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堂乐歌历史发展刍议
2017-02-14齐柏平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2
齐柏平(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872)
隋唐以至宋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文化逐渐繁荣。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辖江宁、苏州等府)。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设江苏、安徽二省,其中江苏省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松江府(今上海)等八府,以江苏巡抚管辖,自此“江苏”行政区域延续至民国。民国十六年(1927),上海县、宝山县分出江苏省独立为上海市。总体观察,自清末以来,“江苏”地区在中国近现代转型进程中,也以其敏捷身手与超凡表现,创造了一幕幕令人瞩目的文化重戏——学堂乐歌教育便是江苏地方在中国近现代的教育领史上书写的华章。
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加强了和国外的文化交流,教会学校将西方学校教育观念和机制引入中国,大量教会学堂相继设立。清政府官办学堂肇始于同文馆(1861),此后续有福州船政学堂(1866)、天津水师学堂(1881)、广东陆师学堂(1887)等。1890年之后,个人兴办私立学堂风起,如灌根草堂(1891)等。从1839年到1900年间,中国境内学堂总数逾2000所、学堂学生逾4万人,以往旧式书院、私塾教育逐渐没落。这些西式中小学堂特别是教会学校中,音乐课程逐渐受到重视,聘任外国音乐教师授课,有些地方还设有军乐队和军乐学堂①如1881年张之洞在山西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就聘请日本教习担任音乐教学(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29页),1894年北洋海军军歌(存于大英博物馆),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军乐队,及1903年袁世凯的军乐学堂(办了3期)。。总体上讲,“乐歌课”经历了由随意科(或选修课)到必修课的过程。“学堂乐歌”一词始出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1]30,指“癸卯学制”规定的新式学堂中的乐歌教学——它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起点。“江苏”学堂乐歌即指1904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于江、苏地方新式学堂中乐歌课程教学及该地近代音乐教育形成发展的情形。若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分为清末期(1840-1911)、民国北洋政府期(1912-1927)、国民政府期(1928-1949),则江苏地方的学堂乐歌可以南京、上海(1927年以前)、扬州、苏州、常州、通州等为代表。南京作为民国政府所在地,在近代学堂乐歌的发展中可谓得风气之先。鉴于江苏地方在近现代文化和历史上重要地位,本文以学堂乐歌为切入点,以此三个时期为代表,探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起源中的具体历史问题。
一、清末时期“江苏”学堂乐歌
俗话说“苏杭才子半天下”。作为江南腹地的长三角地区,宋元以后便以耕读传家、渔盐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以江宁府、苏州府为典型的江苏地区可谓富甲天下、辈出才人。19世纪末,清政府大力提倡书院转型,加速废科举、兴学堂的步伐。南京、扬州、苏州、常州、淞沪、通州等地区书院众多,转型速度较快,乐歌教育普及程度较大。
(一)创办学堂、开设乐歌课情况
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清政府设立学部统管全国教育,并且在学校中应该开设“乐歌”课[2]12。1901年,两广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第一次会奏有关教育变法事宜,筹拟四条:一设文武学堂,二酌改文科,三停罢科举,四奖励游学。[1]13此举可视为“新政”之始。1905年,清政府改“国子监”为“学部”①国子监于晋朝276年设立(晋武帝咸宁二年),国子监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学校,隋、唐、宋、元、明、清一应仍之。1905年,国子监改名为学部,1912年又将学部改为教育部。,并废除科举考试。这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延续13个世纪的科举制度结束和近代教育的开始。
