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时浣纱子 终得同舟归
--新编历史剧《西施后传》观后有感

2017-02-13童孟遥

影剧新作 2017年3期
关键词:越王文种范蠡

童孟遥

当时浣纱子 终得同舟归
--新编历史剧《西施后传》观后有感

童孟遥

作为越王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传奇女子西施在历史舞台上似乎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人生轨迹被人为忽略了.西施只是越王勾践实施文种亡吴七术中的一件重要工具,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女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家国使命,一般多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始终限于一种标识化、脸谱化的单薄人物形象.除了已知的美貌和事迹,西施的身上潜藏了太多值得后世去探索和思考的谜团和误解.

我省著名编剧姜朝皋先生以史为经,撰写的新编历史故事剧《西施后传》依旧以西施的爱国故事为核,从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作为美人计的实施者潜伏在吴王后宫,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成功亡吴后的际遇写起,表现了一个传统女性的高尚情操和思想境界,同时编剧匠心独具,努力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西施,进一步生发阐述了"西施走后怎么样"的无解命题.古往今来,关于西施的结局有很多种,包括浮江说、沉湖说、泛舟说等等.而编剧不拘泥于已有资料,从诸多结局中选择了最具人情味、最具演绎价值的结局--西施与情人范蠡泛舟五湖、逍遥相守.

全剧共分七场,讲述了西施归越后的命运,有家难回,有国难投,"天地之大,哪有我容身之所?"西施的困惑不止于此,甚至发出了惊天一问:"拿女人去当祭奉的羔羊,用百姓去当亡命的冤魂,这就是你们的大略良谋?"编剧举重若轻,将现代思想融入古代故事,全剧在传统技法与现代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一、情感基调由悲转喜、由喜渐悲,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全剧前两场笼罩着浓浓的悲剧感,刻画了西施的爱情悲剧和身份悲剧、家庭悲剧,尤其是第二场塑造的家庭悲剧.西施舍身为国,但整个家庭都因越王的伐吴七术而为国牺牲奉献,形成一种反讽性的强烈悲剧感:她自己青春貌美,舍弃爱情成全政治,却换得吴越两国人的共同唾弃,与所爱之人相望不能相守;西施老父春耕时节扶病拉犁,呕血身亡;西施幼弟被迫去吴国当奴工,替吴王挖河开渠,身死异乡.虽已至此,西施更因执政者的"良弓藏、走狗烹"策略而陷入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危机四伏的险境中.第三、四场是过渡性的灰色地带,黯淡晦暗却又暗潮涌动,西施与范蠡私奔逃命,初见光明,但文种的自杀又使之蒙上阴影.第五场情节、色彩再度发生大转折,刚刚安定下来的西施又一次被卷进旋涡,家国矛盾重新燃起.最后两场中西施只身入贼穴、返身救老母等情节的情感色彩和基调则慢慢明亮和热血,充满血性、张力和希望.剧本情节和情绪皆是升腾跌宕,一波三折.

二、角色定位精准,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复杂、人性化.剧中的西施不仅仅是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还是个有胆有识、大仁大义的女中豪杰.编剧在抬高人物思想境界的同时,并不高大全化,旨在塑造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女性:面对爱人自惭形秽,面对老母愧疚难当,面对吴王百感交集,面对越王不卑不亢,面对灾病无惧生死,面对强敌智慧果敢……西施也曾因为缺乏远见、涉世不深等原因身不由己地成为政治、政客们手中的棋子,在为国献身的自我幻想和自我安慰中间接做了一些伤及亲人和无辜百姓的举措.换言之,她也是自身多重悲剧的推手之一.编剧并不讳言这一点.但是随着自身历练的丰富,西施开始学会自保、他保,在时代、历史的洪流中从随波逐流到主动争取自身幸福并且主动惠及乡民,人物始终在成长进步,是一部奇女子的成长史.

其他人物也各自具备性格的复杂性.譬如范蠡,既是专情的爱人,也是韬光养晦的政治家.他的隐退,并不只为爱情,更是为了生存;谋臣文种有情有义,既有仁义,又有愚忠.因不忍心拆散西施与范蠡,又无法复旨,遂自裁以谢命.

三、故事设置既贴合传统,又反传统.编剧在尽可能地对要表现的历史故事做到主要事实符合史籍记载,又巧妙弥补历史上人物命运的空白,合理进行演绎和填补.西施的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都是符合传统认知的剧情发展,反传统的则是吴王、越王的重新定位.吴王的戏份极少,仅在第一场开篇中短暂出现,单凭寥寥数语"寡人绝不丢弃爱妃""桩桩件件,都由寡人裁夺,焉能归罪于你",就塑造了一个有担当、能自省、三观正的君王形象,不愆罪于西施,一扫以往的昏君气象.但是剧中的越王一反既定形象,不再是卧薪尝胆的贤明之君,反而是心机深沉、不择手段、阴险狡诈的卑劣之辈."这把征服吴国之剑,若征服不了一个女人,那就粪土不如",面对劳苦功高的西施时,不思其功反思其过,软硬兼施,想要赚取西施回宫,继续做他权谋下的傀儡.

四、剧情衔接环环相扣,草蛇灰线,矛盾迭起.第一场西施的相拒引来范蠡的居安思危,毅然选择了功成身退,也就直接引来第三场戏中越王相逼的危机.第一场西施救下的小女孩灵聪成为第六场解开西施与吴军老将公孙雄矛盾的关键人物.

