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同化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研究
2017-02-11谢军占麻小莉
谢军占,麻小莉
(1.长安大学 教育经济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4;2.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移民同化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研究
谢军占1,麻小莉2
(1.长安大学 教育经济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4;2.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提出不仅促进了农业人口的转移,而且使得农业人口的转移模式从单一性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以前的“个体转移”到“家庭转移”。然而,这些转变引发的城市融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业转移人口在竞争、冲突、适应及同化的市民化阶段中,面临经济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社会关系解构容易重构难、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以及城乡文化差异融入难的困境。因此,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农业转移人口等形成合力,从完善户籍制度、建立社会组织、构建多元包容性社会以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等对策着手,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同化”,顺利融入城市。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同化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截止2012年已提高到52.57%。城镇人口的规模大于农村人口,城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2013年开始,举家外出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相比于2010年,增速为18.85%。然而,从户籍人口的角度考虑,城镇化率还远未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即我国的城镇化属于一种“未完成的城镇化”,还有2.7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实现市民化,处于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鉴于此,党中央调整计划,制定战略完成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并且成为市民不仅可以满足扩大总需求的需要,还成为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支点。然而,城市融入难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农业转移人口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境,使得同化受阻。因此,运用移民同化理论能够使我们辨别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各个阶段,清楚地认识到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面临的问题,最终采取措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内涵及城市融入过程分析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
清楚地界定农业转移人口的内涵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强化研究的针对性,达到全面认识研究对象的目的。同时,罗伯特·E·帕克的移民同化理论为我们的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借鉴途径。
1.农业转移人口的内涵
农业转移人口的内涵十分丰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概念就更加完整,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农业转移人口指的是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或者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的人口。从含义上讲,这两种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具有明显的区别,但需要注意的是,二者的主体都是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其中,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除了务工经商人口,还包括随迁家属、城郊失地农民及因教育、婚嫁及其他原因进入城镇的人口;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的人口除了务工经商人员还包括其他途径进入城镇就业和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1]狭义上来看,指的是本地地域范围内的农村户籍人口迁出农村、进入城镇且从事非农产业。自从中央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学术界的研究焦点仍然集中在外来农民工身上。而且农民工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相对于城郊失地农民及本地农民而言,市民化难度更大,所以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外来农民工。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给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下了一个定义:农业转移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实现地域空间转移及职业发生转变,从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并且在城镇永久居住生活,与城镇居民一样平等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及社会权利的过程[2],如图1所示。
图1 农业转移人口转移过程
2.移民同化理论。
移民同化理论是由芝加哥派学者罗伯特·E·帕克提出的。[3]帕克及其同事对城市外来移民能否融入城市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从实用角度考虑问题,采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社会现象,把移民和移民融入社会生活作为研究点,解决社会问题。移民同化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相遇、竞争、适应以及同化。罗伯特·E·帕克的移民同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视角,其中移民融入城市的四个阶段帮助我们明晰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过程。帕克的移民同化理论四个阶段特征如下:
相遇:大量移民挤入城市,给城市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扰乱,使城市生活表现出无序状态。移民进入城市后,能够接触到新的文化和经济模式。但是,移民从乡村移入城市的同时,扰乱了城市生活。帕克指出该阶段是移民同化过程中初级的、基本的阶段。这个阶段城市居民和移民之间没有接触,这种关系具有普遍性,构成了竞争、适应以及同化的前提条件。
竞争:规模庞大的移民进入城市给城市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与城市居民对抗竞争的局面。帕克发现,当不同的人群相互接触时,矛盾不可避免就会发生。乡村移民进入城市后,他们内心强烈希望留在城市并且能够融入城市生活,会与城市居民发生资源挤占效应。城市居民当然不愿意与外来人口分享各种资源,两个群体之间的对抗愈演愈烈。
适应:帕克及其学生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及调查研究发现,移民与城市居民发生矛盾时不会返乡,而是自觉地开始适应这种生活。在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为了避免发生冲突、保护个人安全以及控制敌对情绪而组织起来,朝着同化的方向发展。
同化:帕克总结得出结论,该阶段移民和城市居民群体之间的差别消失了,他们之间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念,彼此接受各自的不同。结果正如帕克所言:“在相互作用和融合过程中,彼此接受他人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念,分享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经验,最终融合到共同认可的文化中。”
帕克的移民同化理论贡献最大的地方就是强调个体在同化过程中的传播作用。他指出,在相遇、竞争、适应以及同化过程中,处处伴随着个体和其他群体之间的接触、交流,这为移民同化提供了助推器的作用。
(二)基于移民同化理论视角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分析
帕克的移民同化过程,同样适用于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相遇、竞争、适应以及同化(市民化),且后一个阶段的推进都是一种进步。
1.相遇
图2 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相遇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政策以来,农业转移人口以家庭为单位迁入城市生活就业,其中农业转移人口主体部分仍然是农民工(见表1)。
表1 农民工规模 单位:万人
农业转移人口迁移模式的改变引发了各种问题,且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模式类似于移民。家庭式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迁入城市生活的时间更长,而且越趋于稳定。家庭式转移对我国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很明显,而且家庭式转移意愿较高且增长速度快,能提高城镇化质量。农业转移人口迁入城市时是最初级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二者之间没有接触,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同时这也是其他阶段开始的基础,推进了其他阶段的发生。相遇之后就是竞争期。
2.竞争
图3 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展开竞争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平衡。因为相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城市资源是有限的,土地、水资源、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供给能力也不是无限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的行业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行业分布 单位:%、百分点
