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生成的教学内容举隅
2017-02-08陈丹
【摘 要】语文教学的生成越来越成为课堂的期待,而教学中师生积极思维后产生的问题无疑是课堂生成与创造的起点。教学过程中,对开放性问题、即时追问以及横炮式问题等的引导、运用,为语文教学的生成创造开辟了路径。
【关键词】课堂生成;开放性问题;即时追问;横炮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25-03
【作者简介】陈丹,江苏省常熟市教研室(江苏常熟,215500)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目前,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讨论方兴未艾,其中有许多维度,包括作者本位与文本本位,文章学角度与阐释学角度,价值标尺、确定路径、开发原则、学理依据,选材结构、语体特征等等,这也正体现了问题本身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从笔者自身研究与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于学生问题,积极把握教学时机,长善救失、合作共生,在对话中与学生共同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帮助他们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
一、以开放性问题激活思维
“有什么感受,或者疑问?”这样组织起交流,事实上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借此把握学生对文本的感受领悟情况,并以此为基点组织下面的活动。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故乡》一课时,布置自读,唯一要求就是提出问题,有学生最多提了20多个问题。钱老师将所有学生的问题分成七类,纲举目张,进行了文本解读。过程中智慧“退位”,引而不发,咬文嚼字,水到渠成。时隔多年,《故乡》的教学仍可作为小说教学的范例。[1]
所谓开放性问题,主要是问题要具有张力,也就是在学生“普遍的接受性阅读”过程中能提醒、激发他们对初阅读的体验、疑惑,形成对阅读的自我追问;同时,开放性的问题必然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能对所有进入学习场域中的学生都能产生作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产生内容生成的有效方式。
有一次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时,当学生充分地讨论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特性,对于“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存在,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理解之后,笔者请学生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疑问,有小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为什么文题要叫《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疑问马上得到了其他组的呼应:“是先有水,再有泪的。”“这个‘换字也用得不好。”突如其来的问题,挑战了教材文本和传统权威,如何恰当处理很有难度,但也正是研讨的价值所在。于是笔者积极肯定鼓励,并请小组围绕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结合文本内容再进行讨论分析,言必有据,确定文题是否为最佳,能否有更佳。学生模糊的问题,有了语言的支点,思维碰撞就来得更加激烈,在讨论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看客的愚昧、冷漠,爱斯梅拉达的纯洁、善良,以及伽西莫多由愤怒仇恨到自责感激的心理变化历程,对文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一点眼泪与一滴水》《一滴眼泪报一滴水》《一滴水,一滴眼泪》《一滴水唤一滴泪》等等,几乎每个小组都有了讨论出来的新题目,也都有了自己的对应阐释,特别是最后一个题目,改换语序与关键字偏旁,意义完全不同,赢得了大家的肯定。
课后查阅了相关材料,也请学生再去看原著,找材料,大家一起再交流,知晓了原来译本中就有这样的标题,也知道了有人对此提出过质疑,同时还有别的译法,如《一滴眼泪报一滴水》《一滴水,一滴泪》[2],跟我们的课堂讨论成果有的基本相同,有的接近,大家很受鼓舞,对《一滴水唤一滴泪》的标题也更为自得。这样的问题发现和解决首先是基于教师开放性的问题,它给学生的是自主的可能,也带给师生未预约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二、即时追问促进共创生成
在一次《亡人逸事》的展示课上,通过共同揣摩,师生即时设问,循着语言的路径,体味作者的低回含蓄,浓情淡出,别一种抒情的境界。如在“缘定”一段:
师:刚给过大家一个时间,1970年4月,他们是多少年的夫妻?
生:四十年。
师:这篇文章是妻子去世就写的么?
生:不是,1982年。
师:所以说了隔得那么久,多久?
生:十二年。(杂)不对,五十二年。
师:对,半个多世纪。记得这么清楚,是谁记得这么清楚?
生:作者。
师:写得如在眼前。就这样?作者的记忆犹新?(静默)
师:再读进去,不要忽略,这个场景发生的地点,揣摩语言,注意细节。
生:妻子。
师:是亡妻。为什么?
