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进展*

2017-02-15王巧侠秦萍萍许艺元刘潇潇胡嘉同李志刚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敏化伏安腧穴

丁 宁,姜 婧,王巧侠,秦萍萍,许艺元,刘潇潇,胡嘉同,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进展*

丁 宁,姜 婧,王巧侠,秦萍萍,许艺元,刘潇潇,胡嘉同,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腧穴敏化是指在病理状态下,穴位从“静息态”到“激活态”的动态转化过程。然而既往对腧穴敏化的判断基本凭借医患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评判标准。近年来对腧穴敏化过程中的生物物理特性变化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研究从腧穴电敏化、光敏化、热敏化、微循环敏化、压痛敏化、声敏化6个方面入手,综述了当前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进展。文献回顾表明腧穴敏化具有疾病特异性,表现形式多元且携带有多种疾病相关信息,是与疾病状态相关联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把握腧穴敏化动态过程中基础性规律,并着力构建和明确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评判体系与标准。

腧穴;敏化;生物物理特性;综述

腧穴作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不仅是针灸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临床诊疗实践的落脚点,因此腧穴有关研究一直是针灸学科科研工作的核心内容与优先方向。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腧穴敏化这一概念以来,以其切实的研究内容与独特的研究视角,逐步成为腧穴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腧穴敏化是指在病理状态下,穴位从“沉寂”到“激活”的动态转化过程。研究指出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机体功能变化而动态变化[1];同时敏化态腧穴作为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然而既往对腧穴敏化的判断基本凭借医患的主观感觉,一般通过力敏、热敏及局部皮肤与肌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等方式[3]。缺乏客观评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腧穴实质、定位、疗效等有关研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展腧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以来,已经明确腧穴具有特定的生物物理特性,这为腧穴敏化的可视化、客观化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既有研究对腧穴敏化过程中的生物物理特性变化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对既有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梳理与综述,并提出关于未来研究展望的浅识,敬请批评指正。

1 腧穴电敏化

腧穴电敏化主要表现为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在伏安特性的定量研究、伏安曲线形态上存在显著改变。

陈连靖等[4]研究显示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中极穴的增程伏安面积显著高于健康组,经期及经后的减程伏安面积均显著高于本穴旁开1寸的对照点,表明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极穴存在电阻增高且该变化具有一定的腧穴特异性。同时佘延芬等[5]研究指出原发性痛经患者双侧三阴交穴电阻比值的失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双侧三阴交穴电阻值及其比值均较正常组存在升高的趋势;安贺军等[6]研究显示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间双侧足三里穴的电阻均值差异显著,其电阻均值由高至低依次为胃络瘀血型、肝脾失调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表明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电阻存在左右失衡的病理变化,且与疾病证型有一定联系。此外毛慧娟等[7-8]研究显示较之健康者,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双侧足三里的增减程伏安面积与伏安曲线电压溢出率均显著降低,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左侧足三里惯性面积显著升高;同时还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双侧太渊穴的增程伏安面积及左侧减程伏安面积在同位素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恢复,与健康者无显著差别。表明特定腧穴能够较为灵敏的反映甲状腺功能情况,并呈现出与疾病进程相关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所涉及的电敏化腧穴还包括三阴交[9]、大陵[10]、内关[11]等穴。

在伏安曲线形态方面,丁宇等[12-13]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京骨、太溪穴的伏安特性曲线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原穴且左右终值及差值在针刺治疗后均较之治疗前显著降低,表明本病的经络异常及针刺疗效均与膀胱经及肾经密切相关;同时还发现原穴伏安特性曲线的曲度愈大则该经络愈趋向于热证,表明疾病状态下腧穴伏安特性曲线曲度和经络寒热有很大的相关性。

2 腧穴光敏化

腧穴光敏化主要表现为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在超微弱发光强度、漫反射光谱及红外辐射光谱特性上存在显著改变。

吕越[14]研究指出正常人背部经穴如肺俞、脾俞等双侧发光强度差异并不明显,而哮喘发作期患者的肺俞与风门等穴及慢性胃炎发作期患者的脾俞与胃俞等穴的双侧发光强度则差异显著。杨文英等[15]研究亦显示哮喘及慢性胃炎发作期患者分别存在肺俞与定喘等穴、梁丘与脾俞等穴双侧发光强度的显著差异且随疾病的缓解而呈现恢复趋势,同时与哮喘及慢性胃炎关联相对较低的外关穴与悬钟穴则在双侧发光强度上并无显著差异。表明特定腧穴的双侧发光强度失衡是腧穴光敏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并呈现动态变化。