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就业,面对新环境,在新环境中谋生存。该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城市资源、生活空间以及政治权利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展开竞争,引发各种冲突,且这种竞争如今体现得更加激烈,与农业转移人口规模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4]竞争阶段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的冲突进一步加深,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更加困难。
3.适应
图4 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相互适应
这一阶段具有不稳定特性,当然,这是一种正常的人口流动产生的社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被迫改变,并且要努力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在适应阶段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且各种关系有对立统一特征,对立体现在城市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认同方面;统一则表现在他们之间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他们也在接受各自的不同,他们避免各自利益的冲突,减少敌对情绪,保障各自的安全。
4.同化(市民化)
图5 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融合
经历了前期的摩擦与接触,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稳定性,尽管农业转移人口处于弱势,较低层次,但是,社会分层较严重的话,会阻碍社会同化进程,而且会延长同化期。在这个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融合为一体,无差别化,彼此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二者的长期互动会进一步加强同化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同化。[5]当然同化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即农业转移人口能够适应城市生活。
同化是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相互融合的过程,不是排斥,也没有矛盾,不存在谁消灭谁的问题,是共同朝向好的方面发展,适应城市发展规律的过程,二者之间可以包容性发展,互利互惠,是一个共同体。只有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能顺利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才能推动城乡一体化。
二、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面临的困境
(一)经济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主要是在经济人利益的驱动下做出决定的。考虑到城市就业市场广且收入多以及劳动福利丰厚,他们被这些城市优势的经济资源吸引,举家迁移进入城市。然而进入城市生活后,收入低和支出大成为农业转移人口最大的障碍(见表3)。
表3 分行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及增幅 单位:%、百分点
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农业资源人口只能进入低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相应地,职业决定了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城市生活昂贵的成本更是农业转移人口面临的一大困境,如子女上学、医疗费用支出、生活费以及住房支出等(见表4)。虽然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大部分农民工收入有所增加,但是生活及居住各方面的巨大开支给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增加了压力。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差别化也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福利得不到保障。迫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压力,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福利待遇方面都处于尴尬境地。
(二)社会关系解构容易重构难
城乡之间天然的差异使得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生活不是那么容易。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会与城市居民争夺资源,城市居民会排斥外来人口,进一步引发社会问题。城市居民大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自利人,他们不会愿意与农业转移人口分享各种公共服务及公共物品。如城市交通设施、公园休闲地以及电影院等公共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会给城市居民带来资源挤占的效应。如就业方面,农村劳动力本身不怕吃苦,他们愿意从事脏活累活,这些都是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工作,而且农村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和符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城市居民的就业空间,会挤压城市居民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农民工大部分素质比较低,犯罪率相对较高,会给城市居民公共场所和生活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导致城市社会不稳定。
(三)公民权利分配不平等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在政治生活融入上也面临着困难。农业转移人口未流出当地时享受公民应有的各项政治权利,但进入城市生活后,参与政治活动,诸如政党、选举,参加工会等都受到限制,有时正常合法权利都得不到满足。虽然相关制度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这种平等被附着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上就失去效力,且随着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而发生弱化。这种权利分配的不公平不仅使得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不到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而且正常的公民权利及利益诉求都无法表达。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群体具有的边缘性特征,导致他们参与农村及城市政治生活的情况不乐观。
(四)城乡文化差异形成“文化区隔”
农业转移人口从心理上非常希望融入城市生活,但是迫于文化认同的不同,阻断了与城市居民交流的机会,使自己落入了边缘人的境地,由此导致农业转移人口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感,干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不敢自己做主,抑制自己的天性,做出违背内心想法的决定。处于这种弱势地位会引发各种问题,如反社会的倾向,使得社会不稳定。表5描述了农业转移人口的整个文化程度,教育是造成城乡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表4 外出农民工月均消费和支出
表5 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 单位:%
城乡之间的差异,导致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后,存在各方面转换的困境。他们与城市群体在文化交流上形成区隔,其生活习惯、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都与城市主流文化难以接轨。[6]长期如此会造成农业转移人口不愿与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交流,进而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主流文化靠拢,从文化层面融入城市生活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心理,文化上可能造成代际遗传,使得社会不安伴随整个市民化过程。尤其是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因为农业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使得他们很难被同化。城乡文化差异大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之间缺失文化认同,他们之间缺乏文化层面的交流,没有亲近感,即存在社会距离。
三、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对策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高度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能够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被同化为城市市民。帕克认为,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阶段有相遇、竞争、适应以及同化(市民化)。冲突化解以及适应城市生活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环节,在整个过程中,经历了相互排斥、敌对转向适应,相互包容、融合的城乡关系。[8]在同化阶段,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城市居民和农业转移人口等主体共同发挥作用,顺利推进市民化进程。
