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与外周动脉弹性及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17-02-11杨占清王立坤王义成武雪亮
杨占清,秦 亮,王立坤,王义成,武雪亮
脑梗死病人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与外周动脉弹性及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杨占清1,秦 亮2,王立坤3,王义成3,武雪亮3
目的 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与颈动脉弹性指标及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病人100例、腔隙性脑梗死(LACI)病人100例和健康人群100名,检测其血清ox-LDL、hs-CRP和MMP-3水平,同时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检测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测量肱动脉的内径变化率(NMD),将NMD<4%定义为血管舒张功能(EID)受损。结果 正常组、LACI组、ACI组血清ox-LDL、hs-CRP、MMP-3依次增高,Ep、β、AI、PWVβ值、EID受损率依次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与β、PWVβ、EID受损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脑梗死病人血清ox-LDL、hs-CRP和MMP-3与颈动脉β、PWVβ有明显相关性,且与EID的一致性较好,三者均是早期发现外周动脉弹性和舒张功能病变的敏感指标。
脑梗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3;外周动脉弹性;舒张功能
国内外多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1]。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及慢性炎症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过程[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平滑肌反应性增生和斑块形成,促进血栓积聚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演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系统炎症的敏感性标志物,其水平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不稳定的危险信号[4]。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系基质溶解素,在炎性介质等病理因素诱导下,可过度降解细胞外基质及脂质内的胶原蛋白含量、加剧斑块不稳定性,从而促进脑梗死的发生[5]。
目前,已证实ox-LDL、hs-CRP和MMP-3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演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动脉弹性功能及血管舒张功能(EID)的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事件,三者能否预测脑梗死病人的动脉弹性和舒张功能,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脑梗死病人血清ox-LDL、hs-CRP和MMP-3水平及动脉弹性指标和舒张功能,进一步评价血清ox-LDL、hs-CRP和MMP-3在早期预测动脉弹性和舒张功能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河北省康保县中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200例,符合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ACI)病人100例(LACI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病人100例(AC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100名为正常组。
入选标准:符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头颅CT 和(或)MRI 显示与相应临床症状、体征相符的梗死灶。
排除标准:出血性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病人;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或痴呆病人。
1.2 仪器与方法
1.2.1 颈动脉弹性指标的测量[6]采用ALOKA公司生产的SSD-α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13 MHz。受试者取平卧位,取颈总动脉窦部下缘下方2.0 cm处,将取样与血管壁垂直并置于血管外中膜处,启动ET功能,连续获取12个以上心动周期的颈总动脉内径变化曲线,选择8个~10个心动周期的满意图像输入e-DMS,即刻进行分析并存储数据。依次获取左、右侧颈总动脉的图像资料。所有数据均测3次取平均值,再计算左、右两侧颈动脉的平均值。计算动脉硬化的相关参数[1-2]: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Ps-Pd)/[(Ds-Dd)/Dd];僵硬度(β)=In(Ps/Pd)/[(Ds-Dd)/Dd];顺应性(AC)=π(Ds2-Dd2)/[4(Ps-Pd)];增大指数(AI)=ΔP/P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βPd/2ρ)1/2。其中,Ps为收缩压,Pd为舒张压,Ds为收缩期血管内径,Dd为舒张期血管内径,ΔP为收缩期脉搏波最高点与外向脉搏波和反向折返波重合位置之间的差值;PP为整个脉搏波的振幅。
1.2.2 EID检测[7]嘱受试者平卧位,将上肢外展15°,将探头置于肘关节上2 cm~3 cm处,在肱动脉长轴处测量舒张末期右肱动脉的基础内径(D0),然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于5 min后在相同位置测量服药后舒张末期右肱动脉内径(D1),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以肱动脉舒张变化率评价外周EID,EID=(D1-D0)/D0×100%,EID<4%定义为舒张功能受损。
1.2.3 其他指标测量 所有受检者均测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空腹血糖(FP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
2 结 果
2.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正常组、LACI组、ACI组血清ox-LDL、MMP-3和hs-CRP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TC、TG、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各组颈动脉弹性指标比较 LACI组与健康组比较,Ep、β、AI、PWVβ、EID受损率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与LACI组比较,Ep、β、AI、PWVβ、EID受损率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组别nEpβACAIPWVβEID受损率(%)正常组100118.40±16.3910.32±1.720.67±0.0513.60±7.366.96±0.850LACI组100149.06±54.271)13.60±2.841)0.56±0.031)17.94±8.371)8.35±1.471)41.11(37/90)1)ACI组100 175.97±64.851)2) 15.85±3.621)2) 0.45±0.061)2) 23.58±7.481)2) 9.36±2.251)2) 74.55(82/110)1)2) 与正常组比较,1)P<0.01;与LACI组比较,2)P<0.01。
2.3 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病人血清ox-LDL水平与β、PWVβ、EID受损率呈正相关关系(r=0.346,P<0.01;r=0.305,P<0.01;r=0.642,P<0.01);血清hs-CRP水平与β、PWVβ、EID受损率呈正相关关系(r=0.686,P<0.01;r=0.835,P<0.01;r=0.651,P<0.01);MMP-3水平与β、PWVβ、EID受损率亦呈正相关关系(r=0.664,P<0.01;r=0.712,P<0.01;r=0.608,P<0.01)。详见表3。
