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因提问而精彩

2017-02-14柏长松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桑娜西蒙壁虎

柏长松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实施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中,而应成为适合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巧妙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教学结构,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当的提问会堵塞学生思路,使课堂气氛沉闷。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一、趣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设计提问,力求让问题新颖,让学生乐于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可以问:“小壁虎是动物不是人,课文为什么用单人旁‘他’,而不是用‘它’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那是作者把壁虎当作人来写。”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根据大多数学生对画画有兴趣,教师可以出示一幅没有完成的浙江双龙洞导游图,顺势而问:“现在来学习课文,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张导游图补充完整吗?”这样的提问,能立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二、巧问

在课堂上,巧问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学《悯农》一诗,不宜先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一问来引领教学,而应结合书上插图,在学生反复朗读之后再发问:“当一个人看到农民春天辛勤播种,秋天获得了大丰收,到头来却没有粮食吃,被活活饿死的画面时,他的心情该是怎么样的呢?”至此,水到渠成,学生就能感到作者的愤怒和对农民的同情。

三、曲问

课堂提问,大多都是直奔中心,方便快捷。这种常规的提问,学生司空见惯,往往难以真正调动其积极性,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而曲问的答案不浅显直露,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才能发现。如教学《怀素写字》中“他写呀写呀,时间一长,木板竟被他写穿了”一句时,教师可以问:“有人认为‘木板竟被他写穿了’不真实,我们平时用铅笔在纸上写字,一般都不会把纸写穿了,更何况毛笔那么软,木板比纸张不知要厚多少倍呢?”反弹琵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讨论中学生明白了“木板竟被他写穿了”充分说明了怀素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精问

精问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要恰当、精准。如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以抓住一个“穷”字向学生提问:“结合课题和文中的句子,最好抓住哪个词来理解全文?”学生很快找出这个“穷”字,并围绕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穷”的表现:桑娜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渔夫和桑娜虽然物质上穷,但精神上却不穷,具体表现在:桑娜看到邻居西蒙死了之后,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把西蒙的两个遗孤抱回家里。渔夫晚上打鱼回来,听到桑娜说西蒙死了之后,马上说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来。学生通过抓住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内心和语言的描写,认识到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这样学生抓住一个“穷”字,就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自身修养。只要平时肯钻研、多反思,就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因提问而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桑娜西蒙壁虎
穷人
BB壁虎和他的BB朋友们
壁虎
壁虎的尾巴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穷人》梗概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充分检查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