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
2017-02-13杨海军卞戈
杨海军++卞戈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新闻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着眼于民生,体现着居民日常生活,备受人们关注,是表达百姓生活,关怀民生常态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电视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民生新闻的质量已经受到质疑,电视民生新闻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各种病态问题严重影响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在互联网新时期,努力发展民生新闻,提升民生新闻水平和质量很关键,是民生新闻在新时期存活下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民生新闻;改革创新;品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151-02
电视民生新闻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将视角着眼于百姓生活,深受百姓喜爱,民生新闻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导致民生新闻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也呈下降趋势,民生新闻只有不断创新,把握民生新闻的主要特征,从内容、形式等方面着手,才能彻底改变现有民生新闻局面。
1 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分析
1.1 节目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民生节目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眼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形式基本一致,内容也有相互抄袭的现象,使民生新闻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程度的上的视觉疲劳,各个媒体对争相报道同一个新闻,对新闻的深入分析力度不够,大多数电视节目只是为了抢个头条,对新闻背景以及后续进展关注很少,同时很难把握新闻发生的本质问题,片面追求收视率,很难全面深入社会,忽视了大量的社会性问题,人们很难通过民生新闻全面了解社会变化。
1.2 新闻关注度存在问题
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为了追求收视率,在新闻题材的选取上采取极端行为,关注负面新闻,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视台记者把握住了观众的好奇心理,热衷于一些有反社会常态的新闻,这种新闻已经报道会受到广泛关注,导致民生新闻的过于宣传“负能量”,不影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让百姓感受到一个不真实的社会。粗俗的新闻节目偏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使民生新闻远离了最初的发展轨道,长此以往会对扭曲人们的社会观,降低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失去民生新闻的价值。
2 把握民生新闻改革方向
2.1 新闻立意要有深度
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新闻报道点和党的方向一致,着眼于党的方针政策的各项具体措施,给予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在新闻的内容选择上不能过多关注百姓的日常琐事,这样的新闻缺乏一定的价值,对社会和百姓的没影响,我们只是一个围观者的身份。民生新闻的立意要深要广,要深入百姓身边,将民生新闻作为百姓抒发自我情感的平台,关注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党的方针政策,将党的政策同百姓呼声结合在一起,起到上下交流沟通的目的,将大、小民生密切结合在一起,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摒弃低俗化的新闻立意,不断促进民生新闻发展。
2.2 新闻选题要有广度
在新闻选材方面,要在广度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一些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时政、教育等方面,以此丰富民生新闻的内容,更好的体现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某地方电视台针对小学生下午放学早无人照顾,四处游荡,甚至去网吧的状况进行了报道,于是相关社区成立了义务课堂,聘请优秀退休教师担任教师,对放学后的学生进行义务辅导教育,赢得了家长和教师的好评。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进行类似的活动,这种民生新闻选题很新颖,针对性强,有很大社会价值。
2.3 新闻内容要丰富多彩
民生新闻的生命力与其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内容要丰富多彩,摒弃原有的只图热闹而忽视深度的内容,注重内容的清洁型和故事性,这样才能使民生问题有血有肉,对问题的本质没有进行深入分析,过于追求事件表面,百姓也只知道问题的表面性,而不能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缺乏权威性的分析解读,内容缺乏深度,新闻工作者对于重大的民生问题要进行展开分析,从原因到影响进行深入解读,进行有深度有针对性的报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民生新闻的价值。
2.4 民生新闻要注重其监督职能
媒体具有很强的社会监督职能,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日趋复杂,媒体在行使监督职能过程中也受到越来越大的约束,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增长,对民生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的主要渠道,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越来越重要。面对这种困境,民生新闻要在舆论监督中把握尺度,正确行使监督职能,从全局的眼光思考问题,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监督有效。同时要以独特的视角进行问题研究,有效的推动社会的正常发展,讲究方法,把握时机,真正发挥出民生新闻的监督效果。
3 不断创新改革民生新闻,提升新闻质量
3.1 进行区域化创新
民生新闻更关注民生,所以在改革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区域化改革,民生新闻吸引百姓的地方就是其与百姓相关,所以民生新闻要将关注点着眼于本地区,不同地方电视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新闻才更加贴近本地区的实际,与百姓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民生新闻质量。不同地区的群众具有不同的特点,新闻报道区域化才能和群众收视习惯相吻合,百姓更有亲切感,关注发生在百姓身边具有社会价值的事件。
3.2 进行新闻节目策划创新
节目策划是对节目形式进行创新,以达到最大的收视效果的目的,更好地传播新闻。在新闻形式上要不断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采取采访等方式,请教专业人士对最近的热点新闻进行点评分析,使其更具权威性,同时也能吸引群众眼球。将新闻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将采取群众专家沟通的方式进行改编,采取新颖有创新的形式,对于一些有趣味性的民生新闻,还要讲究氛围融洽,以便更好的对民生新闻进行宣传。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整合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要想发展,就必须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途径进行资源获取和整合,拓展现有的发展空间,使电视民生新闻持续健康发展。栏目组要借助自身已有的影响力开拓市场,吸引民众参与到民生新闻的策划中去,形成良性互动。注重人文化产业化发展,与数字化社会密切联系,把握数字媒体为电视民生新闻带来机遇,勇于迎接挑战。
3.4 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各方面人才
在新时期,电视媒体需要扩大发展面,在人才引进上,要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其不仅具备新闻媒体方面的素质,还要具备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将互联网同电视媒体更好融合在一起,同时要有谦虚的态度,能够取长补短,要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向其他优秀媒体学习,不断进行创新改革。
4 总结
民生新闻是反映民生问题的很重要途径,是联系百姓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渠道,在发展民生新闻时要明确现阶段民生新闻发展的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从新闻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注重进行区域化培养,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特色,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把握民生新闻媒体的本质,充分发挥民生媒体的价值,关心百姓,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编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宋卓.新时期如何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J].民营科技,2015(10):247.
[3]王曼宁.如何提高当今电视民生新闻主播的播音品质[J].电影评介,2014(13):90-92.
[4]闫新喜.浅谈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