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7-02-15江苏嵇翔鸥
江苏/嵇翔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初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小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花朵,未来发展的接班人,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将是必不可少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生的启蒙课程,我们应让他们高效地去学习,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简要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生活实际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更多的让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从生活中对信息技术有更新的认识,同时教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将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相应的实践,进而打造生活化的理想信息技术课堂。
一、正确引导和认识信息技术课堂
在信息技术课上,如今的状况是教师们在讲台上讲解,而学生们却难以理解、痴痴仰望,进而会有各种小动作或者玩游戏与周围同学聊天。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学生们不知道自己的任务、上课没有目的性、不遵守课堂纪律是较为常见的教学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缺少了课程的认识和了解,继而对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激发。
为了有效实践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们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课。我们要让学生们明确每节课自己的任务,并且积极地去完成。讲解开创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和作用。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其他课程所教学的都是理论知识,而信息技术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们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们让他们被信息技术课的魅力所吸引,改变学生们所认为的这门课等同于玩游戏的错误看法。调动学生们积极去参与这门课程的教学,变被动为主动,高效地去学习,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充分讲解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到word里插入艺术字这节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艺术字格式和内容,把自己想突出表达的内容直接插入到word里。学生对于艺术字多样化格式、颜色等都会比较有兴趣,在操作中也更深的认识了信息技术课程。
二、打造高效和创新共举的信息技术课堂
受过去长期“信息技术课是副科”的影响,导致出现部分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教学动力不足,课堂授课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的状况。在现如今的信息技术课上,部分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和运用屏幕演示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完成学生们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严重时会造成学生们觉得这门课的无聊,甚至反感。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这门课独特的特点、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们的情况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打造出高效符合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如今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情况创设独特的意境,凭借这门课程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分组完成教学任务,按照学习优、中、差的搭配分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相互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们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将事半功倍。不仅让学生们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激发了学生们对这门课的热爱,打造出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找到乐趣,而不是以前的那么单调乏味。打破先前的教学方式,打造出高效和创新性的信息技术课堂。
三、构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信息技术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和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门课程主要是在计算机上所教学的,由此可见其中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们的实践往往按照教师们的教学步骤。这种情况对于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和答疑的时候,这当然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但对于教师们教学之外的知识,学生们通常是没有头绪的。如果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时候采用师生相互探索的方式,这样学生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在没有教师教学的时候,学生们也可以自己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们也可以放开手,让学生们分组去探索与讨论。每个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不同的,完成的学习进度也不同,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比较,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给每个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提高每个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情况来使用模型创造情境为学生们创设学习的环境。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以及探索信息安全技术的神秘感。另外,教师要提高个人素质,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构建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课堂。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理想课堂的构建是全面实施新教学课堂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理想课堂并不是简单的教学理念改变,更是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打造出一个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课堂。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