江苏的学堂从1890年就开始建立,不过在我们收集到的28所学堂中②如1890年的江南水师学堂、1896年的江南储才学堂、1896年江宁侍卫学堂、1898年的江南矿务铁路学堂及一些医学堂、电报学堂、水雷学堂、蚕桑学堂等。,开设乐歌课的学堂并不多,因为当时存在诸多具体困难,如教材、教师及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问题,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音乐作为学堂课程中的“随意科”,类似我们现在的选修课。1902年,官办三江师范学堂建立,址于江宁府北极阁③江宁是清末南京的旧称,全称是江宁府。1912年民国政府改为南京府,并定为首都。。到1905年,该校易名为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监督④监督,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清末亦有“提学使”等名称。。1906年8月,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呈准添设“图画手工科”,并设音乐副科。这是我国近代官办师范教育的鼻祖。该科于1906年、1907年秋各招收学生30余名,学制均为三年半(预科半年,本科三年)。规定以教育科目(教育史、教育学、训育论、心理学、教授法、学校行政等)为总主科;图画手工科为专业主科。具体音乐课程有乐典、风琴、钢琴、唱歌,悉用五线谱。音乐老师有日本教习石野魏、许崇光(江苏海州)。学生待遇全部免费(包括学习用具、膳食、制服等)。上述两届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担任美术、音乐课教师,成为中国第一代美术、音乐师资和具有专业性质的艺术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两江师范学堂停办。1914年续办,并于原址设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经历“国立东南大学”等多个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成为今南京多所高等学校前身。[3]
1903年5月,由蔡元培1902年创办于上海的“爱国女校”开设唱歌课。该校为我国近代著名女子学堂之一。初期只有10人左右,后来逐渐增加。该校的预备科及普通科每学年均开设唱歌课(必修)。1914年,该校向江苏省教育厅立案后改名“爱国女子中学”,设体育师范科,学制两年,该科学生可选习音乐课。每周6小时(声乐、钢琴、理论各2小时),以期毕业后能够同时兼任体育和音乐课的教
学工作。[4]609-620
1903年,民立通州师范学校成立,《通州师范学校校歌》问世。[2]18该校由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独立创建。1903年4月27日,这所中国最早开办的民办师范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张謇亲自任总理(校长)。该校校训为“艰苦自立,忠实不欺”[5]9-10。
1904年12月,址于苏州的江苏师范学堂开设音乐课,聘日本教习任教。据《江苏师范学堂章程》,该校分初级、优级两等,共拟招收320人,因校舍不够,实招讲习科40人,修业半年;速成科120人,修业1年半。该校延请日本教习数人。其中小野清一专任体育及音乐课的教学。[2]23
1904年,原“上海龙门书院”改建为“上海龙门师范学校”,设有音乐课。该校主要培养苏松泰地区小学教员及管理员。《龙门师范学校暂定章程》规定学制为三年制本科和一年制简易科两种。本科、简易科,均设有乐歌课,每周两学时。1912年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1905年2月27日,无锡私立竞志女学建立,创办人侯鸿鉴及其妻侯夏素非均为该校的乐歌教员。该校初立师范、高小、初小三科,继而添办中学及幼稚园,聘日本人金原村子任教。该校初建时共有教员7人,其中专任乐歌教员1人(周佩珍),兼任乐歌教员2人(校长及其妻)。[4]554
1906年3月25日,通州公立女子学堂开学,设唱歌课。张謇题校训为:服习家政,勤俭温和。该校系张謇与其三兄张詧(1851-1939)出资创立,张詧任总理。聘姚蕴素为首任校长,学生35人,分初等、高等两级。聘日本森木政子教授算术、体操、唱歌、图画、手工等课程。本年12月,该校改名为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学制预科一年,本科四年,聘请无锡秦卓然(韵琴)教授体操、唱歌课。[2]31嗣后,通州师范女子学堂也开乐歌课,该校聘请夏清贻担任乐歌教习,教授唱法及风琴课。夏清贻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参加1904年沈心工举办的“乐歌讲习会”等活动,成为当时推动乐歌教育的中坚力量,爱国歌曲《何日醒》为其代表作。[5]12
