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社区理论关照下学术会议中性别身份的话语建构
——以女性学者为例
2017-02-07郭亚东
郭亚东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言语社区理论关照下学术会议中性别身份的话语建构
——以女性学者为例
郭亚东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本研究在言语社区理论观照下,从语用身份论视角分析了学术会议中女性学者的话语构建。首先,论证了学术言语社区的客观存在;其次,语料发现学术言语社区中学者话语存在共性的言语表征或交际范式,具体体现在言语内容、言语方式以及语用策略中;同时女性学者的性别身份在学术交际情境中可以通过话语流露、突显和建构,具体可从语气词使用、疑问附加句、话语方式以及副语言特征等几个方面观察。
言语社区理论;语用身份;性别;话语建构
1. 引言
学术交际语境中的身份建构问题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Hyland,2002),研究重点多在学者或二语习得者书面写作中其作者身份的突显或建构上(如徐昉,2011;杨林秀,2015)。与此同时,学术口语交际中的身份互动也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如任育新(2013)深入探讨了开题报告情境中默认专家身份不断调整以动态顺应交际需求的过程。然而不论是书面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针对性别身份的讨论尚不多见。
与学术身份研究思路一致,性别研究领域也开始主张:性别不仅具有生理意义,而且是一种社会身份,具有建构性(Kendall & Tannen,2001;Mills,2003)。进入新世纪,性别研究更是出现了“话语转向”(Discursive Turn) (Weatherall,2002:75-96)。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言语社区理论(徐大明,2004)观照下,从语用身份理论(陈新仁,2013a,2013b)视角,结合学术口头互动语料,论证学术言语社区的存在,分析学术会议中女性学者的话语实践,探究其作为学者在学术言语社区中共性的言语表征或交际范式,以及作为女性其性别身份在学术交际情境中如何流露、突显和建构,以期为学者在学术交流中的身份建构提供些许参考。
2. 言语社区理论和学术言语社区
言语社区理论可以溯源到索绪尔和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吴先泽,2013),不同学者对言语社区的概念都尝试做过界定(如Lyons,1970;Bloomfield,1980),社会语言学领域引用和认可度较高的是Gumperz的观点,他认为言语社区是 “借助共同使用的言语符号进行经常性的、规则性的交流,并依据语言使用的意义和分歧而区分群体内或群体外成员的人员集合体”(Gumperz,1985)。在此基础上,社会语言学家徐大明教授提出了言语社区的五要素,即“人口、地域、互动、认同、设施”(徐大明,2004:10-14),这五个要素的作用不均衡,其中社区的归属认同感是最重要的(王玲,2009)。五要素的提出既是对语言社区的解构和细化,也为鉴别和评判言语社区提供了具体指标。
据此,本研究首先依据言语社区五要素论证定期召开的学术会议是客观存在的言语社区,随后再分析总结参会学者在学术言语社区中共同的言语表征和交际范式。
从“人口”要素看,语言使用者是言语社区的主体,是语言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和消费者,言语社区的成员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流动性(徐大明,2004;陈颖,2014)。学术会议的参会者具备言语社区中人口要素的特点。参会的学者开发、引用并推广相应的学术概念或者话语表达范式,他们中既有定期参会、长期在一定领域开展研究的学者,也有相对边缘或流动的参会人员。
从“地域”要素看,作为具有社会性特征的地域,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各种活动的场所(徐大明,2004),是“时空性和超时空性的统一”(周明强,2007: 59-64)。学术会议一般由学会主办,有一定组织纪律性;由具体单位承办,有场所和交际空间;会前会后部分成员之间还有超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
从“互动”要素看,“互动是社会语言学家一再强调的言语社区的特点”(尹小荣等,2013: 70),言语社区作为某类人群集合体,成员之间彼此频繁交往是其特色。学术会议具有非常典型的互动特征,与会人员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会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术交流和互动,寻求观点和思想的碰撞。同时,会议组织形式本身就包含互动点评或问答环节。
从“认同”要素看,认同是一种心理归宿感,“社会语言学上的认同是指个人与各种社会建构之间的积极协调”(王玲,2009),而这种协调关系通过语言和其他指示符号表现出来(Le Page & Tabouret-Keller,1985)。就具体话语实践而言,社区成员的认同通过其言语内容、言语方式、言语习惯等语用特征体现出来。学术会议的召开有赖于参会人员对学会组织的认可和个人学术身份的认同,同时参加会议这一举动本身也是学术身份认同的行为表征,在其话语实践中,相同或相近的学术话语表达体系和交际范式是这种认同的话语实现。
