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实验探究 培养科学素养
2017-02-15刘红建
刘红建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引导实验探究 培养科学素养
刘红建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十分重要。通过实验探究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制订实验计划,培养探究设计能力;进行实验论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实验交流,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科学素养
引 言
科学探究活动属于探究活动的一种,就是把科学学习当成主要内容来进行的活动。这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并有两点好处:第一,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能够充分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进行观察和思考;第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科学实验活动,这些活动大多在形式上体现为科学探究实验。对于教师而言,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需要发挥三个主要职责,分别是“培养”“引领”“帮助”,通过有效引领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一、制订实验计划,培养探究设计能力
作为科学实践活动的一种,探究实验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计划性、目的性和阶段性。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先“想”而后“做”。具体来说,就是在动手进行实验前,首先应该了解实验的主要目的,并对以下几个问题有所了解:这次实验当中,有哪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需要事先准备哪些材料?具体的步骤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在实验开始前,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并对实验的步骤进行简单梳理,再共同制定实验方案。
例如,在学习“日食形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模拟实验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日食的相关知识,首先和学生一起分析日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结论进行讨论。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身边的教具,模拟日食时的天体状况、运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判断他们之前的猜测是否正确。在进行具体教学时,我首先请学生描述日食的特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是这样叙述的:“太阳就像被一个很大的物体遮盖住了”“遮盖它的物体好像一个圆球,并且不透明”……叙述结束后,我对学生进行引导,请他们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问题:“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可以模拟哪些天体?”在之前的描述中,学生对日食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在实验工具中,他们选择了手电筒、地球仪和兵乓球,分别代表着太阳、地球和月球。之后,我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大家能用这三个物体来模拟天体运动的过程吗?”“在试验中,可能会有哪些情况出现呢?”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在实验之后展示结果。通过这种“模拟操作”的形式,学生会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制订科学研究计划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科学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进行实验论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在开展科学探索的同时,教师需要尊重事实,设计合适的活动,帮助学生得出结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实证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构建起系统化的科学体系。
例如,在开展“抵抗弯曲”的实验活动时,教师需要遵循“尊重数据、对概念进行建构”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整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可以通过具体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教师请学生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比如结合自身经验,选用几个宽度不同的纸梁(具体尺寸为3cm、6cm及12cm),再估算它们大概可以承受多少垫圈,并进行具体的说明;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实验方案,对变量进行适当的控制,还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变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基础上进行观测,计算不同宽度的桥梁分别能承受多少个垫圈;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多次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最后,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上述几个步骤,学生可以进行实证研究,并在实验中得到比较真实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具有很强的实证意义和依据效力。
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具体的方案可以由学生来进行。当设计工作完成后,教师需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和引导,帮助学生对实验的现象、结果进行研究,抓住重点,预测实验的现象、结果和相关的数据,同时及时进行思考,看看目前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些证据来解决。之后,可以让学生多次进行实验,除了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外,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概念意识。至于记录方式,可以划分为许多种,比如文字、图片等,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三、进行实验交流,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两点:首先,关注科学概念;其次,当学生形成概念时,除了让学生利用证据验证自己的概念外,还可以在逻辑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推理。此时,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在课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系,具体来说,也就是实验现象和科学概念、事实依据之间的关系,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建立起科学概念。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把学到的逻辑关系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之中。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开展“身边的物质”这一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有所了解,此次实验的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到物质的变化过程,看看是否有“新物质”出现。当学生完成了“折断粉笔”和“燃烧火柴”的实验后,意见并不完全统一。经过教师的归纳,他们的意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粉笔被折断后,并没有新物质出现。火柴燃烧后,有新的物质出现,也就是灰烬”;“粉笔被折断后,有新的物质出现,也就是粉笔灰;而火柴燃烧后,也有新的物质出现,也就是灰烬”;“粉笔被折断之后,新的物质出现,也就是粉笔灰;火柴燃烧后,生成的新物质有两种,除了灰烬外,还有些许黑色物质”。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学习,学生逐渐意识到,之所以他们最后的意见不太统一,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新物质”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学生认为:“只要有东西出现,就属于新物质。”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为此,我及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失误:首先通过交流质疑,和学生一起探讨“新生成的黑色物质、粉笔灰、灰烬是否都属于新物质”;随后,再进行引导和验证,让学生发现,当粉笔灰被收集在一起时,还可以用来在黑板上进行书写,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并不属于新物质。和粉笔灰相比,火柴燃烧后产生的物质则不同,灰烬在实质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该属于新物质。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假如火柴能够完全燃烧,那么就会有新物质出现。反之,如果燃烧得不够充分,就会形成炭。炭和灰烬相比,并不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属于不同的物质”。
以上的教学有两点好处:第一,学生围绕课程结果展开讨论;第二,学生经过引导,会回顾整个实验的过程,并及时总结经验,学会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科学素养。
结 语
在小学课程中,由于许多学生还缺乏科学认知能力,教师需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把握好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引导,可以采取“三个策略”(主要针对计划、数据和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并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1]谷海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09):195,197.
[2]张庆.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26):126.
刘红建,1969年出生,男,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