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古诗词试题快速理解作答三步曲

2017-02-16陈玉福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表达审题

摘要:高考古诗词试题学生理解作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解不准、审不清、表不明”。用最快最短的时间理解作答好古诗词试题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泡”开诗歌,知道“是什么,说什么”;第二步,“锁”定设问,做到“问什么,答什么”;第三步,“定”准格式,做到“问多少,答多少”。

关键词:解诗;审题;表达

高考古诗词试题难度值比较大,学生作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解不准、审不清、表不明”。考生一般很难快速准确把握诗词的主旨情感,作答起来比较费力。如何快速理解其主旨与情感并能准确作答,我认为可以将古诗词试题理解及作答分为三步曲。

一、“泡”开诗歌,知道“是什么,说什么”

解诗:读题归类,检索加工,细研尾句。

所谓“读题归类”即仔细研读诗词的题目,根据题目准确将诗词归到具体的类别当中,是送别诗,还是边塞诗,是咏物诗,还是闺怨诗等。根据相应的诗词类别大致推知其应该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接着“检索加工”,即仔细阅读相关的内容,包括作者、相关的注释以及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写作手法等等,进而能够对诗词内容与情感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最后“细研尾句”即对诗词的尾句或尾联进行细心研读。作者往往在尾句(尾联)中将情感主旨点明深化。这样再结合前面的检索加工就能够基本上把握本诗词的情感与主旨了,为下一步具体作答做好了铺垫。

二、“锁”定设问,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审题:审清题眼,审辨隐含,审明考点。

所谓“审清题眼”就是要抓住诗词试题题干中的关键所在。明确题目问的什么,要考查什么方面,是诗词中某个意象,某句、某联,还是某阕中某个字的含义,还是什么情感,或是某种艺术手法等等。所谓“审辨隐含”就是仔细辨析题干中隐含的内容是什么,需要考生仔细辨析,然后再结合题干内容作答。所谓“审明考点”这是重中之重。比如诗词考纲中关于古典诗词的能力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二是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考生要非常明确这两方面要求的具体考点是什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够一眼明了本题要考查的考点,是考意象还是意境,是情感还是艺术手法,是考查语言还是思想内容等等。针对不同的考点,明确不同的答题要点,就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与作答。

三、“定”准格式,做到“问多少,答多少”

表达:切准要点,巧用术语,具体作答。

所谓“切准要点”就是针对不同的考点,答题的要点是不同的,一定要准确切入。比如意象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什么意象,二是意象的特征,三是通过意象表达出的情感。这样就能够准确地将相关内容答准,不漏点。所谓“巧用术语”就是诗词鉴赏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能将这些术语与相关诗词内容、情感、手法紧密结合,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等等,巧用这些术语增加答题的准确度与深刻性。所谓“具体作答”就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作答。诗词本身就是比较抽象与含蓄的,出题者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所以诗词作答的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阐释才行。比如借景抒情,考生要具体答出借什么景抒什么情,绝不能只答一句“本诗词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这样的概括,没有具体内容,这是答古诗词题的大忌。

下面以2016年北京卷古诗词题为例,来谈如何具体操作。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第一步:“泡”開诗歌,知道“是什么,说什么”。读题归类,检索加工,细研尾句。从题目看《西村》可以算作借景抒情的诗,通过 “往岁”和“今夕”的对比突出世事的变迁。下面再检索加工,明确内容,可以推知诗中是故地重游“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可以想见此时作者是在这样幽静的村落以及破败的墙壁上发现了以往书写的诗句已被斑斑青苔覆盖。再次,仔细研读诗的尾句“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最后一句“细云新月耿黄昏”以景结情,将作者对西村的爱用“细云、新月、耿黄昏”这些特殊的意象表现出来。这样基本上能够把握住全诗的主要内容与情感,为下文的作答做好铺垫。情感如果把握不准,往往会偏离题意。

第二步:“锁”定设问,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审清题眼,审辨隐含,审明考点。先看问题: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首先,在这一问题中,题眼是“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问的是诗歌内容,而且给定了答题的范围是将《西村》与《游山西村》内容比较。这恰好与考纲中关于古典诗词的能力要求中“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中的“诗歌内容理解”相吻合。这就需要考生对本诗与《游山西村》诗歌内容进行仔细辨识。其次,要仔细审辨两首诗隐含所在,从《西村》诗歌中明显地体悟出内容上以写山村的自然景物为主,没有更多的情感与哲理流露,而《游山西村》中则更侧重描写山村的风土人情。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再次,审明考点是“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只涉及到两首诗的内容即可。

第三步:“定”准格式,做到“问多少,答多少”。切准要点,巧用术语,具体作答 。首先“切准要点”。既然是让“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游山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需要先将两首诗的内容仔细分辨,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都描写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村庄的地理位置都较偏远,或是“山重水复”或是“乱山深处”;村庄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静,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同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作答,绝不可泛泛而谈。再者“巧用术语”,规范作答,就是结合内容将“通过对……描写”“表现出……之情”等用上,符合表述逻辑,这样就准确规范了。最后是“具体作答”,就是该翻译的翻译,该用的术语要用上,将相关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要具体答出。

附【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描写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村庄的地理位置都较偏远,或是“山重水复”或是“乱山深处”;村庄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静,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

不同点:《西村》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风送禽语”和“苔侵墨痕”表现山村风光的幽静,《游山西村》除写自然风光外,更侧重描写山村的风土人情和风俗,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和作者的喜爱之情;《西村》通过“往岁”和“今夕”的对比表现世事的变换,《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今日之景,同时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作者简介:陈玉福(1964—),男,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表达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简约欧式风格在居住空间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例谈审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