生:妻子家,梢门洞。
师:妻子家的梢门洞里,这样一桩亲事,这么三言两语。我们也就知道了,先有妻子的念念不忘,然后有作者的记忆犹新。
在这样的问答之间,会不时产生临时的设问,由此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除上例外,又如,由于学生将“盯了我一眼,又从板凳上跳下来,钻进一辆轿车。”中的“盯”误读为“瞪”,及时启发学生讨论比较“盯”与“瞪”的不同,学生更补充出了“看”“瞟”“瞥”等不同的动词,通过讨论比较,大家品味它们的不同表意内涵和体现出的人物性格,揣摩“盯”字背后的情味和内蕴,把握人物好奇、羞涩、自重的心理特征,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3]
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发现了作品的意蕴,获得了新的阅读体验。这思考和探究甚至延伸到了课外的交流:“老师,很奇怪,为什么我读不到爱情?”于是教师推荐他们课外又进行了《书衣文录》《晚年孙犁研究》以及“大家小集”系列中的《孙犁集》等相关阅读,以期帮助他们在更广的视野中对这个问题有所体悟。
当师生共同走进语境,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围绕言语、细节、情境、人物等“语文材料”的疑问会接踵而至,而由教师带动起来的“追问”,势必让一个个“语文材料”走进学生心里,通过追问的刺激而更加清晰并鲜活生动起来,成为语文学习再创造的起点。
三、借横炮式问题长善补失
并不是学生所有的即时问题都会带来令人兴奋的共鸣与思考,课堂常常出现偏离“焦点”,甚至脱离控制轨道的问题,也就是钱梦龙老师所说的“横炮式”的问题[4],而这样的问题,看似旁逸斜出,其实也是学生个体在共同学习背景下的独立发现,如果敏锐捕捉,巧妙勾连,则会产生意外的课堂生成。
一次高一作文讲评课上,在评讲前一次的作文时,笔者投影了学生习作中引用的范仲淹“断齑画粥”的事例:那贫寒苦读的年轻人,住在僧庐,每天晚上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冻后,取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二块,下饭菜就是切的几根咸菜。
“为什么还要划两刀?一刀岂不是更节省时间?”一个平日里调皮的男生举手提问,还有学生跟着笑起来,小小的动静里也不乏“确是这样”的声音与表情。怎样恰当处理,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将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我说了一个实践体会:“把豆腐从盒子里拿出来时,如果只简单划了几下,不容易倒出来,或者倒出了但是断开了,还留一些在盒子里,而要是你划好小块,一下子就能倒进盘子里,整齐光滑。”“这样啊!”“回去试试看。”继续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么?”大家都敛了笑容,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现场上网,查到这样一段: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宋·魏泰《东轩笔录》)
反复品读,对清寒生活的简洁描述还是使大家受到了震撼。范读、齐读,大家感受到了动词、数量词的作用,这样清晰的画面感,“虽苦而有节”。最后大家产生了共鸣。于是,脱缰的思维回到了语言文字上来。
预备要写的作文题是《记忆中的味道》,而前面“断齑画粥”的插曲使笔者临时改变了主意,在写作指导中即时增加了学习描写中动词的选择使用,并调出电脑里自己的阅读存储,让学生共同品赏《糊涂面》一文中的片段:干锅焙芝麻。热油炸花生,放蒜臼里,打成碎丁。红白萝卜切丝,热油炒了。玉米面调成糊。这些,都留着备用。然后就是烧水下面条。面条手擀的最好,煮熟面条,把炒好的红白萝卜丝倒进去,玉米面糊倒入,要不稀不稠,煮到玉米面糊喷香,倒入芝麻,花生碎,再放点香菜末,一锅美味的糊涂面就做好了。
学生都被文字中温馨的烟火气息感动了,“煮面是这样啊!”“亏他写得出来!”于是自然一起明确了:“生活里的有些细节,是要留心的人才会发现,更要用心的人才能准确地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更真实,更能够打动人。”后来,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文字:揭开盖在上面的油布,用井水里里外外地清洗一遍,石磨露出了灰青色。把事先浸泡过的黄豆拿到磨边,奶奶用一把很小的木勺子,把黄豆慢慢倒入磨中,再加一点水,然后用手缓缓地推着木柄一圈又一圈地转,一边转一边加着水和黄豆。磨盘与底座间不断摩擦,发出一声声的叹息,伴随着叹息声,乳白色的豆浆从缝隙中流出,缓缓流入凹槽,再流入等在下面的小铝锅中。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有一句经典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今天,如果我们把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更多地用来组织有条不紊的教学环节,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我们的问题只是要求学生“入吾彀中”,我们的课堂在事实上仍然是封闭的、凝滞的。幸福的生命必须是自由活泼的生命,而自由活泼的生命首先体现在思维的多向性上。因此,如何以学定教,启发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习惯,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在习得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课堂内容的动态呈现,事实上体现出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规律的把握程度。“‘导读呼唤‘导师”“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心”[5],当教师以真正合乎“道”的“技”来主导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推动课堂的所有问题都真正是基于学生的问题,课堂因为不同的学生存在而真正不同,我们才会共享不同的精彩,不断接近学科教学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钱梦龙.钱梦龙经典案例品读[M].彭尚炯编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温在权.一滴眼泪如何换一滴水?[J]中学语文,2011(07).
[3]杨斌.《亡人逸事》课堂实录及其观察[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13(03).
[4]钱梦龙.教学细节细而不小[J].江苏教育,2013(12).
[5]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