就漫反射光谱特性而言,刘汉平等[16-17]研究指出手足原穴的漫反射光谱随月经周期而呈现经前漫反射率居中、经期最高、经后最低的规律性改变,其中多个波长处右侧太白穴经期漫反射率与经前、经后及右侧冲阳穴经期漫反射率与经后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还发现耳穴子宫穴、肝穴与内分泌穴的漫反射率亦随月经周期而呈现规律性变化,但仅有子宫穴经期的漫反射率在多个波长显著高于经前及经后。表明穴位的漫反射光谱变化确与人体的气血盛衰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腧穴特异性。

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面,沈雪勇等[18]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双侧内关穴的红外辐射强度较之正常人在多个波长显著升高或降低,且存在双侧失衡;王晓梅等[19]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等穴的红外辐射强度存在一定差异,而列缺穴则无此改变,同时双侧穴位红外光谱在平均尖锐程度和能量上的差异显著低于健康人;冯鑫鑫等[20]研究指出肝郁痰凝证型的乳腺增生患者关元穴的红外辐射强度在多个波长显著高于冲任失调证型患者;黄建华等[21]研究发现乳腺癌术后患者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在多个波段显著低于乳腺增生病患者。这表明特定腧穴的红外光谱能够反映有关疾病及其不同类型与进程,承载了一定的疾病信息。

3 腧穴热敏化

腧穴热敏化主要表现为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在温度及热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变化。

李春日等[22]研究指出肺结核患者双侧肺经、左侧心包经、右侧心经的温差率(同侧经脉平均温度/腋下平均温度)及尺泽、内关等穴的红外高温异常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郝娜等[23]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双侧中都、蠡沟、三阴交等穴的相对温度(穴位温度/同侧腋下温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岑珏等[24]研究显示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在显著高于健康者的同时,内关穴等与本病无关的腧穴则未表现相应温度变化。表明特定经脉与腧穴的红外温度变化是腧穴热敏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同时罗丽等[25]研究显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双侧三阴交穴存在显著的温度失衡,而针刺能够纠正这种温度的失衡状态;高允海等[26]研究指出慢性胆囊炎患者右侧日月穴温度显著高于左侧,而健康对照组则差异不明显;陆玉瑾等[27]研究显示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左侧肾俞温度显著高于同侧膀胱俞,而正常组则无此现象。表明特定腧穴在疾病状态下的热敏化还反映在左右侧温度失衡及有关腧穴间的温度差异上,并呈现出动态变化。

在热敏感性方面,付勇等[28]研究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关、四白等穴;徐杰等[29]研究显示枕神经痛患者的风池、风府、阳陵泉等穴的热敏化现象出现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任泓宇等[30]研究指出脑疲劳状态下百会、风池、命门等穴在扩热、传热等热敏灸感上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疾病状态下有关腧穴的热敏感性显著升高,且更易引发各种热敏灸感。

4 腧穴微循环敏化

腧穴微循环敏化主要表现为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的皮肤局部微循环流量及血管通透性出现显著改变。

郑洪新等[31]研究显示慢性胃痛属肝郁脾虚证患者脾胃经的俞募穴及合穴微循环流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并发现以脾虚证为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述各穴皮肤局部微循环流量均不同程度低于以肝郁证为主的患者,其中以足三里穴差异显著;李洁等[32]研究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中药治疗后,其双侧胃经诸穴如厉兑、足三里等穴的微循环量较之治疗前显著升高。表明在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皮肤的微循环流量存在减低的病理变化,且能够一定程度反映疾病性质与状态。

就血管通透性而言,程斌等[33]通过向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进而对相关体表渗出点的动态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渗出点呈一定的节段性,主要位于脾俞、胃俞等穴,并随该模型的自然病程而呈现动态变化,表明疾病状态下有关腧穴局部的微循环血管通透性有所增高且呈动态变化。许建峰等[34]通过同样方法对急性肠黏膜损伤模型大鼠的观察表明渗出点主要分布在膝前及足三里至上巨虚区域,而刺激敏化区域所引起的坐骨神经干C类纤维动作电位发放的阈值较非敏化部位显著降低,表明敏化态腧穴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特征;此外,Rong PJ等[35]研究显示直结肠扩张模型大鼠渗出点则多集中于下肢及胯部且渗出点个数与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同时表明脊髓相应节段后角广动力神经元的反应阈值降低,神经元的感受野扩大参与了腧穴敏化过程。

