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7-02-14吕建发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全胃管状食管癌

吕建发

431600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吕建发

431600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

目的:比较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管状胃代食管术;全胃代食管术;食管癌

食管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老年人为高发群体[1]。据相关资料,我国死亡的23%的恶性肿瘤患者为食管癌患者[2]。食管癌是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而导致的恶性病变,发展阶段一般为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而从不典型增生到发生癌变一般需要几年时间,甚至十几年,故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就有机会根治[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食管癌切除术包括管状胃代食管术、全胃代食管术。本研究分别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食管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6例。研究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2.7±6.4)岁;肿瘤位置:上段12例,中段19例,下段15例;病理分型:腺癌8例,鳞状细胞癌38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1.9±5.8)岁;肿瘤位置:上段11例,中段19例,下段16例;病理分型: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39例。采取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方法:两组患者行全麻,按照肿瘤部位确定切口位置,食管上段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右胸后外侧切口+左侧颈部切口;食管中段癌患者经右胸前加上腹正中切口;食管下段癌患者从左胸后外侧切口;游离患者食管,将肿瘤切除,清扫淋巴结。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游离胃部后,将其提至颈部或胸部,吻合食管、胃管。研究组患者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从患者的胃底部最高点小弯侧1~2 cm为起点,保留幽门管周围的右动脉分支,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将小弯和大弯平行切开至胃底,制成胃内径3~4 cm的顺行窄管状胃,切除近端胃大部,将食管、管状胃在胸顶吻合。两组患者均未采用幽门成形术,术后进行抗感染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留置引流管。

观察标准: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以及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比较。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临床指标情况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8%,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术后胃肠减压时间(d) 引流时间(d)住院时间(d)研究组 180.5±37.2 239.4±60.3 6.9±2.0 5.4±1.9 11.9±1.6对照组 182.6±38.5 242.8±59.6 7.0±1.8 5.6±2.1 12.4±2.3 t 0.266 0.272 0.252 0.479 1.210 P 0.791 0.786 0.802 0.632 0.229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恶性肿瘤。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4]。食管癌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包括过量饮酒、吸烟、长时间食用热汤食物及受到致癌物质的影响等[5]。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逐渐发生变化,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6]。临床上通常以食管癌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食管在胸腔内,与心脏、肺、气管以及纵隔内的神经大血管较接近,局部解剖结构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一旦出现术后并发症,将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7]。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管状胃代食管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全胃代食管术。本研究发现,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说明了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患者采取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1]刘建明.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 21(43):85-86.

[2]杨诗平.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5):12-14.

[3]刘枫林,赵辉.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1(17):24-25.

[4]韩孔启,李志强,宫心明,等.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22(18):3989-3990.

[5]李勇,王化勇,王雷,等.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比较[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8):743-745.

[6]曾玉山,黎萍.管状胃代食管在胸上中段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39(6):35-37.

[7]王振军,谢宗涛,王志强,等.经左胸小切口联合管状胃重建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中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 (4):376-380.

表2 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s,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s,分)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h 术后3 h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对照组 40 27.54±2.03 22.54±0.89★ 24.09±0.65★ 26.43±0.76★ 27.03±1.54 27.94±1.26 28.09±1.09观察组 40 28.43±1.65 24.35±1.24★△ 26.35±0.94★△ 27.52±0.93 28.13±1.24 28.43±1.45 28.56±1.41

讨论

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会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恢复,增加了家庭负担。研究表明,麻醉是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重要因素[2],而不同麻醉用药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患者术前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七氟醚是一种麻醉诱导药物,具有良好的肌松效果[3]。手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剂量。异丙酚通过易化作用可以直接激活γ-氨酪酸A受体,减弱兴奋性突触活动,进而发挥麻醉作用。两者被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中,由于老年人自身机能具有差异,选择药物时需要慎重。

目前,最具影响的认知缺损筛选工具为MMSE评分,具有简单、易行、可靠性高等优点。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后1 h的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可能与麻醉药物仍然残留相关;与术前MMSE评分相比,对照组术后1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异丙酚麻醉时,患者恢复认知功能的时间更短。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h、3 h的MMSE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七氟醚相比,异丙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本研究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更长,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更短,表明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更优。

综上所述,异丙酚与七氟醚均影响老年人腹部手术后的认知功能,但七氟醚影响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异丙酚是老年人腹部手术全身麻醉的更优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丹.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J].中国药业,2013,22(5):95-96.

[2]沈杰,董榕,张富军,等.七氟醚复合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3): 287-289.

[3]孔祥飞.异丙酚对七氟醚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 10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gastric tub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total stomach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Lv Jianf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nchuan City 431600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gastric tub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total stomach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Methods: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total stomach.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gastric tube.The clinical index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gastric tube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had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gastric tube;Reconstruction of the esophagus by total stomach;Esophageal cancer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25

猜你喜欢

全胃管状食管癌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及优越性研究
用于门、百叶窗或等同物的铰链
腹腔镜下全胃和近侧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