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指导
——一次“课堂跟进式”民间教研活动

2017-02-15浙江

小学生 2017年1期
关键词:帽子恐龙教研

⦿浙江/贾 刚

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指导
——一次“课堂跟进式”民间教研活动

⦿浙江/贾 刚

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由学生的心理因素、兴趣着手,与学生展开良好沟通,指导他们动手参与到美术活动中,让学生可通过实践获得知识。本文就以一次“课堂跟进式”的民间教研活动为例,探究了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美术课堂;有效指导

一、缘起:山重水复疑无路

我有幸参加了在磐安玉山镇校举行的“金华市农村新生代美术优质课评比”活动。金华市美术教研员李启云老师介绍这次评比活动目的:美术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旨在通过这样具有针对性的群体教研起到促进、扶持的目的,使美术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因此,组织者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一是把教研地点设在了山区磐安的“山区”——玉山镇校,学校的环境、学生的情况等都具有农村学校“原生态”特征;二是对上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安排——上课时间为三个半天,半天同一个授课内容,授课老师提早半天抽签决定上课内容,上课的内容都属“造型·表现”领域(《家乡的桥》《巨大的恐龙》《照猫画虎》),既体现了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又保证了评比的可比性;三是活动邀请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领导和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力加,以专家的视角引领一线的美术教师学会用科学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整个活动期间,执教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表现了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农村美术教师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但在听完10堂金华各县市的课后,我有一个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有效性不高。

二、反思:梦里寻它千百度

回到学校后,参加听课的王晓文、吴佳燕、杨青、葛丽萍、陆婷、胡晓翠、贾刚与参加这次授课的洪瑛等老师一起坐下来,讨论思考这次磐安之行的收获和感受。参与这次活动的近十位同行在面对面进行探讨的同时,利用“东阳美术网”BBS和QQ群与外县市的同行进行交流、讨论,在相互的探讨、交流,甚至争论的过程中,思想的火花一次次被激活。最后,大家一起形成几条共识:

1、美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明确,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2、美术教师的课堂指导要加强有效性,体现课堂的“美术味”。

3、美术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美”起来,注意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设计,注意理答的方式等。

三、实践: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午8:00,大家如约到外国语小学美术教室,吴佳燕和胡晓翠老师分别上了《恐龙乐园》《自己做帽子》的研究课。为了能够更加凸现上次大家讨论的有效指导,吴佳燕老师把三年级的《巨大恐龙》改为二年级的《恐龙乐园》,把教学的目标也做了如下调整:

1、认识恐龙,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和生活的环境。

2、观察对比恐龙的特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想象来表现恐龙的故事。

3、培养学生热爱、关注自己生活的家园。

课堂教学片断: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腕龙全身可以分为几部分?(出示腕龙结构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它的头、颈、四肢、躯干、尾巴各有什么特征?

师:恐龙头的大小与智商有关也与恐龙的食性有关。(教师出示不同恐龙的头部细节特征,让学生对比学习。)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对比一下,这些恐龙的头有什么不一样?师小结:有的头比较小,有的比较大,有的为了进攻别人头上长有角,有的没有角。

(教师采用先观察后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恐龙的脖子、躯干、四肢、尾巴,每个环节教师都进行针对性的小结。)

师总结:通过小朋友的仔细观察研究,发现恐龙的头长得还真不一样。现在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恐龙,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说它长得怎么样?

紧接着胡晓翠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自己做帽子》的研究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3册)

课堂教学片断一:(帽子基本形)

1、师:请同学把老师给你的纸帽子打开,然后折回去。

2、师:想不想来学习一下啊?(学生拿出一张“△”形报纸)

3、教师出示折纸示意图,对照图示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折。

4、师:折好帽子以后自己试戴(学生试戴,发现问题)

5、师:发现帽子大小不合适,该怎么办?

课堂教学片断二(创新帽子)

1、小魔法师带来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帽子,你喜欢哪一种?理由是什么?(教师用PPT出示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

2、这顶帽子是怎么做的?(教师分析示范)

3、还喜欢哪一顶?这顶帽子怎么做?(教师出示实物,并讲解示范)

课后大家讨论:吴佳燕老师的指导一环扣一环,而且每个环节的指导都有一些图片资料,针对不同的恐龙的特征,进行一些不同的部位的区别比较,教师的指导有明确针对性,指导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利于学生建立更好的知识结构。最后,大家发现:课堂上学生看了也对比分析了,但在造型表现时没有很好运用,这种局部“肢解式”的指导对学生表现“整体”恐龙的效果似乎不明显,而且教师对恐龙不同部位的指导时缺少学习方法的引领,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大家又对刚参加工作的胡晓翠老师的《自己做帽子》的指导也各自发表了看法:洪瑛提出以基本形为出发点,创新帽子为重点的课堂结构安排是好的,但学习基本形的折法以后,对后面创新帽子的学习似乎没有用处,可不可以让一些同学对基本形进一步深化,通过装饰取得更佳效果。

[1]陈晓.小学美术课如何进行巡视辅导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2,03:169-170.

[2]房宇伟.构建开放的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59.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帽子恐龙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帽子,帽子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恐龙大逃亡
圣诞节帽子
侦探的帽子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