从“设施”要素看,设施是言语社区里的言语知识库。依据徐大明的观点,言语社区的言语符号体系,即自然语言资源;成员认同并用于信息交换的互动语言规范,即经济语言资源; 以及具有一致性社会评价的语言结构上的变异或多语社会中的语言,即环境语言资源;都是言语社区中的设施(徐大明,2004;尹小荣等,2013)。学术会议作为言语社区其设施要素在三种语言资源上都有明显的体现:首先,学术会议使用一种或者两种(如汉语或英语)工作语言,参会人员掌握彼此的语言符号体系;其次,学术会议一般围绕特定学科或主题召开,学者之间的互动沟通的语言规范是一致的,这些规范具有行业或学科的独特性;另外,学术会议中,学科的深入发展或跨学科研究可推动话语体系的发展和创新,这是语言表达和结构上的变异。
综上所述,学术会议具备言语社区理论中的“人口”、“地域”、“互动”、“认同”和“设施”五要素特点,是典型的言语社区,其中“认同”是维系其存在和延续的关键要素,而“设施”作为言语知识库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以女性学者为例考察参会学者在学术言语社区中共性的话语实践形式,试图论证和检验的观点之一是:在学术言语社区中女性学者作为社区成员遵从社区的交际规范,话语实践呈现共性的言语表征和交际范式。
3. 语用身份论及性别身份
在身份概念从本质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转向的背景下,Tracy认为身份是在交际发生前交际者就已拥有的稳定特征,同时也是通过话语实现的、具有随着交际场合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的、情境化特征(Tracy, 2002: 17)。与此观点类似,陈新仁教授(2004, 2013a, 2013b, 2014)在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中陆续提出语用身份理论,他指出语用身份有别于交际者在进入交际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是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语用身份是特定的社会身份(个体身份、人际身份或群体身份)在语言交际语境中的实际体现、运用甚至虚构。他认为研究语用身份可从言语交际或话语角度,关注说话人或作者发出特定话语所选择的特定(一个或多个)身份,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特定话语所选择的特定身份,甚至是说话人或作者发出特定话语中所提及的特定(一个或多个)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语用身份是语用学层面的理论概念,而非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概念。语用身份可以通过话语建构或突显,同时副语言特征(如手势和表情)也可参与到语用身份的建构中。作为语境化的某种具体社会身份,语用身份是与特定话语相伴随的某一或多个社会身份。就其类别而言,主要包括主体身份(master identity),交往身份(interactional identity),个人或关系身份(personal/relational identity)(Tracy,2013;袁周敏金敏,2015),其中主体身份是社会个体特质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主体身份之一就是性别身份。
在性别身份研究领域,Eckert和McConell-Ginet在其经典著作Language and Gender中也阐释了性别身份的建构观,认为性别身份的建构体现在语音、形态、语法、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几个层面(Eckert & McConell-Ginet,2003:60-78)。而Kendall和Tannen更是提出了性别的资源观(recourse),指出“性别身份具有社会建构属性,性别与话语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性别话语既是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也是一种资源”(Kendall & Tannen,2001: 556) 。这些建构视角下关于性别身份的论述与陈新仁教授所提的语用身份理论异曲同工。
因此,综合语用身份和性别身份相关研究,结合言语社区理论观点,本研究试图检验和论证的基本假设是:学术会议言语社区中与会学者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话语实践中存在着共性的言语表征和交际范式,而性别作为一种主体身份能够在语言交际语境中得到实际体现和运用,换言之,女性学者在学术交际中既突显和建构着学者身份,又流露和表达着性别身份。
4. 研究问题和语料
4.1 研究问题
本文在言语社区理论观照下,以语用身份理论视角考察学术会议中女性的学术身份和性别身份,试图探讨和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在学术言语社区中,女性学者作为学者在话语实践中有哪些共性的言语表征和交际范式?