5 腧穴压痛敏化

腧穴压痛敏化主要表现为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的压痛阈值出现显著变化。

苗艳换等[36]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双侧三阴交穴压痛阈值和视觉模拟评分分别较之健康组经期显著下降与升高;Chen S等[37]研究亦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地机穴在经期及非经期的压痛发生率、经期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期压痛阈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刘涓等[38]研究显示肝郁气滞证患者肝、食道等耳穴压痛阳性反应率较之健康人亦明显升高;Chae Y等[39]研究指出重度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三阴交穴的压痛阈值显著低于轻度患者,同时非穴及其他经穴如悬钟、内关穴等则并未出现这种改变。表明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的压痛阈值有所降低,并与疾病程度存在一定关联。此外漆学智等[40]研究指出功能性肠病患者在足三里、上巨虚等穴的压痛阈值较之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且在穴位周围1寸或2寸的非穴区及同神经节段参照点均存在敏化,同时功能性肠病便秘和腹泻患者在敏化穴位及其规律上存在一定的异同。表明疾病状态下不仅存在有关穴位的压痛觉敏化,同时其穴区面积有所扩大。

6 腧穴声敏化

腧穴声敏化主要表现为疾病状态下,特定腧穴的音乐声波接收强度存在显著改变。

刘芳[41]研究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右下肢足三里、上巨虚、商丘等穴的总均方根电平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同时动力障碍型与非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地机穴的音乐声波接收强度上差异明显。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脾胃经腧穴对宫调音乐声波接收敏感性低于对照组,同时特定腧穴的音乐声波接收强度与有关疾病的不同类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7 小结

以上文献回顾表明腧穴的敏化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腧穴敏化具有疾病特异性,基本发生于疾病相关的特定腧穴;②腧穴敏化的表现形式多元,在各种腧穴的生物物理特性均有反映;③敏化腧穴携带有多种疾病相关信息,如疾病性质、证型等;④腧穴敏化是与疾病状态相关联的动态变化过程。从中可以看到对腧穴敏化过程中生物物理特性变化的监测与分析极大的促进了腧穴敏化的可视化、客观化,进一步提升了腧穴研究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这对于揭示腧穴内涵、深化针灸科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既有研究普遍对腧穴敏化过程中的时间窗因素有所忽略,且对于不同程度疾病状态下的腧穴敏化特点探讨不足,这使得特定腧穴敏化动态过程中的基础性规律仍不清晰。此外就腧穴敏化过程中各方面生物物理特性变化而言,当前对其间的相互关系、与疾病的关联程度、所携带的特异性病理信息均缺乏深入研究与凝练,限制了有关研究的实际意义与科研价值。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统筹,落实对腧穴敏化生物物理特性的实时、动态监测,重点把握腧穴敏化动态过程中的基础性规律。同时努力拓展腧穴敏化生物物理特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并着力构建和明确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评判体系与标准,为有关机制及成像研究提供重要参照。

[1] 喻晓春,朱兵,高俊虹,等.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J].中医杂志,2007,48(11):971-973

[2] 陈日新,康明非,陈明人.岐伯归来——论腧穴“敏化状态说”[J].中国针灸,2011,31(2):134-138

[3] 姜劲峰,余芝,徐斌,等.腧穴敏化内涵探析[J].中医杂志,2012,53(20):1714-1716

[4] 陈连靖,毛慧娟,魏建子,等.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经期中极穴伏安特性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9):2141-2143

[5] 佘延芬,孙立虹,李新华,等.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电阻值变化规律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7):496-499

[6] 安贺军,朱宏,张波,等.1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电阻测试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1):41-43

[7] 毛慧娟,沈雪勇,魏建子,等.甲状腺机能异常患者足三里穴伏安特性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7):1503-1505

[8] 毛慧娟,沈雪勇,魏建子,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同位素治疗前后太渊穴伏安特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21-723

[9] 王霆,沈雪勇,魏建子,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三阴交穴伏安特性[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7):39-41

[10] 毛慧娟,沈雪勇,魏建子,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大陵穴伏安特性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7):1203-1205

[11] 魏建子,沈雪勇,毛慧娟,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内关穴伏安特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23-25

[12] 丁宇,石现,杨卓,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原穴的伏安特性曲线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5):484-485

[13] 丁宇,石现,关玲,等.经络寒热与经络原穴伏安特性曲线的关系[J].中国针灸,2007,27(1):31-33

[14] 吕越.部分疾病与背部经穴超微弱发光的强度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3):43-43

[15] 杨文英,周文新,孙克兴.疾病状态下腧穴超微弱发光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8(6):2-3

[16] 刘汉平,梁波,蒋兴慧,等.人体原穴漫反射光谱特征与反映气血变化的特异性[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5):1004-1008

