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2017-02-17武汉学院帅亮

财会通讯 2017年3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进口物质

武汉学院 帅亮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武汉学院 帅亮

本文整合了宏观营销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内容,形成了一个评估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对物质生活质量,个人自由以及环境(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环境表现)的影响的概念模型。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使用来自于104个国家的时间滞后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可以提升人们的福利和改善无形的自然环境,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如通过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物质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的提升与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更高的环境表现相关。

国际贸易 经济发展 生活质量 个人自由环境

一、引言

关于国际贸易的成本与收益一直存在广泛的争论,并且持续引起政府、宏观营销者、环境主义者和那些越来越关心个人福利及其所在国家经济与环境健康的普通人的关注。自由贸易主义观点倡导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通过充分利用相对稀缺或丰富的生产要素优势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受益。反对者则认为,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会损害环境。而且,产生的经济收益流向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精英,而不是普通公民(Cronin 2003)。几十年以来,传统的宏观营销学认为国际贸易会导致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生活质量提升(Mullen,Doney和Becker 1996)。Kilbourne(2004)的扩展模型将政治和文化变量明确地包括在内:生活质量,实际自由和环境。最近的文献包含了大量的关于社会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但是,大部分学者在研究生活质量时使用的是概念性描述,只有Peterson(2006)在其研究中使用了国际年度生活质量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来对生活质量进行了多维度的衡量。极少的研究者在宏观营销体系中将物质生活质量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度量进行过实证的检验,也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实际的自由和环境问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质量的影响第一批的研究假设起源于Mullen(1993)以及Mullen,Doney和Becker(1996)的研究。基于经济学、社会学和营销学中的竞争理论,本研究设计并检验了一个概念模型,该模型展示了进口和出口对于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质量的影响方式。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和非传统从属关系理论相一致,本研究找到了证明出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证据。与传统从属关系理论相一致,进口与经济增长负相关。按照新古典贸易理论和从属关系理论,出口对物质生活质量有损害;相反,进口会提高物质生活质量。最后,经济增长与提升的物质生活质量相关。

假设1:出口增加经济增长

假设2:进口减少经济增长

假设3:出口减少物质生活质量

假设4:进口增加物质生活质量

假设5:经济增长提高物质生活质量

(二)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对个人自由的影响个人自由的概念尊重居民的政治权力和公民自由。一些研究者建议GDP的增长和提高会提升实际的自由。如Torras和Boyce认为,政治权力方面的提升与收入相关。Edwards(1992)认为,出口和进口扮演者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通过出口和进口产生新的观点和选择。Mullen,Doney和Becker(1996)指出,国际贸易导致更高水平的教育成就。因此,本文认为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增加,导致更多的新观点,更高的教育和收入水平,从而提升个人自由。

假设6:出口提升个人自由

假设7:进口提升个人自由

假设8:经济增长提升个人自由

(三)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贸易与环境质量相关(Hill和Dhanda 2004)。传统的环境经济分析检验了一国GDP与该国环境的关系。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国际贸易以及随之而产生的GDP的增长将导致环境的改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导致生产和消费的增加,这种增加会导致政府税收的增加,政府可用于环境改善的资金从而增加。但是,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增加的GDP将确保环境健康。一些学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增加虽然能改善社会环境,但是往往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作为代价的。

许多研究者认为出口会增加经济活动的水平,从而增加污染的水平。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生产用于出口的商品和工业化的推进会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并且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些试图出口的国家将会增加其农业投入和建立新的生产设施,这些会导致空气和水污染以及森林破坏。随着商品出口增加,一国需要增加其产出来满足需求。这样,该国会耗用更多的资源并且产生更多污染物。虽然如此,随着出口的扩张,一国经济变得更为富裕,国民收入开始增加,国民开始更多地考虑环境问题并且开始从事改善环境的工作。而进口则不是如此。当一个国家进口商品时,商品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因此,在本国产生的污染物就更少。

假设9:出口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假设10:进口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假设11:出口会提高总体环境表现

假设12:进口会提高总体环境表现

(四)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着认为空气和水的质量因为经济发展而下降。环境污染的加剧往往是由于一国基础设施的改进导致更多由交通而引起的污染或者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导致更多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引起的。生产用于出口的商品和工业化的推进会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并且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但是,一些统计数据显示,不断增长的GDP和出口既可以导致环境恶化也可以导致环境的改进。问题在于GDP和出口的增加是否会带来政府税收的增加以及政府在改善环境方面投入资金的增加。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环境政策。一些研究者认为,经济增长有必要与环境改善相联系。由于一国经济发展,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假设13:经济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假设14: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总体表现提高