2) 女性学者的性别身份在学术言语社区中是否有所体现?如果有,如何流露、突显和建构?
4.2 语料
本研究通过录音、个别录像和观察收集了两次学术会议语料,既有学术汇报也有部分会场外面对面交流,一次为全国性学术会议,涉及四个会场的12名参会学者,另一次为省级学术论坛,涉及两个会场的7名学者,其中女性学者13名,男性学者6名。会议交流模式为发言人在主持人引导下依次汇报个人研究,随后接受专家和同行听众的评点、提问以及讨论。此外,会议间歇,参会学者之间会有小范围的互动,亦作为观察语料被部分收集。
5. 分析讨论
5.1 学术言语社区中共性的言语表征和交际范式
依据言语社区理论(徐大明,2004),在同一社区中语言使用者开发、利用和消费着共同的语言资源。从本研究的语料看,在学术言语社区中,参会女性学者和其他学者一样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着共同的学术语言资源,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交际范式等方面存在共性。
言语内容方面,学术会议一般是一个学科或者领域内部的交流,参会学者,尤其是同一研究方向的学者,不论男女都使用相同的术语或符合本学科范式的话语表达,如,在“第十四届全国语用学会”中参会学者频繁使用语用学领域相关术语和常用表达式,如“模因”、“全域模因”、“强势模因”和“宿主”等。此外,在同一学术会议上,不同参会者可能使用不同语种(如英语和汉语),术语表达的能指存在差异,但是其所指是相同的,因此从本质上讲言语内容是具有共性的。
言语形式方面,学术言语社区中,参会学者在汇报交流时遵从一定的模式,换言之,他们多采用程式化的汇报流程,使用程式化的汇报用语。一方面,书面演示基本都是首先展示题目,并附加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随后从提纲到研究问题和结论等;另一方面,口头汇报一般以问候开始并邀请专家或同行提出批评或建议,汇报结束时多使用谦虚甚至自贬的话语,并在最后以感谢终止。
交际范式方面,参会学者多采用恭维和自谦语用策略,抬高别人的身份和地位,降低甚至是贬低自己的身份和研究成果,以此引发互动,邀请他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如例1)所示:
例(1)女学者A:我叫XXX,是一名博士生,一年级的,这是我的一篇小论文……很不成熟,还有很多问题,敬请各位专家、前辈和同行多多批评,多提宝贵意见。
学术会议是交流观点和碰撞思想的平台,例(1)中发言人明示自己博士生身份后,强调是“一年级的”,声明自己的研究“很不成熟,还有很多问题”,进而邀请“多多批评”是明显的谦逊策略,降低己方地位,消解自己的权势;同时称呼听众“专家、前辈”,使用“敬请”较为礼貌客套的话语,是在抬高对方地位,消除对方顾虑,鼓励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5.2 学术会议中女性学者性别身份的话语建构
从本研究收集的语料看,在学术言语社区中,性别身份受到其学术身份的压制,学者更多地是遵守学术交际规范,建构学术身份。这从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交际范式或语用策略中可以体现出来,但性别身份并非是完全隐匿的,在具体交际情景中性别身份可以在话语中得到流露、突显和建构,具体可通过语气词、附加疑问句、间接话语方式和副语言特征等具体的话语实践类型观察和分析。
首先,语气词的选择和使用属于词汇层面的话语实践,在具体语境中可以突显和建构性别身份,如在例(2)中,某女性学者谈到课题申请时,在其叙述开始阶段刚刚提及某个学术现象“经常有人”,便使用语气词“哎呀”来评论并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此类交际情景中语气词的使用可以流露和突显其使用者的女性或者女性化的身份特征。
例(2)女学者B:因为经常有人,哎呀,现在认知很火!现在什么心理很火!……然后加上ERP,然后加什么就容易中,对吧,也有这样一种说法,而且我们也确实发现有这样一种趋势,我想请您做些指导。
例(3)男学者A:嗯,这个挺有意思的哈,这,已经,研究到我们微信当中了,嗯,就是,呃,我,我,注意到,你对语码转换的分类,是,方言,语体,和语域之间的。
需要说明的是,“嗯”、“呃”之类的语气词在本研究的语料中多次出现,如例(3)所示,但并非所有的语气词使用都指向女性。男女学者在学术交际中都会使用语气词,不受性别所限,但当语气词像在例(2)中被用来做评价或感叹时,往往可以突显女性或女性化的身份。
其次是附加疑问句。性别研究者(如Tannen,1994,1996;白解红,2000)发现特定的语言特征,如附加疑问句的使用和性别有着密切的关联,女性一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附加疑问句。据此,本研究将其作为一个观测点,在语料中考察女性学者学术交流时对附加疑问句的使用情况,发现在互动讨论环节中,女性学者尤其是年轻者,更倾向于使用“对吧”、“对不对”和“是不是”等附加疑问小句,如例(4)所示:
