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其他类型展览与书法良性生态的形成
——以大学校园书法展览为例

2017-02-13胡志平

书法赏评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训书法艺术书法

■胡志平

当各种展览已呈现铺天盖地之势向人们袭来,人们对于展览的要求必然会有更高的期待。根据传统经验去观看展览,已经不能唤起人们的热情。这就要求作为展览的策划人、书法作品创作者应该有更专业、更具有前瞻性的布展意识以提高展览活动实效从而更好地传播书法艺术。

我在参加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关于展览的培训班上,获得了很多关于书法展览的重要信息,从书协领导到授课专家还有一同参加学习的同道们身上,有许多收益。我自己也开始重新认真思考有关书法展览的问题。

展览究竟是什么?这个再熟悉不过的词,一下子变得不好回答起来。关于书法展览我的最简单而朴素的想法就是尽最大可能使得书法展品走进普通人的视野,唤起人们对它的热情和好奇。换言之就是让书法展品走出殿堂,进入寻常人的生活。

应该强调的是,大规模、专业化的展览依然有意义,但我在此想探讨的是另外一种看似不那么高大上的其他的展览模式。比如书法展品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农村等举办的展览。这种展览与前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主办者和场地上:前者的主办者主要是书协及各级书法活动组织;后者则是社区群众、高校师生、军人、农民中的书法爱好者。前者的书法作品展出地点一般在大型的展馆;而后者的场地则较为小巧灵活。

正如上文所说,大规模、专业化的展览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播仍具有强大不可撼动的重要意义,但我这里阐述的 “其他类型”展览如能受到关注,作为 “拾遗补缺”,则更能有助于书法艺术扎根群众,遍地开花。

本文想谈的是由各层级的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展览之外的另一种关注——以在校园内的各种形式的展示——一种“另类展览”为例。比如校园书法氛围的营造,让书法与学生、教职工的生活环境紧密结合,成为无处不在的身边艺术。

一、根据校园场所设计,因地适宜选择场地

按照经验,人们通常将展览的场地定在正规的美术馆或者展览馆内。有些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或者美术专业院校会具备举办专业展览的条件,但是,更多的院校是不具备举办展览的条件。如何让更多的师生能够接触到高水准的书法展览,这是一个问题。

通常来说,凡是具有大量人群的地方,都是可以想办法拓展为书法展览场地的。如此看来校园内比如:教学楼、教室、宿舍、图书馆、校园里的走廊 (包括回廊)、校园内的牌匾、景观石、操场一角的地面、墙壁、食堂里的墙壁与餐桌等,都可以作为书法展出的场地。展览场地可大可小,可是方形开阔的,也可是长形条状的,也可是人来人往的一个角落,要根据场地灵活设计展览作品,当然还要紧紧抓住书法展览的最终目的——服务大众,让书法真正走近百姓生活。

二、符合大学生生活节奏,灵活机动选择时间

普通的书法展一般都有时间的限定,即使是重大的展览,一般也有时间上的规定和限制。但是我所说的这种展示——另类的展览,则基本不受时间的限制,甚至有的展览,作品完全可以长时间的陈列。作品在办公室、教室、宿舍、食堂、回廊以营造校园的传统文化氛围为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除上述以营造校园文化为宗旨的书法展览外,以重大活动为依托的书法展现,比如教师节、民俗节日等,更是书法艺术大展身手的时候。在校园里做书法活动,除了常规的、单一的书法展览外,书法研讨、书法社团,更应该借助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书法元素融入其中,使得书法的作品在各种活动中频繁出现,进而引起大家的兴趣。

三、服务高校师生群体,重点突出针对受众

高校师生相对而言素质较高,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层次的内在需求,应将高校师生作为书法艺术传播的一个阵地,做好书法艺术的传播工作。

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因为年轻,他们于艺术学习、欣赏、传播有无限的可能。他们有饱满的精神,领悟力强,有较充裕的时间,完全可以成为书法艺术的学习者、欣赏者、运用者、传承者。他们更应该成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坚实基础。

