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档案》2010—201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

2017-02-14张玲

兰台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作者群档案学档案局

张玲

(重庆科技学院档案馆 重庆 401331)

《浙江档案》2010—201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

张玲

(重庆科技学院档案馆 重庆 401331)

统计2010-2015年《浙江档案》1949篇发文的相关数据,从发文量、系统分布、发文合著情况、论文被引及被转载情况等方面对核心作者群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反映《浙江档案》的办刊水平、发文特色、研究风格等,加深档案学研究者对该刊的了解,对该刊核心作者队伍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窥探浙江省档案学区域研究的总体现状。

核心作者 浙江档案 作者群 分析

著者指标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决定期刊质量的关键要素,而核心作者群更是期刊质量保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由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学会主办的《浙江档案》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从1992—2014年连续七届入选我国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在国内档案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对《浙江档案》的核心作者群进行研究,既可以反映该刊在用稿、学术风格、研究特色、学术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窥视档案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关注热点等总体现状。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论文的来源数据库,以“浙江档案”为文献来源,选取该刊2010—2015年共1949篇论文,对核心作者发文量、系统分布、合著情况、核心作者在该刊发文引文和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情况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呈现《浙江档案》六年间核心作者群的状况,指出该刊核心作者群建构中的特点与不足,窥视档案学研究的区域性发展水平,以期对《浙江档案》的作者队伍建设和刊物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核心作者及发文量

为避免数据重复统计,以下有关作者数据均限于对期刊论文第一著者统计分析的结果。通过对2010—2015年《浙江档案》所发表的1949篇期刊论文逐篇进行排检,除去未有作者标注的论文,共统计出第一作者1429人。

美国数学工作者洛特卡提出用“科学生产率”(scientificproductivity)来研究给定时间内,科学工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以此来评价科学工作者对科学发展所做的贡献[1]198。所谓“核心作者”,即特定领域内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影响力较大的高产作者的集合。利用普赖斯定律的相关研究,可推断出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即发文篇数最低值按照公式M≈0.749*(Nmax)1/2计算[2]58。在1429位第一作者中,过去6年间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发表论文N=21篇,将此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出M≈3.43,也就是说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标准为3.43篇。根据取整进一原则,取值4作为最低发文标准,共得到53位核心著者,限于篇幅,本文只将发文5篇及以上的前28名作者列于表下,其单位以当时发文时所在单位为准。

由表1可见,《浙江档案》的核心作者队伍相对稳定且已初具规模。其中,既有浙江省、市、区档案局的领导、业务骨干,也有档案学领域的学术泰斗和中坚力量,还有从基层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从核心作者个体来看,发文有一定的连续性,有的是与自身档案业务相关的实践总结,有的是长期关注的档案学研究兴趣点,还有的是对浙江省档案政策、档案规划等发展相关的进展情况跟踪。说明他们对档案学研究有一定的系统性、深入性与持续性,也反映出浙江省市档案局馆、浙江大学等高校对《浙江档案》多年的信赖和大力支持。

核心作者于2010—2015年六年间在《浙江档案》上共发文316篇,占此时期发文总量的16.2%,这与普赖斯定律50%的值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核心作者的论文产出率还应进一步提升,刊物今后需在培养学术带头人、提携新人、不断开拓稿源、提升稿件质量、培养高产作者群体方面作出积极应对。

二、核心作者系统及单位分布

1.系统分布。在统计中,笔者将53名核心作者所属的系统分为档案局馆、高等院校、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其他等五类,其分布情况详见表2。

从表2可见,该刊的核心作者主要来自浙江省、市、区的各级档案局馆,此系统的作者占核心作者总数的77.4%,说明该系统科研实力较强,汇集了浙江省档案学研究的大多数人才,是浙江省档案学区域研究的中坚力量。从发表文章的数量来看,41名来自档案局馆的作者发文239篇,占比75.6%,人均发文量为5.8篇,高等院校5名作者发文22篇,人均发文量为4.4篇,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人均发文量为7.5和8.3篇,远高于档案局馆和高校系统的人均发文量。

2.单位分布。除去林为峰、鲁非和赵大川3位核心作者未标注所在单位外,其余50名核心作者的单位分布在浙江、河南、上海、江苏、福建等5个省市区的22个单位,在浙江省的地域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分布较为分散,说明期刊的开放性较强。从表3中可知,浙江省档案局、嘉兴市档案局、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该刊编辑部、浙江大学、南京政治学院、桐乡市档案局和宁波鄞州区档案局是发文的集中地,这些单位科研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搭建起了浙江省档案学研究的基础。从表3还可以看出,该刊在其他省份、企业等机构方面的发文量甚少,一方面说明这些机构的科研力量薄弱,尚未进入该刊的核心作者群体;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刊对企事业单位、其他省份的档案管理研究的关注度略显不足。