例(4)女学者C: ……因为里面有含义这一点,对吧,而你后面又……又加了一个功能,那么这里面……呃……比如通过情态动词所实施的这种言语行为,对吧,包括你说的含义,或者隐含的言语行为,应该是一种隐含的言语行为,是不是?
再次是话语方式,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方式涉及思想或情感表达的直接或间接程度、随意程度、自信程度和含蓄程度等等。在学术言语社区中,某些间接话语方式可以体现交际主体的性别身份,如例(5)中某女性学者在回答观众提问(质疑)时使用了“其实我”、“好像我没有”、“这应该也是”以及“我可能真的要”等非常间接含蓄的表达,在别人质疑和批评的时刻流露出对自己研究的不确定和不自信,甚至有几分羞涩,这是女性性别身份的自我建构;另一方面,特定情境化语言的使用可以建构对方的身份,在学术会议中,专家或同行对发言人的点评或提问的间接程度某些情境下也可以流露或突显出对方的性别身份,如例(6)中一位女性学者的研究设计变量控制不理想,问题相对较多,汇报之后,点评人(男性)首先给予了肯定和鼓励,随后在提出建议时也选择了比较间接委婉的表达,“……这块可能还需要再考虑一下”,“可能最重要的是”,而建议之后还自谦“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啊,供你参考”。考虑到点评人针对本组其他发言人点评时相对直接的特点,在此情境下的间接有鼓励的成分,但很重要的还是顾及到女性的面子和其对犀利批评的承受力。
例(5)女学者D:哦,谢谢您的提醒。其实我,就是虽然我提及的定义有二十多种(笑),然后其中有比较政府(官方)的,好像我没有提到语用学的定义,这应该也是我应该改进的地方,然后……我也可能真的要好好想一想。所以呃,您提出的问题是对我提出来的批评和指正。(笑)
例(6)男学者B:你这个研究还是很不错的,有些想法,也很有意思……你……这个自变量这一块可能还需要再考虑一下,这种相关性研究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变量……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啊,供你参考。
此外,副语言特征也可以突显和建构女性性别身份。副语言特征,如手势、微笑和面部表情等,很少单独地用来传递身份信息。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下,一些副语言特征比较明确标记相关身份,比如性别身份。在例(7)中发言人研究的核心分类部分被质疑后,捂嘴笑,并尴尬地尝试解释。捂嘴和脸红是比较女性化的羞涩的副语言特征。
例(7)女学者E:(核心分类被质疑后捂嘴笑),其实我当时也蛮纠结的。然后我在想要给它起一个。我在文章当中其实也给了一个局域和全域的定义嘛。但是,嗯,回去还要考虑一下,谢谢X老师(脸红着笑)。
综上可以看出,在学术言语社区中,女性学者遵从社区交际规范,即学术规范的同时,在某些交际情境中其性别身份可以通过具体的话语实践得到流露、突显和建构,这可从语气词使用、疑问附加句、间接话语方式以及副语言特征上观察到。
6. 结语
本研究在言语社区理论观照下,从语用身份论视角分析了学术会议中女性学者的话语实践。首先参照言语社区的五要素,即“人口、地域、互动、认同、设施”(徐大明,2004: 10-14)论证了学术言语社区的客观存在,结合语料分析发现在此言语社区中学者不论男女其话语存在共性的言语表征或交际范式,具体体现在言语内容、言语方式以及语用策略中;同时从语用身份理论视角看,女性学者的性别身份在学术交际情境中可以通过话语流露、突显和建构,具体可从语气词使用、疑问附加句、话语方式以及副语言特征等几个方面观察到。受语料所限性别身份的话语建构的分析尚不够全面,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多模态方法或引入跨文化的视角进一步探讨。
[1] Bloomfield, L. 1980. 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 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 Eckert, P. & S. McConnell-Ginet. 2003 Language and Gender [M].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3] Gumperz, J. 1985. 言语共同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 Hyland,K. 2002.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4): 1091-1112.
