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思维下,古典小说教学策略浅析
2017-02-14马月娇
马月娇
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亮丽的丰碑,将古代叙事文学推向了全新的高峰。很多经典名著早已成为了教材的“座上宾”,只因其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本。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教材中的这一类文本,开掘其丰富而独有的价值,探寻古典白话文小说教学的基本策略,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基。
一、把握核心要素,洞察情节
1.揣摩联想,感受一波三折
小说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即便语言再精彩、思想再深邃,也无法吸引读者的认知兴趣。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对故事的交代往往都是草草了事,过程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古典小说这一范本,通过对原文的改写,引领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情节的一波三折。
如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教师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小说中两个侄子、奶妈的猜测省略掉,直接出示赵氏的猜想,有什么不妥?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会立即意识到:如果省略了,整个故事就会趋向平淡,读者也就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了。相反不同人物从不同层面的猜想,会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呈现出一波三折的局面,不仅可以深深地抓住读者的心,更有助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深刻、适切的主题。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对文本的删除与改写,为学生的对比提供了鲜活、明确的资源,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小说创作在结构上的特点。
2.模拟情境,创设书场氛围
在小说创作中,情节的设置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借助模拟说书的情境,将学生从原本学习、解读者的身份转化为说书人的角色,并让学生意识到必要的情节内容需要借助描述节奏的快慢、语气的轻重来调节,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力,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在小说创作环节中的悬念设置、出人意料、细节描写等方法。
如,《景阳冈》一文将武松打虎的情节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有意引领学生在老虎出现时压低语气来营造紧张的氛围,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而在武松打断了哨棒之后,教师则指导学生故意卖关子,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倾听下回分解”吊足了听众的胃口。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模拟说书和听书的过程,认识到小说的创作手法,尤其是情节设置层面的技巧,对人物性格揭示和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品悟灵动描写,感知形象
1.揣摩言外之意,品读对话
正所谓“言为心声”。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对人物的语言、对话描写是重头戏,也是阅读教学时引领学生体悟人物形象、洞察作者写作技巧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开掘出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语言描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向纵深迈进。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的最后有一连串的问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对话。教师先让学生尝试扮演王熙凤提问,而自己扮演林黛玉作答。王熙凤连续追问了“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等几个问题,对黛玉的作答却没有涉及。两位人物的对话交锋是展现人物品性的重要形式,学生在角色表演中的一问一答,为接下来生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资源。正是在这样的合作、对比、揣摩中,学生逐步意识到王熙凤这一系列看似关心的追问,其实暗藏着对自身管家地位的一种炫耀,更是其张扬、泼辣个性的体现。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摒弃了其他语言内容,紧扣人物的语言和对话内容教学,不仅使学生深入揣摩出了人物对话之中蕴藏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且更准确地把握了文本人物内在的个性特征。
2.穿越语言表层,品读环境
小说中,为了更好地渲染情节发展、凸显人物形象,常常会对环境进行适当的描写。而在描写过程中,无论是对景色基调的确定,还是对具体景物的选择,都与人物特征、故事情节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引领学生体悟景色特征的基础上直抵文本语言背后的意蕴,从而真正读懂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征。
如《草船借箭》一文中,有一处环境描写十分关键:“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这一句看似是轻描淡写的环境交代,其实大有文章。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质疑:“在船中与诸葛亮对饮的鲁肃,看到这样的大雾会有怎样的反应呢?那诸葛亮呢?”学生纷纷从两个不同的角色出发,认为鲁肃并不知道会有大雾发生,况且现在正向曹营驶去,异常危险,鲁肃一定会大惊失色;而诸葛亮却早有心理准备,正是想借助这场大雾迷惑曹操,骗取曹营的十万支箭,所以诸葛亮不仅不会像鲁肃一般吃惊,反而还会暗自得意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品味文本中的环境描写,让学生联系具体语境,通过对景色描写与环境衬托的学习,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再现和创造,从而促进学生内在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依托拓展结尾,历练表达
1.借助空白点,补充拓展
作者在创作小说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在故事发生的开头、结尾、人物语言和心理刻画及故事情节的转折点设置相应的留白。教师可以从文本阅读的感知体验点入手,指导学生进行练笔,从而将小说的阅读与实践的表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还以《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为例,作者细致描述了人物的“三次摇头”,将人物内心从有些失望到非常失望,再到彻底绝望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动作变化的背后其实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将心比心,将自己视为小说中的严监生,运用他的口吻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从人物一次次的摇头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借助“一次次摇头”感受严监生内心的纠结,从而深入体验这一经典“吝啬鬼”的形象,强化了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感知,借以促进他们的语用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本案例中,教师紧扣小说“借助动作展现人物”的独特写法,将人物的内心话语进行想象性拓展、补充,从文本内容的空白处提升了对小说解读的多重意蕴,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素养的提升。
2.聚焦兴趣点,自主创编
为了更好地迎合学生的认知兴趣,教材中的古典小说已经较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写。这些改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迎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改编,在言语形式上进行创编,将故事改编为剧本,也可以结合相应的故事制作人物卡片或者绘本等。而在创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现代生活中的元素,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气息,从而使其魅力得到更为广泛的伸展。
如在教学《猴王出世》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猴王出世之后的状态非常感兴趣。这种兴趣不仅是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基础,更是引领学生对教材中的小说进行改编的有利基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将故事改写为“我眼中的猴王”“假如我是猴王”“猴王外传”等类型,从而让学生以另外的视角来关注文本的内容,为学生打开一扇更宽广的窗户。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拓展练笔的价值点设置在模仿动作细节的描写上。试想,在这样一篇被学生津津乐道的经典小说面前,我们无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喜爱程度,而是一味地强调工具性的表达效果,还要模仿这种方法进行创作,是不是有大煞风景之感?正因为如此,教师才有意回避了文本中的工具性元素,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编,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古典白话文小说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它不仅有广阔丰富的题材,也有精巧独到的内在结构,更有经典准确的遣词造句,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古典小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