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与认同
——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2-13包青青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音乐学族群内蒙古

包青青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音乐与认同
——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

包青青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综述

2017年7月10日至12日,由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艺术杂志社承办,内蒙古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蒙汉杂居区的音乐与文化认同”课题组共同协办的“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隆重召开。会议除开幕式与闭幕式之外,共举行了两场专家讲座、12位专家主旨发言、24位中青年学者论坛(两个分会场)、1次圆桌会议及学术总结和1次民族音乐传承教学与研究工作展示。

来自国内外14所高校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的5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围绕研讨会“音乐与认同”主题,发言代表们通过超越分门别类的学科研究方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纵观此次研讨会发言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关涉到了音乐与身份认同、音乐与族群认同、音乐与区域认同、音乐与国家认同,以及音乐与“多重”认同之间的关系探讨,在体现了“认同”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多层性及其符号性等特点的同时,对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的对话与思路,是一次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跨学科对话的学术盛宴。

一、音乐与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研究既是认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话题,也是此次研讨会参会学者们最为关注的一个议题之一。中央民族大学潘蛟教授认为,音乐是否原生态,更多的取决于唱歌的人而不是被唱的歌。而对于原生态音乐的热捧可能源于音乐的过渡商业化的反对。但是这种反音乐商业化的策略也可能成为蜕变成参与音乐商业的有效路径,进而所谓的原生态是与身份的本真,与身份政治相关联的。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通过哈萨克阿肯在阿依特斯对唱中呈现的丰富的智慧和艺术天赋,以及图瓦民间艺人在各种场合尝试表现图瓦文化特征和预示其他族群艺人实现跨族群艺术演艺实践中,人们在不同场景中选择不同的歌曲,以实现不同认同等个案的描述与阐释,认为人们的群体认同可以在多层次上加以实现,然而究竟在哪些层次上得到更多呈现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在的场景。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分别从族体/自然音乐文化主体/人工音乐文化主体/中性化/混生音乐(hybrid music)与族性归属/相关现象或问题与文化认同相关联的一些概念进行全面的学术梳理,论述了文化主体/身份构建/文化认同等等学理问题。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从“中国蒙古族呼麦”说起,探讨了文化认同与身份表述。他指出,呼麦将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图瓦、卡尔梅克、布里亚特的“蒙古人”联结在一起,为他们提供跨越国界、跨越政治的认同空间。而这一由共同的“血缘”想象所维系的共同体,也因呼麦而极大地强化了族群内部的认同。属于这一共同体的成员,无论作为呼麦的“唱”者,还是“听”者,亦或“言”者,他们都用呼麦这一独特的声音及其特有的音乐表现方式来显示自身的存在,并营造、界定和表述关于群体身份的种种概念。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的论文《文化濡化与身份认同——西南黔中长顺青山屯堡地戏的人类学研究》,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对安顺地戏的研究,揭示了地戏艺人身份的形成过程,对理解地戏有了启发作用,而地戏作为明朝汉族文化遗产,其声音符号和唱诵内容不断传递着儒家的思想和家族意识,实现了文化濡化进而达到彼此的身份认同。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的发言《村寨、认同与歌舞——以川西高原嘉绒藏族“铠甲舞”为例的研究》,以村寨的仪式乐舞个案入手,勾连历史、族群、乐舞等环节,从认同角度关注音乐行为和音乐感受,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涉及价值判断和身份认同的话题。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通过鄂西来凤、咸丰两地观察哭嫁婚俗仪式时,当年没有依“规矩”哭着嫁出去的三个“新姑娘”的田野口述个案为例,于认受、认同关系层面,探讨了时空关系发生了深度、深刻变化的今天,当年哭着嫁出去以及没能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们,在当下呈现出来的现实状态。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吴思雨以“江南鼓王”朱勤甫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成就其鼓技的无锡正一派道教和道教音乐环境,通过对鼓和鼓师在道教仪式活动中的观察,深入分析朱勤甫的习艺经历、演奏特点和艺术发挥,并使用“个人研究”对朱勤甫进行观察,在身份变化和社会认同的关系上对他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二、音乐与族群认同