[5] Kendall, S & D. Tannen. 2001. Discourse and gender[A]. In D., Schiffrin D. Tannen. & E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C].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6] Le Page, B. & A. Tabouret-Keller.1985. Acts of Identity: Creolebased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Ethnicit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Lyons, J. (ed.). 1970.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C]. Harmondsworth: Penguin.
[8] Mills, S. 2003. Gender and Politenes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Tannen, D. (ed.). 1994. Gender and Discourse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Tannen, D. 1996. Researching gender-related patterns in classroom discourse[J]. TESOL Quarterly, (30): 341-344.
[11] Tracy, K. 2002.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 [M].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12] Tracy, K. 2013.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2nd ed.) [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3] Weatherall, A. 2002. Gender, Language and Discourse [M]. New York: Routledge.
[14] 白解红.2000.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5] 陈新仁.2004.论语用平衡[J].外语学刊,(6):42-47.
[16] 陈新仁.2013a.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外语研究,(4):27-32+112.
[17] 陈新仁.2013b.批评语用学视角下的社会用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8] 陈新仁.2014.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路径[J].现代外语,(5):702-710.
[19] 陈颖.2014.言语社区理论述评及研究框架构建展望[J].绥化学院学报,(11):71-74.
[20] 任育新.2013.学术建议中专家个人身份建构的顺应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6):6-10.
[21] 吴先泽.2013.言语社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社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92-94.
[22] 王玲.2009.言语社区基本要素的关系和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5):80-85.
[23] 徐大明.2004.言语社区理论[J].中国社会语言学,(1):10-14.
[24] 徐昉.2011.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身份语块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研究,(3):57-63.
[25] 杨林秀.2015.英文学术论文中的作者身份构建:言据性视角[J].外语教学,(2):21-25.
[26] 尹小荣 李学民 靳焱.2013.言语社区理论下的语言资源价值评估[J].江汉学术,(10):67-71.
[27] 袁周敏 金梅.2015.《日常谈话:身份建构与身份映现》述介[J].现代外语,(2):141-144.
[28] 周明强.2007.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9):59-64.
Discoursiv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Identity in Academic Confe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mmunity Theory: Taking Female Scholars as an Example
The present stud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mmunity Theory and Pragmatic Identity Theory, investigates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scholars’ gender identity in academic conference. It first argues for the existence of academic language community, then based on data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scholars at a conference do share some common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s and communicative patterns, which are presented in discursive content, discursive manners and pragmatic strategies. Meanwhile female scholars’ gender identity in academic situations can be revealed, salienced and constructed, which can be observed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jections, tag questions, discursive manners and some paralinguistic features.
Language Community Theory; Pragmatic Identity; gender;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H0
A
2095-4891(2017)03-0049-05
本研究系南京审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英语写作反馈话语研究:语用身份视角”(项目编号:2016JG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郭亚东,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语用学、社会语言学
通讯地址:211815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南京审计大学(江浦校区)文心楼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