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反思提高习作能力

2017-02-14许远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习作教材文章

许远贞

英国哲学家洛克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在学生的习作中植入反思,就是要训练他们习作的敏感性,让他们养成关注生活、善于找寻习作的切入点、随时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反思成为习作的助手,这样就不难达到“生活处处皆习作”的境界。教学实践表明,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的反思能力。那么,如何引导高段学生在习作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以期提高习作能力呢?我在如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反思,积累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因此,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思考生活,提炼生活,这样才能才思敏捷,文思泉涌。

1.反思生活场景

生活中的场景处处存在,而学生常常熟视无睹,等到习作时却无话可说。因此,教师可设立“每日小事十分钟茶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每日生活场景,随时随地地积累习作中所需要的“食粮”。如,一位学生说:“今天,我想不起来有什么小事,只是我上学时,爸爸摸了一下我的头。”我马上说:“我觉得这就是小事。而且这件小事看似平常,实际上则体现了深沉的父爱。父亲不善于表达,但每次都在不经意的动作中流露出来。”班里的学生听了,马上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妈妈送我到门口,看着我进了爸爸的车才回到院子里。”“爸爸今天做了我最爱吃的早餐,像妈妈的厨艺一样好。”……这般,学生不但留意了身边场景,也从生活场景中领悟了其中的意蕴。

2.反思学习所得

每日学习所得包括古诗词积累、优美的语段积累、名言警句积累、俗语谚语积累、生活中幽默语言积累等等。学生反思的形式多为定时定量的训练,如一分钟速记。这样记忆时间短,学生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学生兴致高。这样的反思,既能达到积累的实效,又能增添学生的生活情趣。

3.反思兴奋点

所谓兴奋点,好比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而这些浪花是毫无准备的。如班里一个学生放学丢失了钥匙,伤心地在教室里大哭。同学们大都围过来问她掉在哪儿了,只有一个学生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又去操场寻找,最后终于在操场篮球架下找到了,因为刚才上过体育课。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一篇《找钥匙的孩子》诞生了。课堂上、课间,一瞬间发生的事,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生活的兴奋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捕捉,反思发现。如班级的一次辩论赛、班级举办的写字比赛,以及学生进行的一些体育活动等等。学生处于兴奋点时,思维特别敏捷,灵感也来得快,习作当然水到渠成,一切尽在不言中。

4.反思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在大人眼里很习以为常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却是有趣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抓住这个习作的契机,让学生们反思自己的兴趣爱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如,班上的一位学生不会习作,常常三言两语不成调。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常常引导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最爱做的事写出来。结果这个学生越写越爱写,越写越生动具体,越写越对习作产生了兴趣,这位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这样逐渐提高了。又如,学会整理书包、包饺子、洗衣服、炒菜等生活体验。反思生活中的兴趣爱好换来学生写作的动力,培养了他们写作的敏感性。

5.反思瞬间灵感

奇思妙想是转瞬即逝的一个念头,是儿童化的行为,不仅能激起学生的习作热情,更容易引导他们写作。为此,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奇思妙想”本,随时记录,定时检查。如一个孩子这样写道:“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我突然间想到要给老师一个惊喜,于是我就用彩纸折了一朵小花。折好后,我就藏在教室门后面。等老师推门进来时,我猛地把花献上。老师先是一愣,然后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全班同学也都笑了。我是发自内心的开心!”经过我的引导,学生自己反思,习作《三八节趣事》精彩出炉了。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反思,学习习作方法

1.反思习作的谋篇布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文章的开头、结尾、修辞、过渡、细节等等,教材都给出了实实在在的例子。我们在学习每一篇文章时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谋篇布局进行反思。如,写事就要将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语句、动作、心理活动等写详细。假如写一件事,就要把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事写详细,要是写几件事,则要把突出中心思想的事件写详细,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2.反思习作的表达方式

教材中,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写作手法的文章比比皆是。教师应时时处处引导学生反思这些写作手法产生的效果,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如《新型玻璃》一课,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让他们挑选出自己喜爱的一种新型玻璃,并且用第一人称在小组里介绍它的特点和作用;接着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假如你是一名发明家,你会发明怎样的新型玻璃?它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你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从而变得具有趣味性,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有了小练笔的机会。

此外,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或生动形象,或简洁精练,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或活泼准确富有概括力。教师每日都可以引导学生把教材语言和自己习作中的语言进行反思比较,从而让学生获得触动和启发。

三、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反思,提升习作能力

1.在真实的情境中反思,提高表达能力

(1)课堂仿写屋。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模仿与借鉴仍占重要地位。在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仿写的内容。每一篇课文,学生经过熟读精思后,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教材本身就是个例子,课堂仿写屋不仅保证了学生课堂习作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反思了方法,积累了语言,创新了语言,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达到“一切阅读皆写作”的目的。

