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让高年级习作教学更高效

2017-02-14金张云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习作教材生活

金张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持续发展,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为习作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翻转课堂因为其灵活的授课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广阔的学习时空等优点,在习作教学中被教师广泛采用。

一、借助课堂翻转,诱发习作情趣

1.贴近原生态生活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紧扣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可以充实学生的习作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关注生活、留心生活的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中的视频资源,将自身生活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习作内容的选择提供广泛的基础。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1》中“写一位老师”时,很多学生虽然与教师朝夕相处,但对教师关怀自己的情形习以为常,不能将其作为习作内容进行捕捉。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并选择教师关心学生身体、辅导学生作业、带领学生秋游等活动的视频,这样学生在走进习作课堂之前,就通过课堂的翻转完全走进了生活,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充实习作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2.着力最近发展区

情趣的激发并不仅仅是提升兴趣、唤醒欲望,更是在于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之后的成果。因此,教师要深入到课堂教学实际中,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将每一次的课堂翻转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稍作努力便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在教学五年级“身边的小能人”这篇习作时,教师意识到学生已熟练掌握通过一件事情展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对于人物描写的细节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出一位学生打水漂的动作视频,并要求学生尝试对这一系列的动作进行描述。

由于贴近学生生活,更与其表达能力相吻合,学生兴趣高涨,为课堂教学中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课堂翻转,唤醒生活经历

1.示范引领,拓展选材视野

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未能在意识中形成鲜活的认知,导致在选择素材时捉襟见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尝试在视频资源的引领下,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还以“身边的小能人”为例,很多学生在选材时只局限在固有的范围中,教师通过课堂的翻转,为学生拓展再现了多样的身边小能人的形象:打字高手、溜溜球高手、飞镖神射手、电脑杀毒王……这些极富生活气息,同时也具有时代特点的小能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关注,从而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其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对应生活,再现真实经历

在众多学生甚至很多教师看来,想象与现实生活是完全割裂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迫切需求。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实践,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想象,促使课堂实现从关注现实到鼓励联想的翻转。

如六年级上册《习作7》要求学生写一篇“藏在教材中的故事”,学生对教材中的很多故事都能知其一二,但具体细节却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利用课堂翻转,要求学生自行搜集资料,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对相关的细节进行联想补充。

如此教学,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资源翻转,也为提升学生习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课堂翻转,点拨写作方法

1.契合认知需要,翻转有方向

学生在走进作文课之前就已在教材的学习中、课外阅读的体悟中、自身习作的创作中积淀了一定的习作方法。教材中的习作指导要从习作的认知需要入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翻转课堂应该将教学指导与学生习作中需要强化的内容进行有效链接,凸显课堂翻转的价值。

如六年级下册《习作3》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不少学生已经明确读后感是写阅读一本书之后的感想,以“感”统领全篇,但整整一本书,阅读的感想究竟从哪个角度来写呢?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到书本中,通过视频资源的课堂翻转,让学生真正明了读后感既可以围绕着书本的核心主旨进行深入感知,也可以对其中的一个细节甚至是一句具有议论性的语句展开细致的描写。

如此进行课堂翻转,尽管学生已经对读后感有所了解,但教师从描写的角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有效针对学生的认知空缺进行补充,让习作教学的翻转更具有针对性。

2.依托教材特质,翻转有侧重

习作教材的编著有着自身的原则与规律,一方面呈现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课文学习之后的习作历练。因此教师在翻转中,应努力探寻习作与课文之间的联系,从而让课堂翻转凸显重点。

如在五年级习作“师恩难忘”中,教师应意识到这篇习作与这一单元中《师恩难忘》的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课堂翻转时应注重引领学生关注习作要求与单元课文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尝试从课文中汲取习作营养,如典型事例的选择、质朴平实的语言风格等,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支撑。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习作课堂的翻转具有鲜明的侧重性,有效展现了从读中来到写中去的原则,让学生的习作能够从教材课文中汲取营养。

四、借助课堂翻转,书写内在个性

1.尊重规律,在翻转中自由表达

一直以来,有很多有识之士反复强调学生习作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要在淡化技巧的层面中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意识,享受自由习作的愉悦体验。因此,教师在课堂翻转的过程中,并非要唯方法是举,而是要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中尊重自身的认知体验,将自己最想说的话展现出来,从而真正体验自由快乐创作的魅力。

如在六年级“说说自己的烦恼”中,很多学生确实有话要说,但更多精力还是用在揣摩习作方法、规划文章结构上。当学生的真心话被所谓的方法和策略所困时,不能不说是习作教学的一大悲哀。因此,教师应努力构建学生的内在意识,帮助学生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深入实践,从而真正感受语言内在的魅力。

2.强化互动,在翻转中交流分享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掌握着学生习作评价与修改的权利。习作质量的高低与优劣都由教师一人决定。由于评价角度的单一性,学生习作也就难以得到最充分、最公平的评价。而在习作翻转课堂中,教师则可以颠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将评价习作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在翻转技术的支撑下,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习作的评价者。

如在教学“家乡的名人”这篇习作时,教师要求学生能够选择最为典型的事例,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展现名人的特点。当学生将习作完成时,教师将学生的习作片段上传到多媒体平台上,并要求学生互相选择一篇习作片段,帮助对方进行修改与评价。当学生拿到他人评价或修改的片段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吸收。如果有不同意见,还可以找到这位学生进行相互研讨与协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以评价者的角色介入到习作修改中,在课堂翻转中强化了学生的互动,实现了翻转之后的资源共享。

传统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学生始终受到时空和资源的双重限制,严重制约了习作教学的效果。翻转理念下的习作教学,进一步拓展了学生习作的空间,以更广阔的资源、更多维的视角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习作教材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