音乐与族群认同是此次研讨会研讨较多的话题之一。中国音乐学院杨红教授围绕东归路上蒙古部族的长调音乐,探讨了国家意识和族群认同的问题。她指出长调音乐深含的族群关系和人文情怀,并且这一族群随着政治和历史的发展,在历史的记忆中不断完善重塑与文化认同,从而形成了族群音乐表述的特有内质。内蒙古艺术学院青年教师魏琳琳的发言是关于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关系的探讨。她从比较蒙古四胡和二人台四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入手,指出四胡在蒙汉不同族群中,从名称、形制、定弦、演奏技法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并标识着各自的族群身份。内蒙古艺术学院苗金海教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牧区鄂温克族敖包祭祀仪式展演活动及相关仪式音乐个案研究,解读了多元一体文化生态环境下各族群音乐文化的建构、交融与族群边界建构过程,阐释了不同类型敖包祭祀场域下鄂温克族仪式音乐的隐喻、意义及其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质,并提出了“敖包文化圈”概念。内蒙古科技大学李红梅教授的发言是关于国家在场视域下成吉思汗祭仪式的文化认同的讨论。她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等认同的三个层面,阐释了成吉思汗祭仪式在非遗语境、政府指导和仪式展演中体现出的“多元并存”且“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巫达教授通过凉山彝族歌手部分代表性的歌曲,讨论了凉山彝族的族群与文化认同。他指出,支持彝族歌手们通过彝族音乐表达他们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族群认同,同时在表达族群认同的时候,已经体现了他们的强烈的文化认同。而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讨论了满清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认同对比的历史变迁,以及当今“吵子会”音乐族群边界的移动与维持状态。他在发言当中指出,“吵子会”音乐的族性变迁不但是明代卫所制度的军户移民文化使然,同时也是清代以来对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构性失忆”背景下的文化产物。西安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宁颖的论文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下,延边朝鲜族歌手在传承传统音乐过程中的选择与认同、妥协与坚守,描述并阐释了延边歌手通过“盘索里”表演实践着自身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

三、音乐与区域认同

此次研讨会当中,许多论文涉及了音乐与区域认同话题。中央民族大学崔玲玲副教授通过多语境下德都蒙古音乐与文化认同个案观察,认为认同首先是音乐文化的认同,然后才是民族文化的认同、族群的认同,这种认同像一个同心圈,从音乐文化核心的认同中一层层传递出来,使其达到民族心理的归属感。内蒙古师范大学贺宇副教授以杭哈地区的杭哈民歌与民歌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部落传统与行政区划两个不同概念下,的双重特点进行分析,并解读了该族群双重认同和身份下的音乐生活。这里的双重认同是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放在历史背景与现代语境两个层面中去剖析。内蒙古师范大学佟占文副教授通过文化认同理论指出科尔沁文化共同体中主体间的文化认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而又通过边界理论讨论了科尔沁与部落所认同的音乐,认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要有一个度,即把握差异性。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以重庆綦江汉族民歌为例,分别从物理音色与结构音色两方面探究其地方音色,并借助“通用音乐分析系统GMAS(2.0B)”软件对物理音色进行鉴定分析,进而探究其地域文化内涵与民族心理特质。内蒙古大学李佳音博士将科尔沁英雄史诗视为一种认同的介质,并将史诗放置在特定时空中进行综合的、多向度审视。认为如今被重建的科尔沁史诗,其认同表达系统也随之转变。例如,它的社区认同功能减弱,被看做是一个特定群体、个人的象征与他们的代表性符号。同时,个人对于“传统”的重新编创与雕琢,成为区域认同的一种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符号。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包青青的发言,围绕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蒙古族长调乌珠穆沁风格流派代表人物莫德格的长调演唱,以其“我唱的就是我们乌珠穆沁长调的原貌”、“这就是我们乌珠穆沁的‘诺古拉’”等带有某种认同理论色彩的表述作为问题缘起,通过“自”、“我”、“他”“三维表述”的互证分析,认为莫德格是运用“特殊”的乌珠穆沁区域长调音乐表演来建构并强化着“自我”和“他者”的认同。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张凡借助梅利亚姆“观念、行为、音乐”三角状的认识当成一个较为全面的音乐形态描述手段,从客位的角度、音乐形态层面解释了马头琴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域音乐文化的代表,进而影响到观念层面的产生认同与被认同的现象。

