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
2017-02-15江苏童明星
⦿江苏/童明星
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
⦿江苏/童明星
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而道德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事务中自发、自主、自愿、自律的一种主体行为活动。这种主体行为要在对生活各方面的多次体验中才能真正的实现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的结合,促进人的成长和成熟。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中,实施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式。
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
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内心的感受、角色的感受、生活体验等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认识、反思,从而成为学生在进行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动力,促使学生在更加开阔的视野里和更高的层次上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发展。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让小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体验中去理解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的产生新观念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抑制消极心理,并最终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素材的内化和个人道德情感的升华。
一、探索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情感认知 在思想道德品质正式成型的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指引的作用。道德情感有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道德意志行为的培养,并且对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是道德与行为之间的链接桥梁。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情景教学,只有用心创设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放松心境,接受正确道德形象的感染。在人们的生活中道德无处不在,人要生活就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有联系就会产生来往,有来往就需要遵循一定的为人处事规则,才需要道德的制约,道德又是生活中的道德,若是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那么道德也只不过是抽象的文字条例、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无论是社会上的道德,或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都必须以存在与现实生活为基础,否则道德教育只会变得抽象、不现实。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必须是贴近生活的、真实存在的、客观的。通过教学情境与学生直接的、面对面的交谈,使学生能够在切身的生活体验中激发内心的真情实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学生在人格上也会得到提升。比如在教学《节约用水》前,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先是对当前我国的水费标准进行调查,并统计自家这一年的用水量,接着通过课外读物,电视传媒,互联网技术等等途径对一些缺水国家进行查阅,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他人在缺水的环境中是如何艰苦生活的,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对自己查阅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通过教材内容的传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来完成这一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个人实践的生活中切身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和重要性,使得学生自觉树立一种爱护水资源的道德行为,也可以在展示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扩充知识层面,激发同学们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优良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体会 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课堂素材的对话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指引学生关注、欣赏、品读教学素材中有价值的部分,并在这过程中自行进行思考和探索。这种时候,教师应该做一个称职的“引路人”,努力的帮助学生选择一个适合的观察根据地,指引学生去拼读教学素材中“最美丽的景色”,从而激发他们最直观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感悟,在体验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进行学生与教学素材的基础对话之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关键对话就要被引申出来了。只有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才会有思想上的碰撞,心灵上的交流,情感的交谈,才会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和交换信息。所以,交流中的话题便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在学习《让诚信伴随我》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有学生觉得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关于诚信的问题。就好比在天桥上乞讨的健全老人,或者是宣称自己没钱回家的妇人,人们一般都会产生同情心里而给他们募捐,可是他们却在傍晚“下班后”拿着募捐的钱去喝酒吃大餐,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欺骗行为的,原来他们每天都在装可怜以博得同情,这使得许多人不再相信乞讨的人们,在他们伸出饭碗时还会心生一些厌恶之情。明明是健全的人,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养活自己呢?对面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积极的和学生们交流,让学生们说出他们的想法。有学生觉得他们就算是卖艺,唱唱歌就算不好听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赚钱;也有的学生觉得他们可以去收集废品或者是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都比骗取他人钱财强;还有的学生觉得,有的乞讨者是老人,他们太可怜了,就算是骗人的偶尔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帮助一下;其实学生们说的都有道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确实是应该斟酌行事,不能一棒子否定了所有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可以根据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通过切身的感受去提升自我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个人的素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总结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最先接触的素质教学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最终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要积极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道德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