(一)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着制度障碍,这种制度障碍的根源就是利益分配不当。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制度不公平,如城乡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其责任是维护制度公正和社会公平。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政府既是制度创新的供给者又是实施者。[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通过制度供给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在农业转移人口制度创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又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本职所在。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采取的是偏重城市的经济发展路线,这使得城乡之间出现了鸿沟,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如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生活就业,实现了地域和产业的转移,但和城市居民相比,他们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农业转移人口被边缘化,处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边缘地带。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首先是地域空间的转移,由农村转向城市;其次是产业的转移,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最终实现身份的转移,即农业人口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只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充分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反之,这样的市民化也只是“半市民化”。
(二)建立社会组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相互融合的社会组织。城市里面的生活模式就是竞争稀缺的城市资源,如空间、土地、工作、住房以及有限的公共服务等,个体要在城市中生活必须展开竞争,农业转移人口要想在城市中占得一席之位,必须展开竞争,寻求能够独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接触互动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这一弱势群体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已被边缘化,这种边缘化是适应期和同化期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个阶段虽然给农业转移人口带来许多不便,倍受煎熬,但这也是通往市民化道路的有利结合点。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逐渐转变其身份以及文化观念,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留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的特征,且这一特征是有利于同化的。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形成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有利的,它使得城市生活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状态。
(三)构建多元包容性社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双向融合
要构建多元、包容性的社会文化。因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会带着自己的农村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方向单一性,只有农业转移人口自身能够适应,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的侵入。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城乡文化间的交流要突出主动性,农业转移人口不仅要主动与城市居民交流,城市居民也应该主动和农业转移人口交流,且在二者交流的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9]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双向融合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城市居民以及农业转移人口的共同作用,在他们之间形成共治的网络体系,同时采取宣传教育等模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与社会的交流互动。有效的个体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同化过程起到促进作用,因为从排斥到冲突,适应到同化,每一个时期都伴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的接触,包括文化交流、人际交流以及群体交流。在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二者相得益彰,互相吸收好的方面,分享情感、生活态度,凝结出一种共同的文化。
(四)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农村劳动力迁移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那些自身条件优秀、有专业特长的劳动力自然会进入城镇就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而且在家庭生活中肯定会选择人力资本禀赋较高者迁移,这是保障家庭收入最大化的理性决策。随着人力资本持续不断地迁移,农村或迁出地的人力资本流失严重,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导致经济收入放缓。相反迁入地的人力资本积累较多,经济收入稳定,会继续吸引劳动力发生迁移,最终致使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拉大。如果不注重农村教育,农村人力资本存储量将趋于零。[10]因此,应该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的培训,而且培训主体应该多元化,不仅是企业,更需要国家和转移者个人积极配合,集合各自的优势,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不断扩大利益区间,以此来达到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结论
农业转移人口面临的城市融入困境要得到及时的化解,要使农业转移家庭成员稳定融入城市。在城市有工作、生活有保障、就业有市场、子女教育有支撑、文化生活有水平。这些目标的实现要靠政府、社会组织、城市居民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共同努力。只有各个主体间共同发力,形成融入城市的合力,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融入城市,真正同化为城市市民。
[1]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4-54.
[2]冯奎.中国城镇化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22-23.
[3]罗伯特·E·帕克.关于移民问题的传播研究[J].东南传播,2012(6):23-24.
[4]郭玲.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困境及突破[J].改革与战略,2015(9):67-68.
[5]续伊特.城市群建设中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化路径探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6(7):88-89.
[6]曹雁翎.基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协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复合治理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2016(8):19-20.
[7]王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分类研究[J].理论探索,2016(9):5-6.
[8]金三林.十三五时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省内就近市民化的路径和建议[J].经济纵横,2015(11):13-14.
[9]张欣.黑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10]吕伟,谢佳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新认知与理论思辨[J].财经问题研究,2015(10):6-7.
(编辑:程俐萍)
Research on the popul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in immigrant assimilation horizon
Xie Junzhan1,Ma Xiaoli2
(1.InstituteofPublicAdministration,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2.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The new urbanization policies are favorable for farmers to transfer and the variation of transfer modes from "individual transfer" to the "family transfer". However, the consequent problems are what people are mainly concerned. Rural population has to face such a hard situation of disaffected economic interests, strange social relation, unpromised citizenship right 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for the government,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emigrants themselves to work together to perfect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establishf social organizations, build multivariate inclusive society as well a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igrants in order to realize "assimilation" and smooth integration.
Agricultural transfer of population;City part;Assimilation
2016-11-08
谢军占(1960-),男(汉),陕西凤翔人,研究员,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
C916
A
1671-816X(2017)02-0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