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

2017-02-16冯海英

名师在线 2017年4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例乡土

冯海英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关中学,浙江台州 318020)

引 言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所以要把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与民族的未来。”所以增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当前国家与民族最重要的工作。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新课程改革也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在初中课堂中对《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开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切实地落实立体化教学的目标。

一、《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的运用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新方案已经慢慢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中学课堂中也已经得到了认可。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看发展近况。

1.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似懂非懂的阶段,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着一种朦胧感。因此这个阶段是我们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乡土教学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交点,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展开乡土资源的研究可以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身边的所见所闻。因此乡土教育可以使我们在学习时于无形之中感受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比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关于气候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每天感知的气温和降水进行总结归纳,一般就可以得出浙江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进而解释什么样的温度用“温和”这个词:冬季的平均气温几乎都在零摄氏度以上,以此类推到地中海式气候的冬天温度也可以用“温和”这个词来描述。这时会有一部分学生继续问,北方冬天冰天雪地的气温用什么词形容?老师就可以解释为寒冷。最后总结得出冬天平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用寒冷,零摄氏度以上用温和。

又如我们在讲到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时,我们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乡下,深知周边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且都位于河流旁边,而父母在自家山上一般种植枇杷、杨梅、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丘陵地带应该因地制宜发展什么产业,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所以乡土资源课程的开发,能为历史与社会教学课程提供鲜明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于无形之中带动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积极地参加到教师设计的班级活动之中来。在初中课堂中,开设这样的课程使得乡土资源具有很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使德、智、体等有机结合,将热爱家乡的情怀附于其中,也更加验证了古人的一句话“润物细无声”,能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

2.人文教学课程之中的应用

这一方面《历史与社会》存在一些困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落实好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板块,还有就是面对刚刚接触不久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将教材处理好,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因此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采用一些小的技巧。比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四单元第四课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时,就可以先播放马赛人的纪录片。学生看过视频了解了马赛人的衣食住行,再去学习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就会深刻理解为什么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理解为什么马赛人会逐水草而居;懂得并了解了马赛人喜欢穿红斗篷,是因为可以驱赶野兽,不仅是为了自卫,而且可以保护羊群;喝牛血吃牛肉是因为方便饮用又营养丰富;住简陋的茅草屋是因为取材方便。而所有这些风俗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而存在的,从而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育学生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道理。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若是在一节课的开端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那对于这节课让学生愉快地掌握课本知识估计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而且我们使用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对教师在处理教材、引入新课程、优化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素养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学生追求知识不外乎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为了生活得更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都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如果注重自身的人文素养,那就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灌输先进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诚信友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已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行为目标。而《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从地理、历史、法律以及和其他国家的对比等各个角度来介绍祖国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不断改进的制度以及飞速发展的经济,更让学生在学习中深深爱上我们的国家,从而达到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的意义

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变化不断地在我们身边上演着,它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课例研究方法,能够积极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将生成性的教学引入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了师生、同学间的关系,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该种教学方式结合社会实践提高了中学教学中课堂的有效性。它基于科学,超越科学,起于课本又超越课本,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一门综合、开放的课程。

结 语

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利于以后教学科研的开发,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课堂增添了新的乐趣,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都值得推广。相信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但是目前它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在理念的引领之下我们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陆真,林菲菲,张怡天,等.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情境教学现状的反馈与思考——来自江苏新课程实验区的调查报告[J].化学教育,2008(12).

[2]刘宝宏,雷晓敏.“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04).

[3]王利娟,杨晓丹.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S1):225-227.

[4]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2015(02).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课例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乡土中国
课例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