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充满美感的语文课堂
2017-02-15王晓芳
王晓芳
(江苏省宝应县叶挺桥小学,江苏扬州 225800)
走进充满美感的语文课堂
王晓芳
(江苏省宝应县叶挺桥小学,江苏扬州 225800)
朱光潜先生曾经指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于怡情养性”。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充分依托教材文本,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美感”培养上。要引领学生进入教材文本中人物的内心,带领他们走进文字,体会文本的谋篇布局,领会文本意境,感悟文本的建筑式的美,使美在感悟中得以升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才的目的。
文本资源;欣赏美;诵读;感悟;品味美;开放;创造美
引 言
朱光潜先生曾经指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于怡情养性”。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都是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每篇课文无不是图文并茂,突显出内容的情感美和思想美、形态的格式美和韵律美、风格的规范美和质朴美。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充分依托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式的美感教育。要引领他们进入教材文本中人物的内心,带领他们走进文字,体会文本的谋篇布局,领会文本意境,感悟文本的建筑式的美,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审美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美欲望,培养他们崇高的审美情趣,达到陶冶心灵、实现表达美、创造美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感教育,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欣赏美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具有丰富的美资源,只要我们注意挖掘,反复揣摩,认真品味,细细体会,可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汉字的构造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一个个貌似平常的方块字中无不包含着文字美、语音美和语意美。每个汉字又都是音形义的最佳结合体,无不蕴藏着丰富的美资源,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结合字词的教学,把汉字的美充分展现,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崇敬之情。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组描写夏天的词串“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看似简单的12个词语,但由于独具匠心地编排,可把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在一个宁静的夏天的夜晚,一家祖孙三人坐在竹椅上一起乘凉,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在给小丁丁讲着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小丁丁听得可入神了,天空中闪烁的北斗星及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勾起了丁丁遥远的思绪……
语文课本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几篇课文,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文本所蕴含的人性美、亲情美、自然美、意境美,有《沉香救母》中的母子情深,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绮丽,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有《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哈尔威船长的“生死考验”的悲壮,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洒脱,……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通过音乐渲染、再现情境等途径让学生去感悟、去欣赏,从而感受美的语言,品味美的语言,积累美的语言,活用美的语言,以提高修养,培养气质,涵养心灵,养成高雅的艺术趣味。
二、强化诵读感悟,让学生品味美
美育是以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和塑造人的,它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来逐步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充分挖掘语文课文中那些中外名篇的精粹,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汉字之美,张显文本中丰富美学内涵,通过解读意象,进入情境,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如《绝句》,可谓一句一景,诗中所描绘的雪之“白”、柳之“翠”、鹭之“白”、鹂之“黄”、天之“青”、江之“蓝”、船之“褐”等景物,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又如《春望》,在诗人眼中,因国家残破就连鸟儿的鸣啭也会令人心悸,那盛开的花儿也会使人落泪。可见战争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全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教学中,也只有着意催发学生的情愫,唤发学生的悟性,引发学生的灵性,才能品悟到语言文字的生动传神,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在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充满着诱人的魅力,勃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作者张炜月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细腻地刻画了第一次抱母亲的过程和感受。可以说这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可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情感的佳作。教学时,可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边体会作者的内心活动边品味他的情感。文中作者与护士的对话可圈可点,写得非常精彩,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为此,我采用分角色去表演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话、表演去感悟作者丰富的内心活动,体会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后,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
三、启迪思维想象,让学生创造美
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 教学中,无论是引导学生发现美还是感悟美,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能创造美。美的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包围,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需要用纵横驰骋的思辨去探究,用愉悦的真情去创造。
学生创造美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智慧闪烁的过程。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的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焰,诱发他们蕴藏的思想、感知、想象和思考,释放他们内在感情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创造美的课堂。如教学《乡下人家》,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画一幅画。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景色,很快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风景画,画上了课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如:袅袅的炊烟、暮归的老牛、飞舞的蝙蝠、农家的棚架等。这样,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 语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美的,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美的,语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还是美的。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精彩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比较、揣摩、感悟,从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能说”“会说”,让语文课弥漫着美的芬芳,洋溢着美的浪漫,流淌着美的旋律,勃发着美的激情,涌动着美的灵性,演绎着美的精彩。
[1]苏兰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4):130-131.
[2]周满荣.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文本资源的挖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7.
个人简介:王晓芳,女,本科学历,现任江苏省宝应县叶挺桥小学教科室主任,扬州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