1909年,南京江宁女子美术专修美术学堂成立,开设琴歌课。这所私立美术学校专收12-15岁女学生,课程以美术为主,附设国文、英文、算学、图画、琴歌、体操等科目。该校址于江宁府城门帘桥地方。[2]40
1909年,私立金陵大学堂建立,该院为书院式文科大学,其始由美国人包文创立,地址在今南京鼓楼。民国4年(1915)改称金陵大学校。该校也开设乐歌课。
这些学堂及其规模和开课模式均对江苏地区乐歌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主要发展表现
学堂乐歌是在学习国外科学文化、实施富国强兵方略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1906年清政府学部翻译的乐歌有《早起》《鹅》《乌雁》《鸡》《好学生》《好军人》《观莲》《勉农》《游子吟》《国旗》《暑假》《帝舜歌》《中国地理》《勅勒歌》《预备立宪》《四时读书歌》等53首歌曲,每页均以线谱与简谱并列,这是最早由官方编印的音乐教科书。[6]这些学堂乐歌所涉及的内容题材十分广泛:有教育儿童的《早起》《入学》《好学生》《教育宗旨》,有教育军人的《好军人》,有爱国的《满江红》,有宣传中国传统历史知识的《中国地理》《中国历史》,还有涉及忠君报国、励志颂勤等方面的歌曲。歌词以中文为主,曲调有中有西,以西为主。这些学堂乐歌的歌曲旋律多来自日、英、美、意、德、法、俄等国家。[7]
1904至1910年7年间所出乐歌教材,就有沈心工、曾志态、黄子绳、金匮华、李叔同、寿龄倪、辛汉沈庆鸿等人所编25种之多。其中,1906年出版的学堂乐歌歌集主要有九部:李叔同编《国学唱歌集》(中华书局再版),寿龄倪编《女学唱歌集》(上海科学书局),辛汉著《唱歌教科书》(文明书局),无锡城南公学堂编《学校唱歌集》(文明书局),王季梁、胡君复编译《唱歌游戏》(商务印书馆),常州王文君著《怡情唱歌集》(育文学社发行),叶中冷编《小学唱歌初集》(南京汇文女子中学)①漆明镜《〈魏氏乐谱〉若干问题之我见》一文中收有叶中冷《小学唱歌初集》,并具体说明《初集》中收录《魏氏乐谱》中的《清平调》一曲。载《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3月第2卷第2期。,沈庆鸿编《学校唱歌集》(1-4,文明书局),路黎元等《鄂督张宫保新制学堂唱歌》(军歌居多)[2]33。从中不难看出,以上9部歌集几乎全部出版于当时的“江苏”:上海、无锡、常州、南京,足见当时江苏乐歌教育发达的情况。
这一时期,有关乐歌创作的批评也已出现。1903年9-10月,“江苏同乡会”在日本东京编印出版的《江苏》杂志第6、7期上,先后发表曾志忞(1879-1929)的《乐理大意》和《唱歌之教授法及说明》,并刊出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的《练兵》《春游》《扬子江》《海战》《新》《秋虫》六首歌曲。此为今见中国最早公开发表的源于西方的乐理教科书和国人所填学堂乐歌。[8]这些歌曲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难得的学堂乐歌的教学资料。曾志忞于1903年编成《教育唱歌集》出版,他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填词要通俗易懂且意境高古,对所填晦涩难懂的词提出批评:要求乐歌“以最浅之文字存以深意、发为文章。与其文也宁俗,与其曲与宁直,与其填砌也宁自然,与其高古也宁流利”;以达到“辞欲严而义欲正,气欲旺而神欲流,话欲短而心欲长,品欲高而行欲洁”之目的。他还批评有些填词的歌曲过于艰深晦涩:“今吾国之所谓学校唱歌,其文之高深,十倍于读本;甚至有一字句,即用数十行讲义而幼稚仍不知者”。[1]56
总体观察,江苏清末学堂乐歌中西结合,多为国人填词歌曲。其歌词取材范围广泛,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其形式多样,如军歌、进行曲、群众歌曲等,也有一些抒情歌曲。其曲调雄武有力、活泼向上占多数。许多优秀的学堂乐歌大多数是七声音阶,西洋大小调式,亦有少量中国的五声调式风格的歌曲,如《祖国歌》(用老八板曲调填词)《苏武牧羊》《清平调》等,中西两种风格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西洋风格的大小调,则是此前中国音乐所无的一种新型音乐语言。
二、北洋政府时期江苏学堂乐歌
(一)学制演变与必修学堂乐歌课
