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说体裁教学内容研制的策略浅释

2017-02-16柯永生

名师在线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刻画教学内容核心

柯永生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华亭第二中心小学,福建莆田 351139)

核心素养下小说体裁教学内容研制的策略浅释

柯永生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华亭第二中心小学,福建莆田 351139)

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教材中,小说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一文体既有一般性叙事文的特点,同时也有小说独特的创作规律。本文提出从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入手钻研小说教学内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小说;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小说教学

引 言

当下,教育界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可谓甚嚣尘上,而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无外乎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几个核心要素。但并不是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必须在这四个维度上着力,而是依据教材文本不同的文体特点,钻研契合文体特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吸收能够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营养。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教材中,小说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一文体既有一般性叙事文的特点,同时也有小说独特的创作规律。阅读教学应该怎样紧扣小说特征,才能钻研出最精准妥帖的教学内容呢?

一、从情节设置入手研制小说教学内容

1.梳理概括,历练小说理解的能力

小说本质是一篇叙事性文本,有故事的梗概与发展的轨迹,更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创作主旨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学小说体裁,首先就应该关注其故事的情节。在当下语用训练大行其道的现状下,教师可以依托小说的创作,引领学生摸准情节发展的线索,学会梳理小说的故事,历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如《半截蜡烛》描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了保护情报,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的故事。整篇小说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但读来不禁令人身临其境。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大体内容,组织学生提炼出小说故事发展的基本线索——半截蜡烛;随后,教师紧扣着半截蜡烛,组织学生深入细读文本,提炼出小说的内容框架:德国军官点燃蜡烛,伯诺德夫人试图用灯替换蜡烛,杰克想借搬柴移走蜡烛,杰奎琳成功端走蜡烛,最终保护了情报。

不管小说的故事结构是复杂,还是清简,其中都蕴藏着一根鲜明的发展主线。阅读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提取这根主线,让梳理、概括小说故事事半功倍。

2.体悟洞察,感知情节设置的巧妙

小说与一般性叙事文本较为相似,但又有着巨大区别,主要凸显在情节发展上,并不需要遵循客观事实,而是作者从表达效果的需要进行二度创作,让情节的发展更紧凑,更具有吸引力,更好地为展现人物的形象服务。因此,小说情节的教学绝不能像一般性文本一样进行普通的梳理与概括,而要从文章表达的主旨入手,感知作者如此设置情节的匠心。

以《凡卡》一文的教学为例,作者借助一个孙子给乡下爷爷写信的视角,描述了凡卡在城里所经受的种种困苦与艰辛,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穷苦人民残忍剥削的本质。这种独特的推进故事发展的形式本身就显得新颖而极具表现力。而故事发展的最后,凡卡却在信封上赫然写着“乡下,爷爷”收,让信中的一切控诉和凡卡的所有希望都付之东流,这让读者唏嘘不已。这样的情节设置不可谓不巧妙。小说教学就应该着力引领学生感受这种情节设置的艺术性,以及其对表达资本主义社会压迫人、剥削人制度的根深蒂固性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二、从人物刻画入手研制小说教学内容

1.紧扣细节,体悟人物形象

小说创作的根本就是要刻画人物,揭示人物形象与社会文本背景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感知人物理应成为小说教学核心内容之一。只有真正读懂了故事,体验了人物,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彰显小说创作的特点。

例如冯骥才的名篇《刷子李》,从题目中就不难发现,作者旨在刻画一位油刷界的能人,通过一次刷墙的事例展现了刷子李聪明、能干、自信的形象特点。这篇小说的语言质朴无华,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形象生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小说描写的细节入手,紧扣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调整学生的认知思维,深入感受刷子李的人物特点。

不少小说反应的都是底层人物的普通生活,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多细节往往都蕴藏在看似平淡的语言描写中。教师需要具备慧眼识宝的能力,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这些细节描写中,才能真正洞察人物的本质特点,引领学生真正读懂小说。

2.关注方法,明晰刻画方法

语用教学理念倡导要将阅读教学从关注文本“写了什么”逐步向“文本是怎么写的”转变,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就小说这种体裁来说,我们不仅要教学人物的形象特点,更要引领学生从文本的语言来洞察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以教学列夫·托尔斯泰的名篇《穷人》为例,学生在初读文本之后就已经被桑拿夫妇的感人事迹所折服,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不畏艰辛、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但阅读教学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认识到作者是怎样将桑拿这一人物的品性描写得如此丰满而立体的。因此,教师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际,就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让学生体悟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写作策略:通过圈画课文中的心理描写,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内在的矛盾和最后的毅然决然;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再现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心声,动作对话描写在展现人物精神品质上的作用;紧扣课文描写对桑拿一家贫穷程度的描写,感知衬托写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到的教学效果。

三、从环境描写入手研制小说教学内容

1.结合小说语境,感知环境的写作方法

环境是小说除了情节、人物之外的第三大要素,也是彰显小说特点的重要力量。对小说的教学,就不能脱离对小说中环境的关注。作为小说创作的重头戏,环境描写常常是作者精心规划与设计的,蕴藏着众多的语用训练资源。

还以《穷人》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紧扣小说开篇的第一自然段,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语段描写的核心词语上,抓住“寒风呼啸、汹涌澎湃、起着风暴、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号”等语言感受自然环境的恶劣,再想象“温暖舒适、干干净净、闪闪发亮”等词语想象虽然家庭贫穷,但气氛温馨的画面。随后,教师将这些四字词语抽离出来,在逐步理解的基础上,填入文本语境之中,强化了对核心词语意蕴把握之后的内化与运用,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就充分运用了小说中独特的认知渠道,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环境描写上,引领学生通过对核心词语的感知理解、积累内化和实践运用,感知了小说环境的语言特点和创作方法,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紧扣创作主旨,洞察环境的表达作用

单纯的环境描写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小说的环境描写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象的体悟上,而应该努力将环境描写与小说创作反映的主题、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形成深入的关联,从而感知环境描写在小说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如鲁迅的《少年闰土》在一开头写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营造出鲜活而真实的自然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学伊始就利用这段环境描写,揣想少年闰土的基本形象,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再引领学生进行回归认知,对人物形象进行再次感知确认,感知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匹配性。

开掘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就能够准确把握小说文体中环境所承载的价值和认知,感知作者描写的一般性方法,从而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教学内容就应该紧扣这三大核心要素,彰显小说的体裁特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建国.小学小说教学的基本策略探寻[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08).

柯永生,1974年10月生,男,福建莆田人,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刻画教学内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