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2017-02-15孟怀本
孟怀本
江苏/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孟怀本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建立创新性社会的今天,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学校教育所关切的重要课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学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语文教育;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它要求学生从同一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和见解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找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点呢?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逆向思维,培养跨越性
善于发现事实、现象与问题间隐蔽的联系是创新性思维的特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唯书,敢于反其道而思,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根据故事过程推测可能产生的另外一种结局,借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赤壁之战》一文,讲到曹操接到黄盖的诈降信,信以为真,最后败得一塌糊涂时,有个学生就好奇地问:“曹操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吗?为什么会上当?假如他当时头脑冷静,识破黄盖使用的计策,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教师巧妙利用这一问题,相机进行点拨,组织一场讨论,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气氛活跃,发言新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而且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了发挥。
二、续编故事,培养创造性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言虽尽而意未穷,使人产生无限遐想。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学了《龟兔赛跑》后,教师设计拓展性练习:如果龟兔举行第二次赛跑,结果会怎样?会不会有另外的结果?为什么?让学生编写“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大部分都写兔子吸取了教训,第二次以绝对优势赢得比赛。也有的说兔子第二次在去比赛时由于好胜心切,下坡时翻了几个跟头,前腿骨折,乌龟不费吹灰之力又胜了兔子;有的说第二次比赛场地改在了沼泽地,乌龟很顺利就爬过去了,而兔子的脚一踏下去就陷进去了,兔子虽然吸取了教训但还是输了……这种求异思维训练既深化了对寓言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质疑设问,培养求实性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突破大家的同一观点,已有的见解或结论,大胆提出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的新的见解或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称象》时,千百年来都认为曹冲称象的方法最为科学。但对此观点也要敢于不盲从,敢于质疑。教学中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求异思维智慧的火花被擦燃。其中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的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这就是与众不同又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这样极大地诱发了他们用求新求异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创造意识。
四、补充情节,培养形象性
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典型性,所以作者往往只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而把一些次要的场面用一句话作高度概括,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填补。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中的场面空间、关键性词语、概括性词句、标点符号等因素,采用补写、改写、扩写等方式,去启发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填补故事情节。如《刻舟求剑》最后写那个丢剑人说等船靠了岸,他要从在船舷上所作的记号那儿跳下江去捞剑。教师可设计说写训练:A、船靠岸后,那个人怎样跳下江去捞剑的?怎样捞?B、他没捞到剑神情怎样?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C、岸上看他捞剑的人会有什么神情、举动、议论?这一情节的补充,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情况变了,事物也在变的道理,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形象性。
五、角色表演,培养灵活性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诱导学生自己探讨的动机,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如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教师抓住“(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一语句,提出问题:“假如你是这只小羊,你打算怎样对待向自己扑来的狼呢?”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没有脚本、对白和动作,由学生自己设计,不经排练,但孩子们的思维像喷泉一样涌出来。在表演中学生纷纷想出对付狼的办法,有的说:“告诉你,我刚才吃了一个毒蘑菇,要是吃了我的话会毒死你的!”,有的表演的是狼扑地过猛,小羊一闪身,狼一头撞在石头上摔死了……学生的表演使他们对教材有一个再想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推动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六、比较字词,培养准确性
课文作为范本,它为学生提供了训练语言的情境。如有的课文几次出现同一词语,但是具有不同的内涵。教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有意识地采用同类比较的方法,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两处用了“才”:“烈火在他身上整整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发起冲锋,才二十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前一个“才”字形容慢,后一个“才”字形容快,这一慢一快的两个“才”,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辨比较:冲锋前,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战士们心受煎熬,自然感到时间过得太慢;发起冲锋后,战友们怀着为烈士报仇的强烈感情杀向敌人,速度自然快。这一比较,“才”字的内涵自然地得到了悟解,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有效地体现了创新。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永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