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书法教育渗透书写工具文化*
——《走进文房四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17-02-15北京于立红北京

小学生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房四宝书写书法

⦿北京/于立红 北京/闫 霞

传承书法教育渗透书写工具文化*
——《走进文房四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北京/于立红1北京/闫 霞2

①2015年7月,新颁布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本文力求通过主题为《走进文房四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反思,展现一名普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索与行进的历程。

一、寻根求源,确定主题

(一)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之瑰宝②《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小学阶段书法教育不但要立足于提高学生书写水平,还应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上下功夫。

(二)笔墨纸砚是书法艺术之工具 “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特有的工具与材料。我们要认识和学习中国书法,就应该对汉字书写工具与材料有一个概略了解。在孔子的《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信息技术是交流学习之手段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有所消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以及对书写工具文化的了解。

(四)文房四宝是课程理念之体现 十里堡镇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是“润泽生命”。校园里有着浓厚的书法文化气息。校门口镶嵌着隶书字体校牌,国旗旁暗红色的石块儿上雕刻着行书字体办学理念,大厅两侧,悬挂着校长亲自撰写的行书字体对联。书法专用教室是书法作品及文房四宝聚集地。书法知识橱窗、文化墙融合在校园及教学楼之中。这些使师生们无时无刻不浸染在“翰墨飘香”的书法艺术氛围之中。同时,书法也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

二、多措并举,实施主题

(一)明确主题设计思路

1.学习书法知识,传承祖国文化

“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的确定,正是基于文房四宝与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密不可分,社会生活实际需要以及学校办学特色而设计,为的是通过在活动中能使学生对书法文化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以达到激发学生增强练习书法的兴趣,从而推动书法教育。

2.以探究学习为主,注重活动参与性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活动,必须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以探究学习为主,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设计的“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方案,把活动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3.多学科融合,提升综合能力

深化书法艺术教育特色,挖掘书写工具文化,以学校书法特色为载体,以“走进文房四宝”为活动主题,探寻书法背后的知识领域。此次主题活动与写字、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劳动技术、语文、研究性学习多学科融合,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4.了解学情,寻找探究切入点

实践活动前,我们面向全校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找一找你所了解的“文房四宝”进行初测,然后根据初测由学生自己挖掘“笔墨纸砚”要探究的内容,最后用统计表形式进行汇总。依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探究书法与书写工具的切入点。

5.以课堂活动为支点,深化研究

重视课堂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活动方案设计。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书写工具文化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指导学生用作品方式把获取到的知识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创作,使书法文化与书写工具文化融为一体。当学生获得了探寻文房四宝发展过程的金钥匙时,更加关注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同时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二)合理安排实施流程 主题活动前初测用两课时。“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课堂授课规划成三部分内容,进行四学时的课堂实践活动。本主题活动共计用六学时完成。

流程一:以思维导图为方法,提出问题(1学时)

教师设计思路是:首先让学生看课题质疑,发现要研究的问题。紧接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一种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方法——思维导图。教师通过两方面介绍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其一,教师向学生讲述了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其二,以学生熟悉事物《数学》及《西游记》人物特点,列举利用思维导图研究的成果。随后教师让学生明确绘制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绘制思维导图。最后汇报评价的同时提出借助电脑解决要探究的问题。

流程二: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解决问题(2学时)

教师设计思路是:首先和学生一起复习上一节课要探究的重点,接着向学生介绍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保存资料的方法,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进行进一步指导,同时还介绍了其它搜集处理资料的方法。实践研究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学习制作ppt,汇报评价后,教师提出创作作品方法的其它形式,将在下一节课组织完成。

流程三:小组汇报,展示成果(1学时)

教师设计思路是:对前两部分课上教师和学生获得的成果进行汇报总结。课上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由小组长携全体组员汇报展示各组创作的作品。其次教师针对学生课上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发现。最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走进笔墨纸砚基地实际参观,动手做一做笔和纸,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不断反思,改进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与其它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课程理念作为导引,留下了很多思考。

(一)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让学生真正探究起来 合作学习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形成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和创新等意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差异,进行合理分组。课堂活动中,进行探究思维导图绘制时,就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作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二)自觉主动的质疑,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天性好奇,教师巧妙设疑,创设思维情境,引发学生探索欲望。课堂上,让学生看课题质疑,自主确定要探究的方向。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利于学生潜能发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三)多个学科的合理整合,让学习实现融会贯通 “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旨在构建书法文化同书写工具融合的课堂,使书法课真正有书法味,不脱离中国文化而探究书写工具,所以必须将书法同其它课程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课堂视野宽宏,另一方面也能将学生已知的其它学科知识做灵活恰当迁移,以完成本主题活动教学。课堂活动中,进行作品成果汇报时运用到信息技术、美术、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等多学科相关知识。这都体现了在文化情境中认识和学习书法的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文化课,而非简单意义上的书写工具课。

(四)设计独特的调查评价,让课堂更具针对性 主题活动前初测调查问卷中,用画一画、写一写、找一找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文房四宝的了解,尊重他们个性化审美趣味。活动中进行作品展示汇报的同时向同学索取对他们的评价,看似简单的举动,学生却在真实的活动中锻炼着、成长着。评价设计紧贴所学,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鉴赏文房四宝,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评价注重对学生情感、学法与技法有针对性的指导。

当然,因为是新生的事物,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

第一,对于学生而言,活动主题过大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后使我发现,有的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不断进行的工作。把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做降级考虑的话,“走进文房四宝”实际上是个大主题,在此基础上需要我们施教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将主题范围缩小,逐步确定出学生真正能接受的研究内容。

第二,仅作单项考虑,致使知识目标低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自主性,所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学生确实不能自行解决这些问题而成为活动的障碍时,教师就要适时出手,来解决、排除这些障碍,以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高段年级,学生进行作品汇报时,其中一组同学以一幅绘画的形式介绍自己课上学到的知识。针对这一组的汇报形式,造成制定的知识目标比学生实际年级段低了。若当时课程实施的时候考虑的再严谨些,把绘画这种形式换成以完成写作或填写报告册的方式,会更恰当。

《走进文房四宝》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再一次证明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只有秉承着务实求真的态度,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总结经验,及时反思,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落地生根。

【注 释】

①2015年7月,新颁布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从文中综合的语言.

②《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第1页第1行.

1.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中心小学;2.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

*密云区教委首届“中国知网杯”优秀校本课程及论文评选活动论文。

猜你喜欢

文房四宝书写书法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文房四宝
用什么书写呢?
走近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