果缺少了物品的摆设似乎会被人耻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双11”的购物节上不少剁手党的买买买。有些人家中堆积的物品甚至连包装都没拆开,更不用说物尽其用了。其实,物品的摆设侵占的不仅仅是家中空间的某个角落,它有可能更多侵占的是心灵的空间。比如,电视机的产生,它曾经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国内外的时事,也曾让我们沉浸在愉悦刺激的电视剧中,可是,有人指出,传统的家庭聚会已经在日渐消失。报纸上曾经报道了一家人放下电视机、空调,包括儿童玩具等等,过着简单的生活,家人关系却更亲密了,从而更能体会到意想不到的快乐,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实,崇尚简约的生活不仅让空间更宽阔,让心与心的交流更加紧密,更可以让人们获取更为自由充足的时间,从而提高人们做事的效率。手机的使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丰富的手机功能已经越来越多地打搅到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成了低头族招致杀身之祸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个例子虽然在论述语言上还不够简洁,但它向我们传递了很好的论据思维,没有大篇幅的人物事例的论证,也不是老套掉书袋,而是从生活现象入手,如“双11”购物节剁手党的买买买,电视机、手机的使用,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现象,不需要刻意死记硬背,只要多留心观察生活、反思生活,就能信手拈来,成为鲜活的例子。
笔者要求学生围绕这次作文的立意,说说“还有哪些生活现象可以使我们产生思考”。学生思维被打开后,发现饮食安排、服饰色彩搭配、阅读选择、兴趣培养等,每一个话题都可以结合作文题目,自由阐释自己的观点,如:
就拿吃菜来说,独居的人往往和简约挂钩,但你要一个人一年到头吃几个固定不变的菜式,这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可如果只是做菜方式简单点,配料简单,但每天变换着菜的品种,这样就不容易感到厌倦。简约与繁复可以共存,做简单的菜品,但每天变换着菜式,这样不就简繁并行,没有违和感了吗?
我们学生每天在学校里,过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如果进食堂仅仅是专心吃饭,回寝室立马专心睡觉,我想正常人都能被培养成机器。生活方式可以简简单单,但生活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如果过日子就是建一栋大楼的话,设计师可以画很简单的结构图,但不能设计很简单的用品。真正让人满意的建筑应该是外观简约,构型简约,但功能丰富多彩,内在丰富多彩。
学生的发言虽然没有严谨的论证,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方式关注现实,正是我们要学会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两节有限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能有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四、自然现象的妙用
一篇论述类文章,除了运用人物事例、生活现象作为论据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观察、思考可以成为论据的重要来源?在笔者的充分引导下,学生们意识到了“自然现象”其实也是论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也有很多写作教材指导我们要善于借助自然现象说明道理,但从学生的作文来看,竟没有一篇文章是以自然现象作为论据的。所以,在此次作文讲评课上,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要求学生以自然现象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在15分钟的练习中,学生写出了很多优秀的片段作文,如:
简约的生活固然可以令人心无旁骛,让人沉醉在纯粹的心灵享受中,但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彰显生活的本色,一如四季的变换与多彩方能令人感到生动。倘若只有春天,再娇艳欲滴的花儿也不再有人们来年的期待;倘若只有冬天,再纯洁无瑕的冰雪世界也不再有童话般的梦幻。
在论据的选择中,我们需要拓宽思路,更需要走进生活,写出我们人生的发现,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用同一个材料去证明文章的观点。为了避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材料,也为了避免套作,我们应该善于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的种种现象,笔者相信,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都蕴藏着某种生活哲理。很多教师认为,写记叙文关键要写出新发现、新创意,而议论文只要学会论证观点就可以了。时下的很多写作指导也是偏重论证的技巧,而较少侧重应该用什么去论证。其实,我们欠缺的并不是怎样写,而是写什么。文章中缺少了用心感受生活、体会生活、发现生活所蕴含的道理的痕迹,再像样的论述文也干瘪无力,只能是材料与技巧的展示而已。
此次作文讲评课让笔者深有感慨: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成长,而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认真批阅学生的作文,发现其问题所在。若真能做到真凭实据,讲评有道,可谓教学相长也。□◢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