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历史之中国篇”主题练习
2017-12-14山东
山东 倪 超 李 玮
“货币的历史之中国篇”主题练习
山东 倪 超 李 玮
货币,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流通的凭证,还对商业贸易、政局稳定、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试题的形式对高中历史所涉及的货币常识问题、重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对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建立起一个较为宏观的认识。
1.根据图1结合所学完成填空内
图1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________①,起源于_________②(朝代)。从春秋晚期到战国,铜铸币广泛流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__________③二字,史称________③钱。到了汉代,汉武帝对钱币进行改革,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④钱。621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_______⑤,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两宋的货币,仍以铜钱铁钱兼用,白银亦渐受重视,同时产生了纸币。最早的纸币叫________⑥,起初在民间使用,由16位四川富商以信用担保作为货币流通。后因富商经营失败,交子无法兑现,改由官方办理。元代主要流通纸币,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明嘉靖以后_______⑦普遍流通。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等
【参考答案】
贝币(或贝壳);商朝;半两;五铢;开元通宝;交子;白银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宋至明,中国的纸币流通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这些纸币除初期的交子、会子外,都由国家发行,属国家纸币性质……维持纸币币值最可靠的办法是兑现。交子在流通初期是可以兑现的。当时规定交子分界(届,一个批次)发行,每界的最高发行额为1 256 340贯,备本钱36万缗供兑现用……南宋孝宗曾提出“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这一控制纸币流通数量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古代货币管理》
根据材料指出,两宋政府是如何管理纸币的。
【参考答案】
政府(国家)垄断纸币的发行权;备有充足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的兑现;控制纸币发行的数量。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到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到1700年大约一半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低处种植桑树、棉花、甘蔗和水稻,高处种植玉米和红薯)。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及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从美洲掠夺大量白银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②中国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具有抵制作用。
(2)影响:①推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②推动白银货币化(或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③英国为扭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发动侵略战争。④社会上经商和拜金逐利风气盛行。⑤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直到19世纪中期为止,中国长期保持的出口顺差主要是通过外国人用白银偿付来解决的。然而,中国对白银的吸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这是因为在发生危机时,滥印纸币总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明朝政府先是停止了纸币的印制,接着又停止了纸币的使用,从而完全使用铜钱和银锭。另外,货币税收的份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导致了对世界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据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估算: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 000吨白银,日本大约生产了8 000吨,总计38 000吨。如果减去留在美洲以及在转运中流失了的难以确定的部分,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为7 000吨至10 000吨,这至少占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周爱萍《明末清初东亚政治经济形势变动与日本近世货币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19世纪上半期西方列强采用了哪些手段来扭转材料二中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局面?
【参考答案】
(1)原因: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对白银的需求量增加;纸钞的发行易造成通货膨胀;明朝通过出口顺差使得白银从国外流入中国;明代张居正颁布“一条鞭法”赋役合一、计亩征银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2)手段: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对华输入鸦片;勒索清朝大量赔款;与清朝协商关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非法开设工厂。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作为流通于市场的唯一货币形式。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原因:巨额的战争赔款;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所需的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派遣留学生的费用。
(2)措施: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限制白银流通。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意义。
【参考答案】
统一全国货币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或刺激了经济的发展);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2
图3
图2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唯一一家由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1938年正式成立。图3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银行于1941年在南京成立,作为自家银行发行本位币,可与法币互相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曾经大量流通。
(1)抗日票纸张粗略却不被学术界认为是假币,中储券印制精美却常被学术界称为伪币。请根据所学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2)根据图2、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货币发行的目的与作用角度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根据图2的图文信息可知,抗日票不是假币。依据为晋察冀边区银行是得到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地方银行。能印证的史实有:国共在抗战中进行合作,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导致物资匮乏技术简陋,所以纸张粗劣。
根据图3的图文信息可知,中储券是1941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储备银行发行,而此时南京已经陷落,此银行代表的是投靠日本的汪伪政权,因此称其为假币是从政治角度而言的。
(2)①两种货币发行目的不同。发行抗日票的目的是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支持抗日。日本控制的汪伪政权发行中储券的目的是经济侵略,掠夺中国资源。②两种货币所起的作用不同。抗日票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持敌后抗战的作用,为根据地建设和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储券扰乱了金融市场,掠夺了中国的资源,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为日本伪造的法币。近年来有日本学者向世人展示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制造的中国法币半成品。明治大学还把研究所遗址改成资料馆陈列史料,并有当年工作人员出来作证,静冈市还发现研究所当年印有孙中山水印的印钞纸。中国学术界也有大量文献表明,侵华日军曾用假币在华大肆采购物资。
图4
依据材料论证侵华日军发动伪钞战的罪行。日本大肆发行伪钞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日本学者这么做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论证:物证:研究所当年伪造的印钞纸;人证:当年工作人员的作证;文献资料:中国学术界的文献。
(2)影响:加剧通货膨胀,扰乱了中国的金融体系;掠夺了中国的财富,不利于中国抗战。
(3)说明日本有识之士承认日本侵华罪行,祈求中日和平。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图5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图5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参考答案】
(1)历史信息: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团结、工业建设成就、苏联援助。
(2)历史阐释:①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取得了工业建设成就。③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关系;苏联造纸印刷工业较为发达。
山东省无棣二中;山东省龙口一中)
西湖游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