民国时期的学堂乐歌发展,直接得益于壬寅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等演变。此时期学堂乐歌课程较清末最重要的不同是:乐歌、唱歌课由“随意科”、“选科”变为学制规定下的“必修科”。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定南京为首都。颁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日,孙中山改组临时政府委任蔡元培为教育总长;9日,教育部成立,启用印章;19日,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统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9]同时宣布学堂乐歌为必修课。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制度化变革,首次从制度层面对学堂乐歌的重要教育价值及课程地位做出明确规定。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音乐图画课。该校由原两江优级师范学校改办。第一任校长江谦。初设国文、理化预科及国文专修科,后增设体育、工艺等专修科,以养成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为主旨。校中教师多为欧美回国留学生。李叔同曾应江谦之邀担任该校图画、音乐兼职教员。李叔同还应邀创作《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江易园词)。此歌当时在江浙地区广泛流传,影响很大。[10]
1915年,由美国人德本康创办的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建立,1930年立案时,改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该学校重视音乐学习。
1917年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成立,设立音乐师范科。该科前身为1902年美国监理会在苏州创办的“景海女学”,创办人为海淑德(Lawra Haygocd)以培养教会小学和幼稚园教师为办学宗旨。全校共设三科,音乐师范科、高中师范科、幼稚师范科。[11]
1918年,江苏开设金陵大学鼓楼医院高级护士学校,该校设立音乐课,就是现在的南京卫生学校。
1919年,南通伶工学校成立。该校也重视音乐教学。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新型戏曲学校,又称“伶工学社”。张謇任董事长,其子张孝若任社长,欧阳予倩任教务主任。课程设置:专业课有京剧、昆曲兼话剧;文化课有包括音乐、舞蹈、体操在内的多门课程。该校校徽为五线谱加毛笔、钢笔各一支。寓“融贯中西,革新戏曲”之意。聘诸多名师来任教,刘质平、潘伯英等都在此任过教。该校建有当时全国一流的剧场——更俗剧场[12],影响甚大。
(二)促进美育及幼儿教育发展
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而健全的人格必须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文中,蔡元培第一次提出“五育”的思想,强调各方面协调发展——这其中也包括了乐歌教育。蔡元培后来在五四运动时期,还特别强调要用乐歌来传播白话文。时局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变革,为学堂乐歌的深入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
1921年1月2日,陈独秀在广东高师作题为《新教育是什么》的演讲,认为按照新的教授法,学校学科应该大加改革。指出“唱歌”一科的教学目的:1、唱歌是发育儿童美的感受;2、合唱比单音好听,可以养成儿童共同协作的精神;3、按节拍比不按节拍好听,可以养成儿童遵守规律的习惯。他对“教材”提出要求:“选用歌词不可文雅,哥哥妹妹,小猫小狗,树着花,蝴蝶飞,这些眼前事项都是歌词底好材料”,他批评许多小学唱歌中,填满了国家、人群、社会、互助、平等、自由、博爱、牺牲种种抽象名词,这班人对于小学教育完全是门外汉,“完全是迷信教训式的教育之结果”[13]。
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于1923年,创办人为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1892-1982)。[2]70他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教育途径,研究音乐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在南京私宅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自任园长。陈鹤琴重视音乐教育,通过具体实践,于1927年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提出建设中国幼稚园的十五条主张,其中第八条是“幼稚园应当特别注意音乐”。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为满足儿童个人的欲望需要计,我们不得不特别注重音乐的一科”。在其办学实践中,除开设唱歌、游戏、欣赏音乐等课程外,还运用小鼓、小锣、木鱼、小磬、小铙钹等民间打击乐器在幼儿中组成小乐队。1930年代,他还曾经多次在南京广播电台演出。[14]
陈鹤琴尤其重视幼儿的“活教育”,他将幼儿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音乐活动不可缺少。另外,活教育重视室外活动,儿童合作意识逐步养成。
