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同伴交往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01-09陈建华

名师在线 2017年9期
关键词:同伴幼儿园家长

陈建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二幼儿园,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浅析幼儿同伴交往存在问题及对策

陈建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二幼儿园,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习扮演其社会角色,逐步掌握参加社会生活所必备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同伴交往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攻击他人以及分享合作意识差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促进良好幼儿同伴交往的对策。

同伴交往;问题;对策

一、幼儿同伴交往的概念

同伴,是指年龄或心理水平相近的个体。幼儿同伴交往是指幼儿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离不开父母的百般呵护,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就逐渐有了与同伴交往的欲望或者说需要,更愿意与同龄伙伴一起玩,寻求伙伴的注意与支持。同伴交往为幼儿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感、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二、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1.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两个幼儿玩玩具时,其中一个想进行交换,那么他会说:“我们交换玩,好吗?”在玩社会性游戏时,幼儿首先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指定每个物体和行为的假装身份,沟通游戏规则。借此幼儿学会了表达自我,学会了遵守轮流交谈的规则,有时还会模仿彼此的语言。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边玩边聊,甚至模仿同伴的语言,还会手舞足蹈,充分发挥想象,有创造性地进行游戏。当然,幼儿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矛盾或发生争吵,有些家长会第一时间进行干预,阻止孩子争吵。实际上吵架也是幼儿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一些幼儿在吵架中变得口齿伶俐,用词丰富,并且幼儿发生争吵后,很快又会成为好朋友。

2.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往往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如果他说的话或做的事被别人采纳或接受,那么幼儿的自信心会得到满足和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认知发展上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不知道别人会与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只有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才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需要、意愿与情感,学会理解他人,学会与同伴相处,与人为善。此外,幼儿在与同伴互动时会发出如微笑、请求、邀请等社会行为,并根据对方的反应做相应的调整,从而使自我调控能力得到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与同伴一起进行体育运动,在奔跑和追逐嬉戏中身体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会得到良好发展,并且心情愉悦。同伴交往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或观察学习的机会,他们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在和谐交往中懂得与他人分享和谦让。幼儿还会与同伴建立亲密的社会关系,结成好朋友,相互支持。在遇到烦恼与困惑时,可以在同伴交往中宣泄内心的情感,得到安慰、同情,克服心理障碍和情绪困惑。

三、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的观察和与其他幼儿教师的交流,本人分析总结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到三岁左右的时候,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此期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而不顾及他人感受。他们喜欢待在某一区域独自玩耍,不愿与同伴交流合作,独来独往,不合群。

(2)有明显的攻击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采取的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3岁到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咬人、对别人吐口水、推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等。例如,小雪和小丽是很好的朋友。有一次,小雪从家里带了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来幼儿园。小丽看见了很喜欢,过去二话不说就想把芭比娃娃抢过来。小雪左躲右躲就是不给,小丽伸手推了小雪一下,小雪反手拉了小丽一把,两人都摔倒了,大哭起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幼儿社会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正常实施。

(3)幼儿分享合作意识差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随心所欲,备受宠爱,缺乏与同伴分享合作的意识。到了幼儿园之后,经常发生幼儿争抢玩具、故事书和美术材料的情况。有的幼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跟同伴玩,有时几个幼儿在一起玩但是很少有合作,多是从共同的玩具中取出一个,各玩各的。

2.造成幼儿同伴交往上述问题的原因

造成幼儿同伴交往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包括幼儿先天因素和自身心理的发展、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资料显示来看,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首要环境,家长也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的言谈举止、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态度和方法都会对幼儿的同伴交往产生重要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与小伙伴交往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家长可以提供帮助和指导,而不能代替他们交往。但是现在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和奶奶喜欢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疼爱孩子,实则剥夺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有些父母对孩子一味迁就溺爱,使其养成了霸道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这会导致孩子与同伴交往时缺乏分享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打骂,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容易形成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特征,甚至还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常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成为其他小朋友眼中的“坏孩子”,使得同伴不愿与其交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多数年轻父母因忙于自己的事业,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老人常常把侧重点放在精心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上,和幼儿沟通比较少。即使有些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下班回来十分疲惫,没有精力再与孩子进行交流、游戏。孩子内心渴望交流的愿望得不到回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孩子与家长沟通交流的热情。而来到幼儿园,在有机会和同伴交往时,孩子也常常表现为害怕和拒绝。所以当家长了解到这些情况时,要注意调节自己工作和亲子之间的关系,多和幼儿交流。

(2)幼儿园环境影响

作为幼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主要场所,幼儿园对于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和幼儿相处的首要条件。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与幼儿的平等交往与沟通,未能建立亲密和谐的师幼关系,导致幼儿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形成孤僻的性格特征,不能与同伴进行良好的交往。另一方面许多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存在误区,一切以盈利为目标、安全为幼儿园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缺少对幼儿心理需求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缺少对幼儿间同伴交往的正确引导,导致许多幼儿存在不擅长与人交往的情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幼儿教师和幼儿园都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来体现这一宗旨。