四、音乐与国家认同

音乐与国家认同关系的探讨也是此次研讨会各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在其发言当中,探讨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他认为,民族国家建设、经济市场化以及全球化等三者,共同造就了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加速蜕变,其作用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音乐文化原本的实践者自身。内蒙古师范大学张宝成教授的发言探讨的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他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着差异性,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冲突,同时二者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只有处理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使少数民族在原有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形成国家认同,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变,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厦门大学周显宝教授的论文《音乐认同:哲学与审美人类学双视角研究》,强调了人的个体音乐/思想/行为/情感/体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交流融合,同时包含个体对宗教/族群/国家的归属等认同的构成。

五、音乐与“多重”认同

音乐与“多重”认同是认同研究领域近年来比较突出和重视的一个研究话题。在此次研讨会诸多发言当中,有若干个案研究涉及认同的不同层次,而“多重”认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研讨会另一个论坛高峰。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从皮尔士三象三元理论的理解与思考出发,并联系胡塞尔、梅洛庞蒂、索绪尔、詹姆士·哈利斯、杜威、胡适以及维特根斯坦等语言学和符号学研究领域中相关学者的经典理论概念,以经验的“肉身性”、经验的人类学呼应,以及在缠绕共生中理解族类关联、“声音”和认同之“顶针续麻”到诗性(poetics)的复兴:再续地天通等几项内容展开讨论,指出:1.以经验、过程为单位做研究,而不是单纯的把它分解;2.研究本土人的感觉,感觉他的感觉,理解他的理解;3.艺术就是经验,尤其是身体的经验,它是三元的,本质,关联,思想三者联系在一起;(皮尔士三性)4.差异的重要性,互为环境,互为中心;5.地天通:从感知到思维的整体经验,共生:差异的自然存在。从而,因为声音,民族学和音乐学可以互源。并提出了“在地民族志”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通过布朗族佛教音乐为例的微观个案分析,试图认识和厘清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两个学科之间在“音乐与认同”问题上存在的对象和方法论分工问题。他在发言中指出,布朗族南传佛教音乐与“索”调的历史性变迁及其隐喻层关涉到族群认同、地域文化认同、区域文化认同、宗教文化认同以及国家(跨区域)文化认同等“多重”文化认同类型。并结合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观念层、学统层、方法层”三层次论做了进一步分解讨论。其中,特别强调了要从形态学等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出发,从微观到宏观,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同时关照国家在民间整编过程中艺术的取舍。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的发言探讨的并无局限于认同的某种层面,而是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通过春节等中国节日、祭祀仪式、二人台等不同个案的探讨,认为老百姓在生活当中不会带着某种认同去进行社会实践,或在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中,认同的意义不会被强调或者过多强调,而随着社会系统的开放性提高,广义上对这种区隔消失的状态,是文化多样性相处的体现和各种认同层面的展现,从而更应尊重大众的生活实践,尊重大众的认同。

结语

音乐与多种层次认同的关系是学界一直以来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此次研讨会为时两天的研讨中,诸专家学者从音乐与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区域认同、国家认同,以及“多重”认同等不同的研究路径关注“音乐与认同”之间的关系,在体现了“认同”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多层性特点的同时,说明“我们”研究对象本身所具有的“认同”复杂性。

汇集的国内各大院校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学者之间,通过田野中获得的鲜活的一手资料和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以及透过跨学科研究中不同理论视角的关注与阐释,不仅体现出不同研究领域的差异、借鉴与融合,更是拓展了跨学科学术研究的发展空间与理论研究视角。而这也更加证实了跨学科对话已然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态势。

【责任编辑 徐犀】

Key words: Music and Identity;Ethnomusicology; Anthropology;Overview

“Music and Identity:Dialogue Between Ethnomusicology and Anthropology”An overview of academic seminars

Bao Qingqing
(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J639

A

1672-9838(2017)03-029-04

2017-08-1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蒙汉杂居区的音乐与文化认同”(15CD136)阶段性成果。

包青青(1993- ),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人,内蒙古艺术学院2015级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乐学族群内蒙古
音乐学人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新兴族群的自白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可爱的内蒙古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