表3 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与动脉弹性指标和EID受损相关性分析
2.4 脑梗死病人中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病人中血清ox-LDL与MMP-3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9,P=0.000),ox-LDL与hs-CRP水平、hs-CRP与MMP-3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45,P=0.000;r=0.469,P=0.000)。
3 讨 论
血管壁弹性和舒张功能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早期事件,在血管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前已出现,因此监测血管弹性和舒张功能在预防心脑血管危险事件有重要价值。
ox-LDL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脂质氧化而形成,通过与巨噬细胞结合形成大量泡沫细胞,使脂质沉积,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并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诱导单核细胞及LDL迁移到血管内膜下,加速脂质条纹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ox-LDL通过与血小板表面黏附的脂质蛋白特异性结合,激活血小板,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最终导致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8]。MMP-3系Zn2+依赖性内肽酶,在细胞外基质降解和修复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组织中,MMP-3含量较低且受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的抑制;而在病理条件下,MMP-3含量明显增高,并激活MMP-3、MMP-8等酶类,协同降解大量细胞外基质,削弱纤维帽结构,加剧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降低血管弹性度[9]。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较C反应蛋白(CRP)更为灵敏。血浆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病变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hs-CRP可结合受损的内皮细胞产生IL-1、IL-6等炎性因子,进一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hs-CRP能结合相应的补体复合物,并激活补体,进而摄取LDL,同时能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表达及其活性,导致纤溶系统失活,引起血栓形成[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ox-LDL、hs-CRP和MMP-3水平在正常组、LACI组、ACI组中依次增高,且三者呈明显的正相关,表明三者协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这与蔡韵等[1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研究显示,血清ox-LDL、hs-CRP和MMP-3水平与颈动脉β、PWVβ、EID受损率呈正相关关系,提示三者在血管壁弹性功能减退、舒张功能受损或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脑梗死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弹性和舒张功能减退,血清ox-LDL、hs-CRP和MMP-3水平均可反映血管的早期病变,通过检测其水平对早期筛查动脉疾病,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刘洪娟,刘运海,徐平,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与神经病学杂志,2015,22(2):117-179.
[2] 王琳,李英毅,胡鹏飞,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31):4928-4929.
[3] 罗甜甜,田迪,刘挺榕,等.动脉粥样硬化生物标志物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4,35(1):144-147.
[4] 张敏,李卫征.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悦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92-2294.
[5] 解学军,李东芳,李光来,等.基质金属蛋白酶-3、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脑梗死的关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16(3):177-180.
[6] 王立坤,姚海英,武雪亮,等.血清抵抗素与吸烟者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6):802-804.
[7] Lunder A,Janic M,Habjan S,et al.Subtherapeutic lowdose fluvastatin improves functional and morphlolgical arterial wall properties in apparently healthy middle-aged males-a pilot study[J].Atherosclerosis,2011,215(2):446-451.
[8] Hobson EV,Craven I,Blank SC.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a truly treatable neurologic illness[J].Perit Dial Int,2012,32(10):590-594.
[9] Gatla N,Annapureddy N,Sequeira W,et al.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J Clin Rheumatol,2013,19(5):334-340.
[10] 梁潇潇,刘学文.急性脑梗死与CysC及hs-CRP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3):168-171.
[11] Voils SA,Cooper-DeHoff RM.Association between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subjects completing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2009-10[J].Diabetes Metab Syndr,2014,8(2):88-90.
[12] 蔡韵,陈怀红,段炜,等.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栓前体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6):4377-4379.
(本文编辑郭怀印)
河北省卫计委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No.20160367)
1.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中医院(河北康保076650);2.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医院; 3.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义成,E-mail:wxlwlk@163.com
R743 R255.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2.035
1672-1349(2017)02-0232-03
2016-06-12)
引用信息:杨占清,秦亮,王立坤,等.脑梗死病人血清ox-LDL、hs-CRP、MMP-3水平与外周动脉弹性及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