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此时期江苏学堂乐歌已经有一些理论探索萌芽,尤其是在幼稚园乐歌教育方面,出现了理论探索。歌曲填词已经受到高文化群体重视,要求生活化、讲白话、用白话。在通俗易懂、使用白话方面,乐歌的标准与新文化的审美观念一致,这又给学堂乐歌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内在思想动力。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苏学堂乐歌
(一)主要发展情况
1927年10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即今教育部长)。1927年11月27日,大学院设八个专门委员会。其中之一的艺术教育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1928年2月26日召开第三次会议,推举蔡元培、萧友梅、王代之等为常务委员,提出“请中央及各省选派学生往国外研究艺术”,“提高中等学校学生艺术程度”,“检定中小学艺术教员”,“艺术教育应如何积极提高以养成高深艺术人才”,“艺术高材生应如何奖励”等建议。[2]81
192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试行大学区制,将东南大学、海河工程大学等几所高校合并,初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江苏大学”,1928年5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全校分八个学院,教育学院下设艺术系。艺术系含艺术教育科及艺术专修科,首任科主任为程懋筠。1930年唐学咏留法归来,任该系音乐系教授兼系主任。马思聪、喻宜萱等先后在此任教。抗战爆发后,艺术系随校迁至重庆继续办学。1938年,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后不久,艺术系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迁回南京,艺术系复系。[15]
1929年秋,苏州美术专门学校添办艺术教育系。该校1922年于苏州成立,初名“苏州美术学校”,仅设西画系。1923年改名为“苏州美术专门学校”,增办预科及国画系;1929年再增艺术教育系。1930年秋,将预科改为高中部艺术师范科,1932年改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此外,金陵女子大学增设音乐系。这所教会学校初设于1913年,初名“金陵女子大学”,1930年向教育部立案时改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29年增设音乐系,分三个专业:器乐钢琴组、声乐组、学校音乐组。课程设置分选修、必修两类。学制四年,采用学分制。建系之初,曾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授芮德夫人利用暑假来校讲学,并举办音乐会。据1931年统计,音乐系主任为顾天琢,音乐系教师4人,学生5人,后逐年增加。抗战爆发后,迁成都华西坝。当时有音乐系教师7人,学生16人。抗战胜利后,音乐系迁回南京继续办学。1947年音乐系有学生20人,钢琴20架。除音乐系学生专门攻读音乐外,其它系的学生可必修、选修“音乐入门”一课,并可选修钢琴、声乐、提琴、风琴、合奏、歌咏队、小学音乐教学法、钢琴、音乐教学等课。新中国成立后,该校与金陵大学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李嘉禄任音乐系主任。1952年,音乐系并入当时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6]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在此时期创作多部作品,至1949年,他已发表歌曲40多首。其代表作品有《卖布谣》《劳动歌》《织布》《叫我如何不想他》等。1928年,他的《新诗歌集》出版。其作品是学堂中经常习唱之歌。
沈秉廉曾在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曾参与当时教育部《复兴音乐教科书高小第一册》(1933)编辑工作,编有《甜歌77曲》和大量的儿童歌舞曲。他曾与钱君匋、邱望湘、陈啸空四人发起“春峰乐会”,这是我国第一个音乐创作团体①梁茂春,《音乐的边角——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视角·春峰乐会》,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96页。虽然我们研究可以视为艺术歌曲,但它的在那时的服务对象还是包括大量的中小学生。这个问题还可以讨论,我坚持钱仁康和汪和先生的观点,从清末民初学堂乐歌是一以贯之的在学校中传承的。。此活动对浙江、江苏一带的社会音乐及学堂唱歌活动及音乐会表演都有过很大影响。他们都创作的大量儿童音乐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学堂中的歌唱活动。
