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习作赏评走的更实*

2017-02-15北京李红亮

小学生 2017年1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课堂

⦿北京/李红亮

让习作赏评走的更实*

⦿北京/李红亮

近些年学校的习作教学从“讲评课”变成了“赏评课”,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以往的习作讲评课凸显的是教师的讲,而赏评课则凸显的是学生的赏,也就是在相互欣赏中提高习作能力,极大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相比较而言习作赏评课的实效性更强。

赏评;互动;尊重;唤醒

近几年来习作赏评课搞得如火如荼,各个学校都在这方面展开研究,探索高质高效的习作赏评课。当然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也在紧追改革的步伐,力争能够探寻到适合学生发展的《习作赏评》课。近两年来在北京教育专家的指导下,老师们都积极投入到习作赏评课的研究中,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我们的习作赏评课也有了很大的起色。每次赏评课后老师们都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而专家和领导们总是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的教研活动逐渐的走向深入,也让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样的“习作赏评”课。

一、以生为本,生生互动

习作源于生活,是学生对生活的体悟和理解的自然流淌,所以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让课堂变得自然、真实、开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就要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在习作赏评中要让学生走到课堂的最前沿,以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最初的《习作赏评》课都是教师安排好赏评的作文,教师站在了学习的最前端指挥学生,学生变成了被动的学习。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课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死板,学生很压抑,效果差。经过反复地研讨我们改变了教学策略,采用了“小组推荐—全班推荐—个人自荐—教师推荐”这种推荐式的教学方式。目的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力争体现“真”课堂“真”学生。在赏评的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权利大胆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间相互交流,教师勇于退位,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他们消除了内心的恐惧,让课上交流变得轻松自然。例如:习作赏评课学生赏评小刚的作文《在五(2)班幸福的成长》以下是学生自由交流的场面:

生1:他在结尾中写到“我多么希望时间不老呀!多么希望能够停留在五(2)班”我觉得“时间不老不合适,人会老时间怎么会老呢!”

这句话激起了很多同学的反驳:

生2:我认为他希望“时间不老”适合,因为他不想让这样美好的时光过去,在这一年里我们都成长了、进步了,我也有和他同样的感受。

生3:我也认为他这样写很好,因为他希望把时间永远定格在五(2)班,在这里感受幸福,这是他内心强烈情感的体现。

生4:他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过去一年生活的不舍,他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学生在课堂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有了自己思想,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出现了学生自由交锋的场面,让学生的赏评逐渐地走向了深入。在习作赏评课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自由交流的空间,在互动中方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动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学的轻松,只有在生生互动中才能让教师有抓手把课堂引向深入。

二、尊重弱小,唤醒心灵

习作赏评课的核心价值,不是规范、修改、提高,而是唤醒、激励、鼓舞——让每一次习作赏评课,都成为鼓舞人心的“庆功会”,而不是“批斗会”。让每一个学生因为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充满信心,并跃跃欲试地准备写下一篇作文,这才是习作赏评课的最高境界。

习作赏评课,往往是那些好学生的天下,他们在课上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而那些后进生往往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作文写得不好,也评价不好别人的作文,他们很自卑没有勇气展示自己,一来二去在习作赏评课上就成了听众。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对他们的帮助,给他们鼓励,让他们能够树立信心。