教师和在高校内的工作人员,即教职员工应该是学习、欣赏书法的主要群体,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比如板书、笔记、课件,实时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他们更应该成为喜欢书法艺术的榜样。

短期接受培训的人员,这部分人来自于高等院校里通常都会有各种层次的面向社会的教学班,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关注岗位的人们,除了自身受益外,还可能会成为书法艺术的播种者。

四、舍弃常规书写主题,突出日常生活内容

书法作品创作内容多以古代诗词、名言格言为主,但其实书法展览可根据受众及活动需要灵活选择书写内容。古典诗词、古今中外著名的文章、格言以及校训,甚至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有正能量的当下的流行歌词、热词等,都可以成为校园书法的内容。

尤其是关于大学精神的内容,一所大学,其大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校训只是某所高校结合自身特点非常具象化的本校大学精神,它对本校师生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潜移默化的,其重要意义将在学生毕业后的若干岁月中逐渐显现。

在许多人关于大学生活的记忆里,在开学典礼上,校长会珍而重之地详细向新生们讲解本校的校训。学生们通常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他所在院校的校训。可以说,校训是这所大学精神的高度概括,也可以说是对这所高校师生精神滋养的载体。学校应该有意识地组织擅长书法的师生,以书法的形式表现本校的校训,在学校的各种公共场合悬挂。如在学校迎新的宣传册上,在校园的公共场所如学校的食堂、宿舍以及各种宣传栏中。

笔者于2013年曾尝试用网络热词作为书写内容,在北京大学“学道意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书法展”上展出,引发国内热议。北京大学的一位本科生在他的论文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看 “萌文化”》中,提到了笔者创作的包括 “萌”在内一组网络热词作品。 “以 ‘萌’为主题的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我们北京大学的二教里就挂了一幅作品——书法写的就是‘萌’字,萌倒了一片北大学子。”

五、灵活开展高校书法展览,凝练特色校园文化

高校书法展览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因而它有着强烈的即时感受、参与性强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通过展览,使书法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增强学生、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事实上,高校的另类展览并非不注重书法的专业性。恰恰相反,因为这种另类的展览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出现在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中,因此,对它的专业性要求一点儿也不亚于在专业展厅内展出的书法。高校书法展览力争让受众看到的书法作品都是美的代表和典范。

六、书协应助力另类展览,促动书法良性生态的形成

书法家协会的各级组织团体应担负责任,俯下身来,扎根群众,关注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高校等民间书法的创作和展览中来。拾遗补缺,起到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将高雅创作和民间艺术融合起来。书协团体应将书协成员组织、指导民间的书法艺术展览作为日常工作考核的标准,进行量化。书法家协会,应是书法爱好者的家园,引导、提升书法爱好者的欣赏、展览水平是书法家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将教育人、提高人作为其社会职责和工作职责,矢志不移地贯彻下去。

书法带有强烈的示范性,通过现场示范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对于书法的普及,书法文化的传播有着莫大的作用。书法家协会应占领这个阵地,尤其是全国各高校,更应该是书法艺术的摇篮。书法不占领这块阵地,自有别的艺术样式来占领。目前,高校的书法艺术生态已经被现代媒体艺术冲击的七零八落,传统的书法艺术已经瓦解,只有较少数人在坚持。这是书法界的危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书协机构及职业书法家应及时介入高校良性艺术生态的构建中来,让 “文化自信” “民族自信”落到实处,扎根群众,遍地开花。

结语

书法是艺术门类的一种。但因文字与人们关联最早,因此作为由文字书写升华为艺术的书法更应该成为人们学习、欣赏、运用的艺术元素,并最终成为民族传统艺术传播的基石。因为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高校应该成为书法艺术学习、培育、传播的重要园地。

书法有观众,有爱好者,书法才有未来,职业书法如此,业余书法爱好亦如此。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国运如此,书法艺术传播亦如此。使书法的普及和提高真正落到实处,使书法艺术避免曲高和寡,开拓思维、机动灵活开展书法展览,通过活动真正培育并形成高校书法艺术的良性生态,是当代职业书家的责任,也应该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甚至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校训书法艺术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所谓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