著名作曲家应尚能②应尚能(1902-1973)江苏南京人,歌唱家、作曲家,《浙江大学校歌》的曲作者。曾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读机械工程,后转该校音乐学院。1929年毕业后回国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曾亲自主持抗战歌咏活动,最后终老于中国音乐学院。除声乐外,他还创作歌曲、合唱曲和练声曲等150余首。的代表作有歌曲《吊吴淞》《国殇》《无衣》等,出版有《创作歌集》(1935)《儿童歌曲集》(1940)等歌集。他曾与黄自等人合编中学音乐教材,著有《乐学纲要》(1935)等。他的这些创作与著述为此时期学堂乐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3-1936年,黄自③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人。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旗正飘飘》《怀旧》等。具体负责,张玉珍、应尚能、韦瀚章等人参编而成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一套6册,是全国通用教材。对当时中学、小学的乐歌和音乐教学起到了统一步调、统一体系的直接作用。
此外,如韦瀚章等不少音乐家也都编撰有全国通用的教材。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由黄自作序,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很大影响。
(三)器乐领域的整体推进
此时期,江苏地方的著名民乐家开始整理民族器乐演奏法,编订练习曲,创作民族器乐作品,入聘高等学堂从事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总体上为我国民族器乐演奏艺术的学校发展传承,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刘天华(1895-1932)、吴伯超(1902-1949)、吴畹卿(1847-1926)、舒模(1912-1991)、陆华柏(1914-1994)、李廷松(1905-1976)、卫仲乐(1909-1997)、秦鹏章(1919-2002)等一大批民乐家,都是我国民族器乐专业教育和教学的奠基人。还有一些演奏家,长期活跃在这一时期内的民间团体或专业演出团体,促进了此时期人们对音乐的学习、整理和传播,对西方专业音乐知识的普及和中国民间音乐、古代音乐的认识形成了推动。还有一些音乐会、讲习会、传习所的活动及音乐杂志等也对学堂乐歌的传播产生正面影响,如1919年由刘质平、吴梦非等发起的“中华美育会”,创办《美育》杂志,就在江浙一带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的成员就有江苏第一师范的范陈摩等人。中华美育会还开办了“音乐理论、歌唱、器乐”等专业培训课程,注重技能与素养的双重提升[17],推进了江苏地方包括学堂乐歌在内的艺术教育。
音乐创作批评方面,青主在《乐艺》上发表的论文《作曲与填词》,这篇8000余字的论文阐述了“在歌曲创作中音乐才是最重要的”主旨。他主张不能以词为主,而要以音乐为主,否则就是倒退。这显然比初期学堂乐歌的填词理论前进了一步,这也是学堂乐歌创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8]。
总体上看,此时期中小学乐歌课程的普及,是江苏学堂乐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基础。总结此时期江苏学堂乐歌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首先,从创作的角度而言,此时的学堂乐歌,师资水平大大提高,许多“海归”已经掌握了专业的作曲技术,创作歌曲大增,且不再是刚开始的“赤膊”歌曲,已在向有伴奏的艺术歌曲转化,应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乐歌”,创作歌曲种类也不断丰富,有合唱、表演唱、儿童歌曲等品种;其次,从学科建设上讲,“乐歌”已经发展成音乐一科,音乐专业在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里已开始设立科或系,专业音乐学院已建立并成为发展楷模;再次,“学堂”一词逐步淡化和下放,即从城市走向农村,许多农村的中小学开设乐歌课,学堂也逐渐指向中小学;最后,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从此时开始积淀,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期的“非遗”活动中,我们尚可见到《进学堂》一类歌曲①贵州思南花灯办公室、《土家传统花灯集》编辑委员会编《土家传统花灯集》,准印证号:黔新图内资准字第262号(贵阳远达印务有限公司承印)2004年9月版,第57页。——正是在这一时期,苏、浙、沪作为一个地理单元,他们在专业音乐发展方面的互相影响越来越明显。
