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临床观察

2017-02-17李慧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双嘧达双联缺血性

李慧梅

(商丘市中心医院 神内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临床观察

李慧梅

(商丘市中心医院 神内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观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商丘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抗血小板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双嘧达莫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ADAS-Co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ADAS-Cog、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LT、MPV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缓解,预后较好。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暂时性缺血性脑中风,或因原位血栓形成、椎管狭窄或血栓性闭塞造成后循环动脉局部缺血,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1]。临床实践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1%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于老年人,平衡功能失调、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反复或突然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发病表现[2]。相关资料表明,对患者实施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但仍有一定的争议性存在[3]。因此,本研究对商丘市中心医院70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组实施双嘧达莫治疗和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脑出血、肝肾等功能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按抗血小板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8±3.1)岁;头晕13例,癫痫1例,偏瘫21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1.2±3.3)岁;头晕14例,癫痫2例,偏瘫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双嘧达莫(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190)治疗,口服双嘧达莫25~50 mg/次,3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45)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75 mg/次,1次/d,饭前服用。两组均进行2周治疗。

1.3 评价指标 使用阿茨海默病评估量表(ADAS-Cog)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疗效,评分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好。同时于治疗前后,采用透射比浊法对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进行测定。

2 结果

2.1 疗效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ADAS-Cog、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2.2 各项凝血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PLT、MPV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PDW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同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酗酒者的患病率亦较高[4]。脑干、丘脑等重要脑结构部位为后循环供血区域,同时这些结构与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系统关系较密切。因此,若不能及时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严重者将导致患者死亡。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cP>0.05,dP<0.05。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ADAS-Cog、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分析其原因为双嘧达莫可有效阻止磷酸二酯酶合成,增加血小板中环磷酸腺苷含量[5];脑卒中患者主要是通过血栓烷素A2激活血小板活性,双嘧达莫可对血栓烷素A2的形成进行抑制,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进而降低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的发生率,抗血栓效果较显著。阿司匹林通过对血小板环氧化酶进行抑制,进而阻断TXA2,阻止血小板聚集[6]。两种药物共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抗血小板效果,减少血栓形成,提高缺血区域血流量,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PLT、MPV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PDW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原因为血小板水平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造成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7],而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已得到肯定。两种药物协调作用,可有效提高抗血小板效果,提高血小板计数水平,缓解患者高凝状态,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综上所述,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1] 李少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0):89-90.

[2] 李鹏辉,赵莘瑜,卢宏.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0-113.

[3] 曹瑞萍,王敏丽.甲状腺自身抗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11):23-24.

[4] 左凤同,董爱勤.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1):55-59.

[5] 王会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9):105-106.

[6] 陈瑜,杜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70-71.

[7] 张运超.3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75-76.

R 74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2.043

2016-05-23)

猜你喜欢

双嘧达双联缺血性
双嘧达莫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现状与药学监护*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潘生丁转到儿科发挥作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探讨双嘧达莫片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转炉双联法冶炼高硅铁水的实践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为“双联”,显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