[17] 刘汉平,梁波,张鹤鸣,等.从漫反射光谱探讨耳穴反映气血变化的特异性(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2):186-192

[18] 沈雪勇,丁光宏,邓海平,等.冠心病患者内关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25(6):443-446

[19] 王晓梅,周爽,吴焕淦,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特定穴红外物理特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474-476

[20] 冯鑫鑫,葛林宝,沈雪勇,等.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关元穴红外辐射光谱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1(9):1714-1716

[21] 黄建华,夏齐国,冯鑫鑫,等.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术后患者关元穴体表红外光谱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9):1948-1950

[22] 李春日,荀蕾,白增华,等.肺结核患者前臂手三阴经体表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9-101

[23] 郝娜,白增华,栾桂芳,等.慢乙肝患者小腿部足三阴经穴红外温度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100-102

[24] 岑珏,赵影,陈跃来.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特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438-440

[25] 罗丽,朱世鹏,杨佳敏,等.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变化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824-827

[26] 高允海,王军龙,许斌.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6):1345-1347

[27] 陆玉瑾,陈跃来.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俞穴及下合穴红外辐射温度特异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6):14-16

[28] 付勇,章海凤,李芳,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热敏腧穴分布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4):325-327

[29] 徐杰,章海凤,曾玲,等.枕神经痛患者热敏腧穴分布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803-2805

[30] 任泓宇,钟正,杨朔,等.脑疲劳状态下腧穴热敏化现象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1):48-51

[31] 郑洪新,林庶如,夏淑杰.胃脘痛肝郁脾虚证相关穴皮肤微循环流量变化[J].辽宁中医杂志,1997(12):531-533

[32] 李洁,安贺军,朱宏,等.温阳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微循环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7):206-208

[33] 程斌,石宏,吉长福,等.与急性胃黏膜损伤相关体表敏化穴位的动态分布观察[J].针刺研究,2010,35(3):193-197

[34] 许建峰,吴强,林瑞珠,等.急性肠黏膜损伤导致躯体穴区敏化的电生理学特征[J].针刺研究,2015,40(3):180-185

[35] Rong PJ,Li S,Ben H,et al.Peripheral and spinal mechanisms of acupoint sensitization phenomenon[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6):568-579

[36] 苗艳换,赵吉平,云洁,等.痛经患者三阴交穴压痛反应研究[J].针刺研究,2014,39(5):401-405

[37] Chen S,Miao Y,Nan Y,et al.The Study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Acupoints Based on the Primary Dysmenorrhea Patients with the Tenderness Reflection on Diji (SP 8)[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5,PMID:158012

[38] 刘涓,姜良铎,赵吉平.肝郁气滞证与耳穴压痛反应相关性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5):345-348

[39] Chae Y,Kim HY,Lee HJ,et al.The alteration of pain sensitivity at disease-specific acupuncture points in premenstrual syndrome[J].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2007,57(2):115-119

[40] 漆学智,吉长福,石宏,等.功能性肠病患者敏化穴位的分布[J].世界中医药,2013,8(3):259-262

[41] 刘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症状及下肢脾胃经穴声电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Research Advances in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cupoint Sensitization

DING Ning,JIANG Jing,WANG Qiao-xia,QIN Ping-ping,XU Yi-yuan,LIU Xiao-xiao,HU Jia-tong,LI Zhi-gang△

(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Acupoint sensitization is the dynamic transformation from “silence” to “activation”unde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However, judgment on acupoint sensitization is based on subjective feelings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at present, which leads to the absence of objec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Recently,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by debating on changes of biophysical properties in acupoint sensitization. Research advances in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cupoint sensitization are described from six aspects, electrics-sensitization, photo-sensitization, heat-sensitization, microcirculation-sensitization, pain-sensitization and acoustics-sensitiz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acupoint sensitization which is disease specific and characteristically various in manifestation carries a variety of diseases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is a dynamic process linked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diseases. In the future, researchers should focus on fundamental laws in acupoint sensitization and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acupoint sensitization based on its biophysical properties.

Acupoint;Sensitization;Biophysical properties;Review

综 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81590952。

丁宁(1990-),男,2016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李志刚(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刺手法及针刺干预中枢神经损伤的机理研究。

R245.2

A

1005-0779(2017)02-0069-04

2016-09-13

猜你喜欢

敏化伏安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穴位敏化柔性辅助检测传感器的研发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5年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关元穴临床主治规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例析伏安特性曲线在解题中的应用
旅途止泻按脾腧
非线性伏安曲线问题解析
两种伏安特性曲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