结 语
江苏学堂乐歌在其发展之初,音乐、体育、美术“抱团取暖”现象较为常见。由于学堂教学硬件的关系,专业并专职的乐歌教师供不应求,只能同时兼授音乐、体育、美术课程;且一个教师经常到几个学校任课。这一现象显示出早期乐歌教学尚被潜藏的实用、实学思想禁锢。江苏学堂乐歌经历了清末的“随意科”、民国北洋政府之“必修课”及国民政府真正普及并向科系发展三个主要阶段,突出表征是先有大量填词歌曲及少量创作歌曲,后来创作歌曲逐渐增多,教学中加入乐器乐队的情况比较多,最后各种创作歌曲种类和体裁出现。随着音乐科或音图科或音体科及专业音乐院校(如上海国立音乐院、明月歌舞学校等)等名目的出现,学堂乐歌的创作、教学整体水平逐步提高,为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苏学堂乐歌的发展历程中,女子学堂在全国名列前茅,有私立的、有公立的,有中国人办的,有外国人办的。在女子学堂中开设乐歌已经由开始的随意科、选修科到必修课,表现出江苏地方的音乐教育意识走在前沿。在女子学堂、女子师范学堂及女子大学中的乐歌课则是必修课,并且用它来宣传新思想,批评旧观念,这也是一种引领时尚的举措。这些说明江苏作为教育文化大省之开放心态。制度化、体系内的音乐传播逐步增强,学堂乐歌由开始私立多见逐步转变为官立或国立学校多见。这不仅仅是一个制度化的转变,而且说明了学堂乐歌硬件在不断发展、加强,教学力量如师资,教学资料如教学参考书、歌集,教学规模如招生人数都在扩大(大多由开始的几人十几人增加到后来的几百人甚至更多),率先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发展普及,由业余学习向专业化转型。这种情形与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的观点有些类似,即开始阶段感到器物上的不足,比如,资金不足(故学堂较少);第二阶段感到制度上的不足,于是国家提倡开学堂、废科举、设乐歌,但这个过程十年(1902-1912)才宣告制度改革真正完成,1912年乐歌才变成必修。最后,乐歌发展成音乐一科,并成立了最初所预言的“音乐学堂”或者是音乐专门学堂,新的教育体系才告完备,这也是“成于乐”在我国近现代教育领域的一种时代内涵。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2]孙继南.中国近代教育史纪年1840-2000(增订本)[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姜丹书.我国五十年来艺术教育史料之一页[J].美术研究,1959(1).
[4]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爱国女校沿革规则[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南通师范学校史》编委会.南通师范学校史,第一卷·纪事[Z].出版社未详,2006.
[6]孙继楠.中国第一部官方统编音乐教材——乐歌教科书的现身与考察[J].音乐研究,2010(3).
[7]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8]陈聆群.曾志忞——不应被遗忘的一位先辈音乐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3).
[9]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218-219.
[10]《教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教育大辞典(12卷本第10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92:160.
[11]江贵云.我任苏州景海女师校长的回忆[C].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
[13]陈志刚.张謇世家与南通音乐教育探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1(1):24-27.
[13]陈独秀.新教育是什么[J].新青年,8卷6号,1921-4-1.
[14]陈琴鹤.我们的主张[J].幼稚教育,创刊号,1927.
[15]鲁之翰.抗战以来全国乐坛鸟瞰[J].战歌,年份未详,第2卷第1期.
[16]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4-158.
[17]杨和平.江南音乐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61.
[18]青主.填词与作曲[J].乐艺,1930-04-1卷1号: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