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提高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研究

2017-02-10喻永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新媒体高校

喻永光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不少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业和身心健康,这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试图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制定相关措施,通过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纪律督导等方式,各个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学风建设。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17-02

大学是学生个性塑造和心理定型的关键时期,是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但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电脑、手机使用的普及,部分同学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这不仅会影响到自己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形成沟通障碍,加深孤独感;而且,过分沉迷网络还会荒废学业,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也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学风建设都具有负面效应。

一、高校本、硕士生厌学现象的分析

笔者通过制定本科生和研究生关于厌学原因的调查问卷,随机选取200名本科生,100名研究生,根据调查结果,把厌学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2.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失落;

3.经济或情感的困惑;

4.就业难的迷茫;

5.自身懒散;

6.沉迷于某项事物不能自拔;

7.与导师关系不和谐(研究生)。

通过以上信息不难看出,本科生和研究生厌学的原因分为多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同学越来越多,因此,学风建设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我们应该联合多部门形成合力,构筑全方位推进学风建设的新模式。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高校学风建设受到新媒体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学生使用网络新媒体的时间过度。网络新媒体为学生快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便捷地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如网上购物、电视电影、社交等娱乐项目,部分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手机QQ聊天交友、刷微博、玩微信以及电脑娱乐中,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有些男生整日沉溺于组团打网络游戏,通宵达旦,直接影响学习,且不利于身心健康[1]。调查研究发现,成绩较好的同学,往往是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而成绩较差的同学,则被网络所左右,甚至不能自拔。

2.网络新媒体监管薄弱,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与传统的媒介相比,由于网络新媒体每天的更新量较大,给政府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网络新媒体在传递积极健康信息的同时,反动、色情、暴力、低俗娱乐等社会消极信息也随之而来,这不仅让大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很容易让一些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从而出现旷课、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等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三观”都处于形成阶段,是非观念薄弱,网络宣扬的绝对自由、拜金思想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进而影响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2]。

3.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较大冲击。传统课堂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之间是互动学习的关系。比如传统课堂中,老师进行板书,学生记笔记,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让学生在上课期间保持一定的专注度。但在手机进入大学课堂以后,由于智能手机均具有拍照功能,绝大多数同学便不再进行记笔记,而是采取拍照留存的方式,同时对于老师课堂的提问,不少同学直接求助于新媒体,如此一来,同学们不能独立地进行思考,这对教学效果、学生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3]。

三、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应用路径

1.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确立人生规划和学业目标。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应尽早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学业目标,并在大学期间不断补充、完善和调整,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首先应在新生进校的入学教育中合理引导,让学生明白大学期间学习的重要性,提前告诫同学们拒绝网络诱惑,做好人生规划。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老师应利用大学报到的机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询问学生是否有中学阶段沉迷网络的恶习,如果有就要给予重点关注;并且还可以利用为新生进行心理筛查的契机,对发现网络成瘾的同学加以关注,多与之交流,甚至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多种学习形式的平台。高校图书馆不仅藏书丰富,而且一般都拥有庞大的数据库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获取知识,这种能力的获取,也是将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在学风建设中,还可以联系任课老师根据所教学科建立固定的论坛或者贴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开发微信公众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学习模式,如国家教学名师、南京大学教授左玉辉使用“微信点名”功能,要求学生使用微信平台,通过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的方式来签到,学生可通过微信平台随堂交作业,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另外,作为教师要改变以直接灌输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通过课堂讨论、专题演讲等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师参与其中,而且又能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氛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014年1月22日,共青团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高校可以“三走”活动为契机,着力引导同学们走下网络,开展体育锻炼。同时,大学生普遍具有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学生的兴趣从网络游戏中转移到有意义的学生活动中。如网页设计大赛、PPT制作大赛、读书会、PS大赛、编程大赛等活动,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观念,增长其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促进学风建设。

4.“四位一体”联动,严格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如今寝室里几乎人手一部电脑和智能手机,加之家长不在身边,老师也不能24小时进行监督、约束,而大学生们自控能力薄弱,久而久之,不少同学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据调查,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多达3小时,通宵上网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对学生上网最集中的时间段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合理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如学校可以在晚上十一点进行断电断网,甚至采取技术措施,屏蔽网络信号。这样既控制了学生无限制的上网,又可以督促学生进行合理休息,保证睡眠质量。其次,学校导师、辅导员、网络服务中心、宿管科应该积极配合,形成管理合力,制定相关制度,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对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及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向家长通报,尤其是在新生入校进行转型教育时,更应该严格要求,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以导师制和本科生创新计划为抓手,着力开展以科研反哺教学。近年来,不少高校陆续推出导师制,即为每名同学配备一名学业导师,学生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并且鼓励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参与到导师的项目研究中去。同时,各高校为筹备“挑战杯”全国科技作品大赛,纷纷开展了本科生创新计划,即依照本人的兴趣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导师或研究生要给予本科生一些理论或实践的指导。从这两年的开展情况来看,学业导师制和本科生创新计划的推出,有利于同学们走下网络,走进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这不但培养了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对理论课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赵丁丁.关于研究生“厌学”现象的解析及调试.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03):10-11.

[2]蒋豪.新媒体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路径研究.大学文化,2015,(4).

[3]吴言军.新媒体时代高校学风建设探讨——以大学课堂“低头族”为研究对象.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12).

[4]南大上课玩“微信点名”,规定时间里不用微信答题算没签到[N].扬子晚报,2014-10-30.

Improve the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Media Strategy Research

YU Yong-gua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Zhenjiang,Jiangsu 212003,China)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new media technology,many university students,graduate students to get bogged down,serious impact on the academic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ir own,which has become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uthor will try to combined with psychology,pedagogy,management related knowledge formulated relevant measures,through education and guidance,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cademic guidance and discipline supervision,coordination of various departments,condominium,jointly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yle of study.

Key words:new media;university study;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新媒体高校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