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2017-02-10周凯月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周凯月

摘要:《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新课导入“领略艺术之美”、探究活动“青花瓷背后的故事”、“历史长河中的陶瓷文化”和“科技陶瓷”四大环节。在合作学习中,探究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学会在文化创新中克服错误的倾向。该教学设计力图体现课程资源的整合性、传统文化的体验性和综合问题的探究性。

关键词: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文化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56-02

一、设计思路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从周杰伦的《青花瓷》MV入手,探究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进而引入“历史长河中的陶瓷文化”,在对我国陶瓷的今昔对比中探究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学生对于“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判断。然后,从中西结合的“科技陶瓷”入手,探究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学生对于“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判断。在教学资源上,本节课力求在视频与图片间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之美,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文化作品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通过欣赏我国经典的陶瓷工艺品,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通过了解我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2.教学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领略艺术之美”。师:2016年6月5日,HITO流行音乐奖颁奖典礼在台北小巨蛋举行,周杰伦捧得三个重要奖项,压轴献唱《青花瓷》,引起了又一轮的青花瓷“热”。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周杰伦的《青花瓷》。[播放视频]周杰伦《青花瓷》MV。师:“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写的多美啊!“青花瓷”作为一首歌曲,是我国曲艺文化的精华;“青花瓷”作为一种瓷器,是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经典。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青花瓷”,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设计意图】以周杰伦的《青花瓷》MV导入新课,一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将其带入传统陶瓷艺术体验的“情境”;二是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听觉上感受曲艺经典之美,在视觉上体验传统陶瓷的艺术之美。

2.探究活动一:“青花瓷背后的故事”。[资料一]《青花瓷》作为一首歌曲,其创作经历了复杂的过程。方文山回忆,创作《青花瓷》这首作品前,他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朋友的谈论聊天、与古董的近距离接触中,激发了自己以传世中华艺术品作为歌名的动机。随后,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古籍,从宋徽宗、李煜等的诗词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并深入歌词中故事的发生地——江南,进行考察走访,搜集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特征等,最终才写出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么唯美的歌词。师:歌曲《青花瓷》在创作之初,大家对周杰伦的作品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该创作来源于作者的灵感凸现,主要靠的是作者的聪明才智。同学们对这种观点是怎么看待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青花瓷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众说纷纭中学会通过资料分析,提炼出主旨思想,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实质。基于本节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文化创新不是“灵光突现”的,其根本途径就在于社会实践。

3.探究活动二:“历史长河中的陶瓷文化”。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途径,那么要实现文化创新,有没有什么具体途径可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历史长河中的陶瓷文化”,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陶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播放视频]视频播放:“历史长河中的陶瓷文化”。视频主要展示了夏朝以前甘肃马家窑陶瓷、唐三彩、元代景德镇陶瓷、现代艺术陶瓷等。视频结束后,将全班同学分为A组和B组两大组,A组同学讨论交流古代陶瓷和现代陶瓷的相同点,B组同学讨论交流古代陶瓷和现代陶瓷的不同点。[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A组同学代表分享。(此时学生可能会提到陶瓷的材质、器形、图案等方面的相同点,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书写副板书)师:我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是现在的陶瓷和古代陶瓷依然有很多的相同点,如同学们所说的,材质、器形、图案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生:略(学生可能从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去除传统陶瓷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角度发言)。教师总结。B组同学代表分享。(此时学生可能会从陶瓷的质地、色彩、加工工艺等角度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书写副板书)师:现代陶瓷与古代陶瓷又有众多的不同之处,现代陶瓷质地更为细腻、色彩更为丰富、加工工艺更为现代化,其原因是什么?生:略(学生发言可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方面回答)。教师总结。[资料引申]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上,应尤其重视“退陈出新”,此时,可以增加彭丽媛的青花长裙图片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陶瓷文化的创新。[我来判一判]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因此我们要全盘吸收;还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因此我们要全盘否定。你支持哪方的观点,请阐述理由。学生发言。教师在学生讨论、辩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文化创新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还必须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的倾向。【设计意图】通过“历史长河中的陶瓷文化”的视频,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陶瓷文化之美,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我国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的异同点,进而掌握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结构做出简单调整,在此部分引入“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的判断,承接本部分知识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4.探究活动三:“科技陶瓷”。视频展示:我国传统陶瓷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相互结合,发明创造出高科技的陶瓷制品。[小组探究]该高科技陶瓷制品得以发明,有哪些重要原因。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科技陶瓷结合了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基本材质和加工工艺,融合了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科技陶瓷得以诞生,是我国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的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借鉴和融合,我们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板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来判一判]有的人认为,西方文化正在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意识形态渗透,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西方文化;有的人认为,西方社会生产力发达,社会进步,我们应该放弃传统文化,“火力全开”学习西方。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第一种观点是一味地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把传统文化注入到时代精神中;还应该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第二种观点是一味地推崇外来文化而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应该继承传统,不能脱离传统谈创新,这是我们创新的根基;还应该在吸取外来文化的时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设计意图】通过中西方文化融合“科技陶瓷”的视频展示,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文化创新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并通过小组讨论,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进行讨论判断,在小组合作交流探讨中让学生“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5.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PPT的小结,回顾知识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课以我国的传统陶瓷文化为主线,力图通过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文化体验”,在“体验”中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The Teaching Design—"Wa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ZHOU Kai-yu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00,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design—"Wa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mainly includes four links like lead-in part:"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art",exploring activity: "the story behind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the ceramic culture during the long histor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ramics". In cooperative learning,to explore the fundamental way of cultural innovation:social practice,the basic way:"inherit tradition and improve innovation" and "to learn widely from others while facing the world", and learn to conquer erroneous tendency in cultural innovation. The teaching design is to reflect the integrative and experiential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 and how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Way of Cultural Innovation";the teaching design;cultural experience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