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泛阅读走向聚焦阅读

2017-02-15周於琴

名师在线 2017年9期
关键词:三亚落日文字

周於琴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从泛阅读走向聚焦阅读

周於琴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放开教师课前精心阅读的感悟,努力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重新经历一次由陌生到熟悉阅读感悟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泛阅读走向聚焦阅读、深刻阅读,把握每一个文本自身的独到之处,从而在真实的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迁移表达艺术。

关注细微;举一反三;对比感悟

引 言

当下的语文课堂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效益,因而我们很多教师分秒必争,步履匆匆,带着学生穿梭于文本内外,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体验,试图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才。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像我们备课时那样有精读和查找资料、深入品读的环节;即使有,他们也没有我们教师那样想得那么周全、深刻。因此,以教师的充分理解去牵着学生尚显陌生的思维,往往容易让学生坠入云雾,要么囫囵吞枣,恍恍惚惚,要么人云亦云,跟风附和。因此,我认为,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弯下身子,寻找学生当前所在的坐标,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陪着他们慢慢重复经历我们开始做的那番研读,从泛阅读走向聚焦阅读,实实在在地捕捉,扎扎实实地练习。

一、慢下步子,从细微处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一篇课文的学习环节设计得滴水不漏,学生在老师精心铺设的“星光大道”上亦步亦趋,完全没有自我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他们跟着老师一会儿鸟瞰全文,一会儿由此及彼,思维在课内课外不断切换。如教学《三亚落日》一课,很多老师会给学生准备声像画俱全的三亚落日图,在夕照图的感染下学完全文。且不说这种抛开文字品味直观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有多么的无力,作者精心布局的写作结构是多么被漠视!这样的泛阅读,只是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感性思维,课文的语文味荡然无存。如果我们从细节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相信孩子们会抛开泛阅读的肤浅,走向聚焦阅读的深刻。

笔者教学时曾就课文第一句无疑而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有序连接了课文相关画面,体会作者的匠心。你看课文开头,“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这一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课文的中心句,总领着全文。乍看确实有一定道理。这篇课文围绕夕阳的光彩及其动态的变化,详细摹写了多姿多彩的夕阳下落图,给读者强烈的感官刺激。然而,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说“三亚落日真有诗意”,而强调 “在三亚看”呢?联系课文第二自然段,我们便不难理解——原来课文主人公——“夕阳”的身后,还有一个壮丽的舞台背景呢!若在此配以南国风光图,向同学们展示蓝天、碧海、白鸥、绿树、金沙,甚至辅以轻盈的浪涛声和鸟鸣声,那么,课文里“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一定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作者之所以突出“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课文里“蓝透了”“洁白”“碧玉般”“玉屑银末”等极富色彩感的词句也会随之有了丰满的意象,变得无比生动传神且有画面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学生将会主动扣住关键词说夕阳的动态变化的特点,由美美的文字联想美美的画面。这样聚焦文字的阅读,方是真阅读,真实践。

二、关注主题,在聚焦中练能

每篇课文的安排,往往都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聚焦单元主题,发掘组内课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处,进行探究、感悟、迁移。如《烟台的海》一课的构段方式极富特点,作者在叙写每个季节的景观时,总是先生动地描写海面的情形,再记写人们的表现。这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生命的风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来发现这一特点,并由此捕捉冬、春、夏、秋四个季节烟台的海的海水变化和人们在四季不同表现的大海面前的活动,揣摩到还是“一幅画”的原因在于它四季的美,海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给人们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样的课文解读方能走进学生内心,学生在迁移运用这样的“景”“人”相融的手法写家乡、写学校、写家居,才能不光仿其形,更能仿其神。如果我们只是泛泛而谈,学生将会永远停留在按季节顺序写景的层面,本课独有的写作艺术将不能很好地深入到他们内心。

另外,优美、严谨的文学语言往往让人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像《广玉兰》一课中作者用“幽香荡漾”“洁净高雅”“纯白中渗透青绿”来描绘广玉兰花,让人觉得圣洁至极。其实,生活中广玉兰花是什么样的,学生并无深刻印象和触感体验。因此,我们不妨从广玉兰花的观赏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的词语来描述它。这样,学生会不断搜寻脑海中的词语,如“洁白如玉”“光滑有弹性”“线条流畅”“花瓣饱满”等,当他们搜肠刮肚再也想不出的时候,自然会偷偷瞄上课文一眼,说出“高雅”“柔韧”和“玉琢冰雕”等词儿来。这时候,给他们呈现课文的描写语句,将会很好地走进他们内心。这样的语言实践,因源于学生真切需要而让语用积累和迁移更加自然、有效。

三、对比感悟,体会情感表达

文字是有温度的。如果我们教师在学生短时间的粗阅读后即开始高谈阔论思想感情,匠心独运,会让学生接受快餐式的知识碎片,被动、机械地接纳知识。这样的积累,往往没有鲜活的文字生命参与而变得苍白无力。如《卢沟桥烽火》一课,作者通过对不同对象用不同情感色彩的词句来描述,让我们在大快人心的同时,品味到词语的褒贬色彩。像读“侵占”“蚕食”“妄图”“魔爪”等词,学生会从内心体会到日寇的狼子野心,知晓卢沟桥事变的在所难免;在读敌人“星光黯淡”之夜“偷偷摸来”,行“蓄谋已久”之“挑衅行为”,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敌人的憎恨和鄙夷之情;而同样是趁对方不备,作者在描写我军行动时却是用“悄悄地进发”,立场鲜明,正义感呼之欲出。我们将目光聚焦这些饱含感情的词句,在对比中让学生感悟,本课鲜明的立场将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远比老师的讲解、渲染好得多。

再如,《夹竹桃》一课用词简练,意蕴隽永悠长。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换一种说法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语言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深厚文字功力。

师: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信手拈来,“应有尽有”“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等成语使得他满院生辉。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觉?生:我觉得读起来很流畅,很有节奏感。师:我们来试着换换说法,比较比较。就拿“满院生辉”这个词来说,它是什么意思?生:整个院子都增添了光彩。师:把这个意思带到句子里读。生:到了夏天,更是整个院子都增添了光彩。师:再来一句,把“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换了。生: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美得一下子看不过来。师:你有怎样的感觉?生1:我感觉很啰唆,没有用了成语那么干脆、简洁。生2:原来简洁的句子,在替换后变得复杂、零乱了。师:成语作为语言文字宝库里的精华,意味丰富,简洁干脆,而且富有结构感、音韵美,季羡林老爷爷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不妨也合理用上成语,为自己的表达增光添彩哦!

结 语

语文学习是一项需要充分耐心和细致的工程。我们教师与其倾己所能带着学生在文字间飞奔,与听说读写各能力逐个打个照面,不如静下心来,将目光聚焦到课文文字上来,在慢阅读、细品味中真思考,真参与,真感悟,真快乐,这样,虽然课堂少了预约的精彩和饱满的解读,但学生的收获是真实的,这样的能力提升和素养涵育也是真实有效的!

[1]许晓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J].课外语文, 2014(10).

[2]贾苗.让学生习作腾起创意的浪花[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9).

周於琴,1977年生,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三亚落日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大漠落日
『贵州小三亚』——罗甸
尚赫训练营燃情三亚
落日
落日
被惯坏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