三、核心作者合著度分析

论文合著率及论文平均合作强度是文献计量学中衡量作者合作程度的重要指标,合著率是指合著论文量占论文总量的比率;平均合作强度=总合作人次/合著论文量+1,是指一种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3]49。2010-2015年6年间53位核心作者有28人或多或少存在合著情况,总合作数为61篇,总合著人次为147次,28位核心作者的平均合著率为41.5%,平均合作强度为3.5人/篇,其中,档案部门的档案学作者合作研究表现得很突出,因档案业务部门工作内容大部分与实践结合度较高,其论文选题多为档案实践的经验总结、学术探讨和贯彻省市区档案规划、政策等,所以这类核心作者的相扶相助相互配合的程度较高,合作性很强。其中,最高论文合作率达到83.3%,平均合作率为40%,人均合作强度达到3.6人/篇。

由表4可见,28人共发文168篇,只有61篇有合作情况,占2010-2015年间总发文316篇的19.3%,说明《浙江档案》的核心作者单兵作战情况严重,不利于浙江省档案学区域研究高层次研究成果的产生。今后,该刊应注重刊发群体智慧的研究成果,引导并推动核心作者在跨地域、跨系统、跨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

四、核心作者在《浙江档案》发文被引情况

笔者以2010—2015年53位核心作者的316篇论文为研究对象,考察核心作者在《浙江档案》的发文被引情况。

由表5可见,53位核心作者中,有20位作者发表的文章不同程度地被引用,占全部核心作者的37.7%,说明《浙江档案》的核心作者群中有37.7%作者的发文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保证着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其中,总被引篇数为29,总被引频次为55,人均被引频次为2.75次,篇被引频次为1.45次,这与《档案管理》1995—2005年论文人均被引7.47次、篇被引1.78次[3]50,2006—2015年人均被引频次为13.76次,篇被引频次为3.4次(笔者另文统计的《档案管理》2006-2015年数据)相比,差距较大。

自引主要包括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它是文献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可以揭示作者或期刊等主体的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反映其研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可反映出期刊的刊文特点、研究风格及载文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全部53位核心作者中无一出现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情况,说明该刊的发文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今后可在用稿和选材方面加强稳定性,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风格。

五、核心作者在《浙江档案》发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的情况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是我国社科领域很有影响的二次文献刊物,是评价人文社科期刊和论文学术影响的重要参数。笔者2016年5月通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以“原文出处”为“浙江档案”获取2010—2015年间该刊所有被转载的文章32篇,通过逐篇排检得出,全部53位核心作者中有3位作者6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分别占核心作者人数的5.7%,发文总篇数的1.9%,这与1995-2005年《档案管理》10位核心作者18篇论文被转载,占核心作者人数20%和发文总篇数的3%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3]50,排除该刊部分文章属业务经验交流和浙江省政策解读、会议报道等学术性较低的因素,转载率还需进一步提升。具体数据详见表6。

六、结论与探讨

《浙江档案》的核心作者群是浙江省甚至国内档案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代表着浙江省区域研究水准,作者在浙江省内各市、区分布范围广泛,在国内其他省市分布较少;档案基层部门的核心作者很多,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比例较少。今后,在保证对本省档案学研究力量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并提高其他省市比较优秀的档案学科研工作者的发文量;在保证档案业务部门核心作者较大发文量的基础上,可考虑给高等院校档案工作者与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科研学者一定的发文机会,以推动该刊核心作者队伍的均衡与高质发展。

由统计数据可知,《浙江档案》核心作者群的自引率和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同行业之间、同单位之间、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全面提高发文质量,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学术权威性和社会知名度。

《浙江档案》于2010—2015年间在打造研究特色、提升用稿质量、推动浙江省档案学区域研究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1992年至今24年来,《浙江档案》作为国内重要的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一直在我国档案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将来也必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创造出新的辉煌。

[1]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陈忠海,刘晓丹.2008年—2012年河南省档案学作者期刊论文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3(5).

[3]李文以.《档案管理》1995—200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J].档案管理, 2006(4).

★作者张玲为重庆科技学院档案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

表1 2010—2015年《浙江档案》核心作者及发文量

表2 《浙江档案》2010-2015年间核心作者系统分布

表3 《浙江档案》2010-2015年间核心作者单位分布

表62010—2015年核心作者在《浙江档案》发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的状况

表4 《浙江档案》2010-2015年间核心作者合作研究的总体状况

表5 2010-2015年间核心作者在《浙江档案》上的发文被引情况

G270

A

2016-09-16

猜你喜欢

作者群档案学档案局
历史追溯与革新路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征阐释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档案管理》论文作者群计量分析
山东省档案专家名单
《甲寅》周刊:民国新闻业的“孤臣孽子”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核心作者群统计分析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0个)
2015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发行先进单位名单
浅论《新青年》作者群与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