(五)物质生活质量对环境的影响物质生活质量强调诸如人均寿命,蛋白质消费水平,文盲率,医疗水平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如教育和信息的可获得性是环境改善的必要条件。在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往往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法往往是到政府觉得有能力去推进环境政策的实施时才会生效。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政府已经能够解决如粮食和交通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其他问题时,才会开支去改善环境。因此,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开始减少,环境的总体表现如人们期望地那样提高。

假设15:物质生活质量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假设16:物质生活质量导致环境总体表现提高

(六)个人自由对环境的影响自由覆盖了很多的变量,如资质,公正,文化整合等。自由在很多文献中被认为是提高人们帮助自我和帮助世界的能力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当人们拥有自由并且有能力影响政治进程的时候,他们会给政府施压,让政府来改善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

假设17:个人自由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假设18:个人自由导致环境总体表现提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样本包括104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超过六百万,人口总和大约占世界人口的95.5%(世界银行2012年数据)。样本广泛代表了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物质生活质量和环境表现。

(二)测量营销者,国家,消费者和社会间的复杂关系可能在贸易发生一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McDonagh和Shultz2002)。例如,Mullen,Doney和Becker(1996)发现,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用略微滞后一点的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出来。因此,如表1所示,本研究使用了2012年的进出口数据,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质量、个人自由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使用了2013年的数据。环境保护指数使用了2015年的数据,这样可以使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对环境政策和实施产生可测量的影响。

表1 结构与测量

(1)个人自由。对个人自由的衡量使用了2013年“自由之家”发布的‘世界自由’调查的数据。“自由之家”在政治权利和自由方面的排名是受到公认的,并且在多个学科的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这一年度调查报告提供了一个对现实世界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评估,主要包括政治权力和公民自由。政治权力是指人们能够自由参与政治进程,包括投票权、竞选公共职位、选举具有对于公共政策有决定性影响和对选民负责任的代表。该调查包括10个有关政治权力的问题,涉及到制度给予选民从候选人中自由选择的程度和候选人被独立选举的程度。公民自由是指给予个人自由言论和信仰的权力,组织权力以及个人不受政府干预的自治权。该调查包括15个有关公民自由的问题,涉及到法律和实际实践。调查的总得分决定了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的排名。每一组政治权力和公民自由的排名进行平均,从而得出总的排名。

(2)二氧化碳排放。国际上通行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用每1000美元GP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每1000美元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环保效率,不是衡量一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由于国家间的规模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各国的排放总量很难有效比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国总人口除一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结果。

(3)环境保护。对环境保护的衡量使用2012年环境保护指数的数据,环境保护指数对150个国家的环境健康做了评估。环境保护指数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环境法规和政策中心提出。环境保护指数主要强调两个环境保护的问题:一是建好环境对于人类健康的压力;二是保护生态系统活力和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健康和生态系统活力通过6大类共16个具体指标来衡量。这6大类分别是:环境健康,空气质量,水资源,生产性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能源。

(4)物质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宏观市场者,社会学家以及一些经济学家提倡使用线性方法来评价消除贫困的效果。用于衡量物质生活质量的指标更为以人为导向,并且抓住大多数人经历过的生活标准。物质生活质量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主要是采取的是指数的形式。本文通过三个独立的指标来衡量物质生活质量,他们分别是: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文盲率。三个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世界银行报告。

(5)经济发展。本研究与以往学者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且使用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发展。2013年进出口的人均GPD,2012年的进出口总额都来自于世界银行。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分析图1中描述的假设方程模型是运用LISREL8建立的。独立结构间的相关性需要通过建模,直接的、间接的和总体影响需要进行估计。LISREL分析是建立在最大可能性估计和观测协方差矩阵的基础上的。

(二)假设检验总体而言研究中假设模型的数据拟合度良好。X2的值是948,自由度为36。拟合指数也证明模型拟合度良好([NFI]=0.95,[NNFI]=0.90,[CFI]=0.96,[IFI]=0. 96,[GFI]=0.91,[RMSR]=0.06)。结果表明,模型中的变量在个人自由(R2=49%)、物质生活质量(R2=7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R2=96%)和环境表现(R2=82%)方面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这些结果显示,模型是建立在对研究假设检验的基础上的。所有的参数估计的统计显著性都在.05的水平。

图1 假设关系模型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Mullen等人的观点。进口和出口在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相反的影响。出口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积极的直接影响,在物质生活质量方面有消极的直接影响;进口在经济发展方面有消极的直接影响,在物质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的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在物质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的直接影响。这些发现表明进口与出口对物质生活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又通过经济发展对物质生活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在评价进口和出口对物质生活质量总影响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出口对物质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是消极的,但是间接影响确实积极的。事实上,这种间接影响远远超出其直接影响。因此,出口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影响总体而言是积极的。而进口却不同,进口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积极的直接影响被其消极的间接影响所抵消。综上所述,出口提高了物质生活质量,而进口则对物质生活质量影响不显著。

