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2017-02-18王同起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7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儒家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韩 松 王同起(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和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以倡导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在当今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思潮观念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构建和谐文化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思想观念领域的领导地位,保证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它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家“和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立足于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儒家的“和”文化及“和谐”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中的“和谐”

(一)平等最终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经济和谐才能社会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对平等观的认识和理解是建立在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研究上开始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影响平等、和谐的真正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时就处于和谐的状态;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时,无论是超前还是落后,都会产生不和谐,此时就需要通过变革生产关系的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二者又处于一个更高层次的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持续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又不断追求新的和谐,从而形成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虚伪的平等观的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资产阶级学者将“平等”抽象化,脱离经济关系、阶级状况去考察平等,宣扬平等是上帝赋予的与生俱来的权利,这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起过比较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反动性逐渐显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较之以往的社会制度虽然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推动下,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必然导致社会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不可能实现“和谐”。

马克思认为实现平等、和谐,必须揭开掩盖在事实真相上的面纱,正确分析造成不平等、不和谐的真正原因,通过社会实践去解决造成不和谐的根源问题。

(二)消灭不平等实现“和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因为“平等”的实现程度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历史的过程,所以马、恩指出真正的平等的实现也同样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平等的理解是不同的”[2]。真正的平等是与解放全人类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平等与和谐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为人们揭示了平等的最高目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到那时,生产力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有计划地利用,不会再造成过度和浪费,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通过消灭阶级和分工,全体社会成员可以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们将结束异化状态,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社会主体,“平等”不再是某一阶级、阶层或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一切人”的基本权利,人们将享有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平等,而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又为人们“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届时人自身各方面、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处于协调一致的状态中,将实现完美和谐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平等的观念对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第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创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其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应从协调物质利益矛盾入手,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和谐、社会和谐。

二、儒家思想中的“和谐”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一直处于主流核心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谐观念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充分发掘利用儒家和谐思想,使其为建设和谐文化服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儒家朴素辩证法中的“和谐”思想

《中庸章句》载:“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4]这里所说的是中庸之道,是教导人们各司其职不要偏离自我的属性,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共融共生,相互不扰,相安无事,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5]所谓天命之谓性,是说天下万物各有各的属性,依照各自属性生存、共生就是道,了解了什么是万物生存发展之道就是修道,才产生了教的意义,这些都是在讨论、探究世间万物的生存发展,而最终是“无声无臭”达到“至善”,这种无丑无恶、无美无善的境界就是最终要达到的理想的社会。认为没有了丑恶就不会再有美善的区分,这其中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达到的“至高的境界”就是一种和谐状态。

(二)儒家“和谐”思想的内容

儒家思想包含非常丰富的“和谐”理念,可以归纳为:

1.注重个人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

儒家主张通过“修身”,提高自我修养以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儒家主张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都应该重视修身,通过修身可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地控制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将情绪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避免出现大喜大悲的剧烈情绪波动。儒家不反对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主张情绪表达也要有“度”,这个度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儒家还注重通过修身来控制欲望,特别是控制贪欲和私欲等不良欲望,促进理想人格的完善。孟子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减少不合理的欲望,能抵御住各种声色的诱惑,不被欲望左右,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下保持内心清明,达到心灵的和谐。

2.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一,讲仁爱。“仁”是儒家道德观的核心。儒家提出“仁者,爱人”,这里的“仁”表现在对待家庭内部成员要求为对父母讲“孝”,“夫孝,其仁之本与”,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对兄弟讲“悌”,强调兄弟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扶助;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所谓“夫妇和”。儒家还将“仁”推广到家庭外部乃至整个社会中去,对待外人要像对待家庭内部成员一样保持一颗仁爱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二,和为贵。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和为贵”,把“和”作为协调人际关系,进行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原则,体现出儒家对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视。但是这里的“和”,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和”是在尊重和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具体方式方法,这个原则就是“礼”,即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礼之用,和为贵”,“和”的最终目的还是“礼”的实现。

第三,重诚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首要准则,也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人无信不立,内诚于己,外信于人,只有自己言而有信,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曾子说三省吾身,其中第二省就是看自己对朋友是否守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不诚信的人就好像没有轮子的车无法前行。

3.重视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儒家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生态观对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将整个生态系统视作一个统一的有机生命体,人只是这个生命体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其他生命体之上,不能妨害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发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这里自然界达到了一种动态和谐,正是由于万物和谐共生才造就了自然界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

儒家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主张要留给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空间,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生态环境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儒家“和谐”思想的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儒家“和谐”思想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而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进行而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想被中国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同就必须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以一种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形式进行科学转化和创新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第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最终走向文化自强。第三,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儒家“和谐”思想进行融合也是对儒家“和谐”思想积极扬弃的需要。儒家“和谐”思想虽然对建设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因为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影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中不符合建设先进文化要求的糟粕去除掉,将优秀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第四,二者在实践方法上各有侧重,通过融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马克思主义主要从外部经济关系入手考察人的社会关系,揭示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进一步阐述影响平等、和谐实现的因素;儒家思想则是从“人性”出发,注重从内探求,由内及外,以提高自身品格修养为前提,创造“和谐”的环境。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二者融合中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儒家“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重要的理论渊源,二者的有机融合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提供了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的正确方法。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分辨出当今各种文化潮流中哪些是科学的、先进的,哪些是腐朽的、落后的,帮助我们自觉抵御错误思想文化的侵袭。第二,是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引导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指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儒家“和谐”思想进行引导、改造,使之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服务。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29.

[5]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1:21.

猜你喜欢

儒家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