例如:习作赏评课《在五2班的日子里》在教师推荐的环节中,我没有推荐好学生的作文,而是出乎学生意料的推荐了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小强的作文。他的作文虽然有些语句不够通顺,但是内容最真实、感情最真挚,尤其是最后的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十年呢!千万不要和别人成为冤家呀!”他以前总爱和别人打架,从那次班友善会后改变了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结尾写的如此深刻。当我推荐他的时候他表现的特别紧张,说话的声音特别小。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勇敢的读完了自己的作文,得到了同学们和听课老师们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个掌声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像这样当着这么多领导和老师展示自己的作文还是第一次,会对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学们开始赏评他的作文,对他的优点同学们说得淋漓尽致,我想此时此刻的他一定是最幸福的。同学们也善意的给提了意见,有些意见学生提得特别好,他的题目是《在五(2)班的点点滴滴》而文中只写了一件事,应该多写几件事,来突显“点点滴滴”,于是他又回忆起了几件让他难忘的事“拔河比赛连赢四场”、“有一次考试得80多分”,让他知道了要用几件事来突显在五(2)班的点点滴滴。但是当学生说到他说话的声音小表现的不大方时,被我果断的反驳了,“他平时说话的声音就小,今天这个场合能够站在这里勇敢地读自己作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应该给他掌声。”我这样做也是在呵护孩子的自尊,他的内心刚刚有所转变,不能因为这样的话语再让他受到打击。果真这次赏评课对他来说是个转折点,从那以后小强的作文一路攀升,成了班里的写作能手。

教师的责任不只是要教孩子知识,更要在课堂上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得到肯定的机会不多,我们教师不要放过任何鼓励的机会,要点燃孩子的内心的力量,要唤醒他们对学习生活的热爱,最大限度地放大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要把缺点淡化甚至忘掉,这样才能让后进生有所进步。

三、赏中融情,情中悟法

习作赏评课有别于以前的习作讲评课,从字面上看“讲评课”凸显的是教师,而“赏评课”则凸显的是学生,从实际的教学来看也是如此。“讲评课”,更多的是教师把习作中的问题讲出来,再让学生修改作文,“赏评课”是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作文,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欣赏中提高写作能力。一个是外力赋予学生的,一个是学生从内心看到自己的不足,两者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习作赏评课中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学生只赏方法,而忽视了情感。例如:《在五2班的日子里》习作赏评课上,学生发言时说的套话比较多,像“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过渡自然”等这些苍白无力的话。本来这节课应该有着浓浓的情,可是这样生硬的话语,切断了学生的回忆,影响了课堂的基调。另一种现象是,学生只赏情感淡化了方法,使得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该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例如:《XX我想对你说》的习作赏评课上,多数学生在赏评时说道“你写出了心里话让我很感动、你和XX的关系很好真羡慕你们……”学生在修改作文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在习作赏评课上要把“赏情”与“赏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习作中的问题。例如:在《游记》赏评课中,赏评学生的作文《家乡河套游记》里边有这样一段话:

哇!河套的水可真清呀!以前来的时候从没有看到过这么清的水。刚刚升起来的太阳,阳光是那么的温暖,阳光照在水面上亮闪闪的,漂亮极了!往水里看,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水里还有一群群小鱼苗,有的在水里找东西吃,有的在水中嬉戏玩耍,好不快活。水面还有一群群小鸭子,在水中欢快地游着,吃着小鱼小虾,还时不时地摇摇自己那小巧的尾巴,可爱极了。像雪一样白的鹳迈着优雅而缓慢的步子在水中找东西吃,一边吃一边还会叫几声。一轻阵风吹过,那清新的空气直接吹入了我的肺腑,不由的深吸了两口。

学生赏评:

生1:早晨河套的水很静,但是在这很静的环境中,出现了下小鹅、小鱼、白鹳等小动物,给这个宁静的早晨增添了活力,透过这些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生2:我最欣赏最后一句话“一轻阵风吹过,那清新的空气直接吹入了我的肺腑,不由的深吸了两口。”我能感受到他当时一定很舒服,他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却把这种感受融到了字里行间。

学生的这些赏评,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同时又无痕地表达了写作方法,这样的赏评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又知道了怎样把景物的特点自然地表达出来。

两年来在习作赏评课的教学中,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习作赏评”课的真谛。习作赏评课,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内心藏着写作的种子,让每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写作天才。在赏评课中更要以生为本,不要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作文的好与差,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个性的一面,尊重个体也就是尊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密云县太师屯镇中心小学)

*密云区教委首届“中国知网杯”优秀校本课程及论文评选活动论文。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