第二组假设是研究出口、进口以及经济发展对个人自由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假设六相反,出口对个人自由实际上有负面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假设七和假设八,进口和经济发展提高了个人自由。虽然出口对个人自由有负面的直接影响,但是考虑到间接影响以后,出口对个人自由的总体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进口也是如此,尽管进口对个人自由有积极的直接影响,但总体影响效果却几乎为零。关于模型变量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总体环境表现。研究结果与假设正好相反,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对二氧化碳的拍发放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和出口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总体影响支持了假设中的关系。研究发现,当考虑到总体影响时,出口会导致更高的二氧化碳排放,进口会导致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本研究假设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方面的增长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检验发现个人自由和物质生活质量确实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但与假设相反,经济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最后,本研究假设出口、进口、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的提升都会导致总体环境表现的改善。实际上,经济发展、个人自由和环境总体表现为正相关。虽然进口和出口对总体环境表现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出口对环境表现的总体影响是显著的也是积极的。而进口对于环境表现的总体影响是显著的但是消极的。

[1]Hill,R.,andK.K.Dhanda.Globalization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Implications for Macromarketing and the Digital Divide.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2004.

[2]Kilbourne,W.E.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An Expanded Macromarketing View.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2004.

[3]McDonagh,P.,and C.J.Shultz II.Guest Editorial:On Society,Market Logic and Marketing.European.Journal of Marketing,2002.

[4]Mullen,M.R.,and S.Ye Sheng.Extending and Comparing Cavusgil’s Overall Market Opportunity Indexes.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7.

[5]Peterson,M.Identifying Quality-of-life Priorities for Societal Development:Using a Market Orientation to Benefit Citizens.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2006.

(编辑 彭文喜)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VAR model,and after an empirical study on Shanghai stock market,it is found that the margin trading has reduced the liquidity of the market during the bull market,but the impact on the volatility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During the bear market the margin trading can stabilize the volatility.And during the bull market the margin trading will increase the volatility when the stock price is rising,but the volatility will influence the margin trading when the stock price is falling.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financing trading and the margin trading are out of balance at this stage,the financing trading has exacerbated the rising of stock price,but the margin trading has not stopped the falling of stock price.At the end of this paper,we have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margin trading.

Keywords:Margin trading Liquidity Volatility

Monetary Policy,Excessive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Distress

Ran YuLi Bingcheng

(Accounting School,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chool of Accounting,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Based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02-2013 data,the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distress of corporate in two aspects.The first one is the mechanism of over-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distress, the second one is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ost produced by over-investment which can not be compensated by the future normal profitability is the“driving force”of financial distress.The tight monetary policy accelerat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corporate financial distress caused by over-investment,and its impact on the samp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sample of n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onetary policy Over-investment Cost level Financial distress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arbon Disclosu re

Yang LuWu YangTang YongjunGuan Yamei

(Business School,Hohai University;Accounting Institute,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Abstract:In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paper selected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that had disclosed carbon information from 2012 to 2014 as samples in empirical analysis,to study the impacts on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arbo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governance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and we found that:The carbon disclosure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s not high,and the disclosure quality of high-carbon industr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ow-carbon industry;From the whole industry point of view,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the nature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nd stakeholders’governance,these three factors show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carbon disclosure;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y,the impact factors of carbon disclosure between high-carbon industry and low-carbon industr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 impact factors of high-carbon industry mainly contain the external factor:the level of stakeholders governance.However,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w-carbon industry includes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factors.What’s more,the same factors(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keholder governance)’influences on these two industries are different.

Keywords:Carbon disclosure Corporate governanceInternal governance External governance

Deviant Strategy,Property Rights and Cost Stickiness

Duan RanWei Yufei

(Accounting School,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Abstract:The purpose of our research is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between strategy and cost structure.By our research,we found that the firms which adopted deviant strategy tend to bear severe problem of cost stickiness,especiall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In the contrast,the firms which has larger quantity of fixed assets and intangible assets tend to suffer less cost stickiness problem.The research helps us open the black box of strategy and cost behavior,which will be useful for corporate management and macro policy making.

Keywords:Deviant strategy Cost stickiness Political connection

A Review of Earnings Quality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Peng XiCheng HongweiYu Shangkun

(Business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

Abstract:Based on decision usefulness and information effectiveness,earnings quality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its users.The quality of earnings affects users’decisions directly.Both academics and practice have concerned earnings quality a lot since it was produced.And researchers studied earnings quali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Therefore,this paper tries to review foreign representative earnings quality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card the importance,contents,acting factors,and measurement of earnings quality,and finally prospect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Earnings quality Earnings information Decision usefulness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Influences of Margin Trading on Liquidity and Volatility of Security Market

Pan LishengXu Junjie

(School of Managemen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进口物质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对进口代收保付业务的思考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