此外,剧中的矛盾设置是层层递进、相互牵连影响的.西施由始至终一直处于不同的困境中,第一层困境是西施的爱情."水流花谢,破镜难圆",西施一力拒绝的爱情最终并没有弃她而去,专情的范蠡挂印辞官,选择追随自由和爱情,因而西施的这一层困境迎刃而解,但这也是造成她第二层困境的直接原因.第二层困境是西施的身份."吴人咒骂我是亡国的祸水,越人鄙视我委身仇敌",功臣或祸水?西施不堪其重.表面看来此困惑在文种的圣旨宣读下得到解答,实则在与文种的交谈中更加深了自我所作所为的质疑.实际上,越王因为西施拒绝回宫而未偿所愿,并没有确认西施的身份性质,恼羞成怒,从原本的"功臣"摇身斥为"怀有异心,不从王命之辈".正是这重身份困境,导致了后期西施之母被越王扣押的亲情困境.第三层困境则是西施的家国情怀和责任心.因为当初身份错位、爱情缺失下犯下的无心之失,身为棋子的西施自感罪孽深重,悔恨亏欠亲人和吴、越两国百姓.正因这浓厚的愧疚感和使命感,西施背负了不可推卸的家国责任,无论是以身试药、老母遭难、药材被掳等难关,关关难过却不得不关关过,西施均义不容辞,从不言退却.

全剧情节曲折,用语古典,人物角色情绪饱满,主要塑造了西施这样一位血肉丰满、光彩照人,既承继传统优良品质的又具有自身独特特质的女性形象,而不再是扁平的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女杰.但瑜不掩瑕,剧本在部分章节如第六场表现人物"义"与"孝"的场面时不够淋漓尽致,某些情节中巧合太多,导致人物感染力稍逊.窃以为,剧中有几处的设置值得商榷:

首先,某些故事情节演绎的不合理.作为一部历史剧,故事情节必须重大事件基本符合史实,细节可以虚构和加工.但剧中文种自杀原因的设置不太合理,据《史记》记载,文种是因为越王嫉妒其才华进而怀疑其谋反,最终被赐死.这是为大众所熟知的结论和史实,编剧脱离其真而去虚构另外的死因,将谋略家文种的政治悲剧改编成君情、友情难两全的性格悲剧,既弱化了历史人物的悲剧性,读者接受度恐怕也不高.

其次,部分场次的节奏感不均衡.故事前三场的节奏是行云流水、恰到好处的,基本上是叙述两到三个事件,时时在铺垫、埋伏笔,但第四场整场戏只讲述了西施尝毒救疫民一件事,在行将结束时方才引出一笔,点出后一场范蠡的生意来源,节奏稍显松弛.紧接着第五场花费大量笔墨书写西施与范蠡的生意红火、德被乡梓.相形之下,第六场的节奏过于紧,既有西施与公孙熊的对峙,又有西施与灵聪的相认,还有西施母亲的亡故、西施与公孙雄的和解等种种前设矛盾的化解,目不暇接,纷至沓来,如同相声演员急于抖包袱、解扣,戏剧效果大打折扣,读者甚至来不及体味剧中的深意.

其三,大量现代专用语汇的使用稍显违和.第五场戏中出现了市场经济、激素、消费、创业、公司、上市、脱贫致富奔小康等一大批现代词语、俗语等,与全剧的古雅风范形成对比,脱离时代背景.这些现代色彩鲜明的词语若是稍稍分布于全戏各个章节中,或许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但是戏中大肆、大篇幅集中在第五场出现,显得极为不协调,容易跳戏.

其四,在第六场戏中两大困境的解决之道过于戏剧化,有"雷声大雨点小"之感.第六场戏中,西施再度遭逢千钧一发的两大困境,一是遭遇流寇,乡邻的药材被夺,二是母亲被扣,越王以此威逼回宫.两大困境均是迫在眉睫,偏偏大智囊范蠡不在身边,西施心急如焚,只得孤身解决,情势陡然间已如泰山崩顶.两难之下,西施决定先乡民后母亲,表现了她的果敢决断.只是这看似不可解的两大矛盾最终却是不解而释--当年吴国城破时救下的女孩恰是贼首的女儿,于是流寇的矛盾大为减轻;西施母亲适时亡故,于是越王的阴谋顿时落空.原本是死扣的困境,却最终自行脱落.故事发展的转机太多,设置稍显刻意,更像是编剧的无法之法.

其他还有些小细节的设置值得商讨,如"观音土"的命名出现.西施的故事早在春秋时期,而佛教传入中国在两汉时期,因而"观音"之名不太可能会出现.

《西施后传》以一首女性的自强自新的古曲向现代人们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与悲哀,命运的多舛与新生,爱情的美好与遗憾,让人忧伤让人悲愤让人不平,但最终,也给人无尽的力量.姜朝皋先生以经纶之笔书写人世百态,以满腹衷肠镌刻醒世良言,劝人向上,发人深思.人生越是坎坷险恶,生命越是艰难,越是能把人推向一种极度委屈和无奈的边缘,也越是能激发一种正义、重生的神奇力量,催人蜕变.

童孟遥: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蒋国江

猜你喜欢

越王文种范蠡
范蠡卖牛
范蠡还钱
“知止”的天堂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
一日轻装范蠡舟
鸟尽弓藏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
越王勾践剑真的是兵器吗?
人际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