(3)大众媒体的影响

当前,大量电视节目和电影中的打斗或暴力性动作成了幼儿模仿并实施攻击性行为的“教材”。例如,在动画片《奥特曼》中,会出现各种各样、功能不同的怪兽来危害社会。这时,奥特曼会及时出现,打败怪兽,拯救世界。幼儿往往对奥特曼产生好奇甚至崇拜心理,模仿他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在现实生活中,一旦认为遇到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同伴,就会像奥特曼打怪兽一样,对同伴动手。有些电视广告和幼儿游戏中会出现凶残的杀戮场面。幼儿观看后要么产生恐惧心理,做恶梦,缺乏安全感;要么容易效仿,变得爱攻击他人,性格冷漠,行为失常,甚至形成攻击性人格障碍。此外,长期沉溺于动画片、电视剧和暴力游戏的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欲望不强,终日被动地接受信息,思维能力发展滞后,社会交往能力差。

四、促进良好幼儿同伴交往的对策

与人交往是孩子的天性,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人格特征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发展起来的。交往是孩子的需要和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交往也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正在逐渐失去交往的机会,在生活中出现孤独与孤立化倾向。因此,我们要为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创造条件。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地

家长的言行、教育模式、人际交往以及与孩子交往的次数都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父母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明白家人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可以利用亲子游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亲子游戏不仅能培养孩子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孩子在与父母玩耍的过程中可以轻松地和父母沟通,而父母也能教会孩子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幼儿通过与父母做游戏也能很好地掌握游戏规则,并将规则内化于心,在与同伴交往时外化于行,提高交往能力。

(2)父母给幼儿做好榜样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鼓励孩子与各类伙伴交往,了解孩子的交友经验和感受,不断提高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父母有意识地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平时注意以自己真诚热情地待人接物态度感染儿童,并利用带孩子拜访亲友、到邻居家串门的机会让孩子参加到自己的社交活动中去,并从成人的交往中受到影响。

(3)父母转变育儿态度

父母应改变对幼儿过分保护、溺爱的态度,鼓励孩子大胆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交往的快乐,学会分享和合作,多给孩子一个放松的空间,充分尊重幼儿之间的交往,不要过多干预。父母对幼儿园的教育应给予大力支持,尽可能做到家园教育一致。

2.创设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

(1)创设有利于幼儿同伴交往的幼儿园环境

由于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可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地点越来越少。除了家庭,幼儿园就是幼儿成长的第二乐园。所以幼儿园教师应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来鼓励分享行为。教室里应提供足够多的活动材料,不要让幼儿因为玩具、故事书或美术材料而争抢。对于那些受欢迎的材料,应准备很多份,尤其是小班。如果材料种类多但每种的数量有限,可以分组发放材料,每组的幼儿玩一种材料,到规定的时间再和其他组交换材料。

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除了在日常活动中强调分享的积极方面之外,还可以特意创设环境,让个别不爱分享的幼儿体验分享的乐趣。例如,带着某位不爱分享的幼儿走到另一位性格温和、爱好分享的幼儿身边问:“我们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表示感谢,让第二位幼儿知道你是多么欣赏他的分享行为,同时也让不爱分享的幼儿体验到一起分享的快乐。然后和两名幼儿一起玩一会儿。但如果第二位幼儿没有同意,教师只需简单地说:“好吧,也许等一下我们可以一起玩。”然后走开,不要批评或抱怨。要让幼儿明白分享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被迫的活动。持续几天或几周进行这个步骤之后,当不爱分享的幼儿慢慢对同伴没有明显的排斥心理的时候,教师可以领着其他的幼儿到他面前,问:“我们想和你一起玩,好吗?”如果他同意的话,用言语明确表达出他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真是太好了,然后加入游戏,这时教师表面上参与游戏,但实际上要让两名儿童在游戏中扮演主角。教师还要对这名幼儿每天的分享行为进行观察,一开始只要这名幼儿出现分享行为就进行表扬,然后改为间歇性表扬,逐渐降低表扬的频率,直到表扬他的频率和表扬班里其他幼儿的频率一样。

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帮助幼儿练习社会交往能力。譬如,可以开展分享生日蛋糕、找朋友、共同搭积木、幼儿超市、我当小医生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教师也可以带幼儿去串班,可以一起举行联欢活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2)恰当利用大众媒体,向幼儿传递正能量

一些动画片和影视节目易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也不乏很多精心设计、传递积极价值观的作品。家长和教师可以选择让幼儿观看符合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没有暴力情节、温馨生动的早教光盘和动画片,例如《巧乐虎》《宝贝乐园》《小小探索家》《米奇妙妙屋》《小熊维尼》和《天线宝宝》等。这些作品中人物形象设计可爱有趣,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想象力,动作和语言夸张幽默,令人捧腹大笑,视觉设计上色彩鲜明,音效设计悦耳动听,能给幼儿带来多种感觉刺激。同时,里面传递的热爱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真诚开朗、互助友爱、接纳自我、自信独立、笑对挫折等精神品质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家长和教师只要跟幼儿明确好每次看动画片的时间并严格执行的话,那么会有效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发展。

(3)加强家园共育,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同伴交往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作为幼儿教育的前沿阵地,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同伴交往重要性的认识,解放幼儿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为幼儿创设和提供交往氛围。对交往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并给与耐心的辅导和帮助,引导幼儿多参加交往实践活动,锻炼各方面能力。

结 语

总之,幼儿的同伴交往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大前提,幼儿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在与各种不同人交往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待人处世应有的态度。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发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极为重要。相信只要幼儿园和家长齐心协力,幼儿都会成长为能适应社会、能与人愉快协作、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1]古传华.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林筱泓.浅谈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2(1).

[5]束从敏.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

[6]庄红.学前教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

陈建华,1969年生,女,内蒙古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二幼儿园保教主任,曾获2004年全盟幼儿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小教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同伴幼儿园家长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寻找失散的同伴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