(2)情境微习作。即创设情境后,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习作内容。我在每次指导学生练习时,首先用生活化的语言简短地出示一个生活或学习场景,场景可以是人、事、物、景等,或者带领学生玩游戏、做实验、演小品、做探究,有时也带他们参与劳动和社会实践。然后,让学生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反思活动过程并进行习作创作,亮出自己的特色。如可以根据事件及事件中的人物特点分别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开头结尾描述等方面,用自己擅长的写作方式写一段话,还可以根据事物的特点从形、声、色等方面进行习作片段练习。若每天坚持十分钟,那么学生习作就会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3)自由练习作。每个星期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习作。自由习作的要求是只要反思日常生活,用心写作就够了。如饭桌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妈妈的一个笑脸,行路人的一声叹息,卖菜人的吆喝,因生气脸色变红的老师,两个一块儿回家的孩子,发黄的柳树,盛开的鲜花,天空中那孤零零的麻雀……平平常常的生活就是自由习作的对象。当自由习作练习成为习惯时,就真正达到了一种习作创作的境界。

2.在虚拟的情境中反思,培养想象能力

虚拟的活动情境,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和灵活便捷的优势,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是如何参与进去的、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对哪一事件最感兴趣,并大胆想象,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等。如此,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习作时“有话可说”就不成问题了。

四、引导学生在习作讲评时反思,学会修改习作

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重视习作讲评。通过对学生习作中篇章句段的赏析、评改,带学生过河,并适时适度地展示给学生听、给学生看,让学生真切感到“美文”的“刺激力”和粗糙文章的缺憾,从而触动心灵、产生共鸣,反思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反思以下两点:

1.反思习作前的选材

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薄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教师在习作讲评时,正好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反思自己的审题、立意、选材方面需注意改进的地方。如学生经常写的以“母爱”为题材的习作,他们大都选择母亲在某件事情上对自己的照顾。教师此时可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母亲每日里一个惯用的动作,以此叙写母爱,并以下水文的方式展示给他们看,学生读后都认为这动心的瞬间最能体现母爱,又很感人,于是不再选择大而空泛的事例,而是选择真实且小的事例。

2.反思习作中的情感表达

习作中的真情表达是小学生最欠缺的地方。如何引导学生说心里话、说真话,如何让平凡的东西不平凡,让不可爱的事物可爱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讲评时,通过给学生展示细节描写,让他们能在反思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一个学生在写《难忘的一件事》时,描述了自己因忘记下公交车被一位阿姨帮助送回家的事。但文章语言比较粗糙,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坐在公交车上,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下车”。我是这样评改的:“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公交车走在路上,我透过车窗向外看,就像看电视。画面不断变化着,看着看着,我就忘记自己是在车上了。”并把这段话作为开头的背景描写。小作者自己读后觉得,这段话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当时真实的情感,并愿意效仿,在以后的习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反思习作后的自评互评

(1)在自改时反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一篇学生习作中有许多亮点,可以是美观潇洒的书写,可以是精巧的构思,可以是灵动的语句,可以是新奇的材料,可以是奇特的想象、传神的细节等等。如此,总有一个亮点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因此,第一阶段应引导学生在自改中发现自己文章中的优点,发现的越多越好,用线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好在哪里。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习作中的文字是否真实。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编造的语言即使写得再好,也让人觉得乏味。因此,学生必须要反思自己习作中的语言的真实程度。最后一个阶段,学生要学会“再作”,即在认识自身不足的情况下,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具体的修改完善。

(2)在互批互改中反思。在学生对习作的互批互改中,我们要引导他们反思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是否有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快速读,是否发现优点;再读,结构是否清晰,是否有过渡、总起、总结及点明中心的句子;最后总评内容是否表达得清楚明白。这样,批改双方在反思中都能受到思维的启迪,从而想办法优化习作内容。

(3)在评价语中反思。学生习作后总希望得到认可。认识到这一点,要让他们在自批互改中多加肯定和鼓励,一句幽默真挚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如一位学生在对另一位学生的习作评语中说:“老弟,你在文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很形象,但是你文章中的错别字太多了,非常不雅观。拜托你改改吧!”学生们用幽默真挚的语言,让对方感到被理解,从而更能让对方反思自己习作中的优点缺点,更加愿意认真地写出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这些通过习作评改所积累起来的“浩然鼓励”,必然会充盈在学生的心中、文章中,让学生习作水平越来越高。

总之,重视高段学生的习作反思能力训练,有利于培养他们在习作中勤学多练的好习惯,有利于师生间有效地沟通,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大大提升。对学生习作训练行之有效的策略,我将继续探索下去。

猜你喜欢

习作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