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辅酶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2017-02-06冯德玲
冯德玲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辅酶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儿科治疗的55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合辅酶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K-MB、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上述血清指标降幅大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应用复合辅酶配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疗效确切,有效降低新生儿心力衰竭及死亡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合辅酶;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
新生儿窒息作为围产期常见新生儿危重病症,窒息可导致患儿重要器官组织缺氧缺血损伤,而心肌损伤的几率最高,约为30%-35%;临床表现可心律异常、心肌酶增高、亦可导致心力衰竭及休克等,严重影响患儿预后生存质量。我院从2015年3月开始研究复合辅酶应用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儿科治疗的55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新生儿男14例,女13例;胎龄37-40周,平均(3851±1.12)周;日龄1-3d,平均(0.83±0.52)d;体重2800-4000g,平均(3250.51±505.63)g;Apgar评分4-7分18例,0-3分9例。对照组新生儿男13例,女15例;胎龄38-40周,平均(38.29±1.09)周;日龄1-3d,平均(0.75±0.35)d;体重2850-4050g,平均(3330.37±515.29)g;Apgar评分4-7分17例,0-3分11例。上述新生儿符合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生后有窒息使或缺氧史。55例新生儿中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46例,心率失常28例,心动过缓17例,心力衰竭1例,休克2例;心电图ST-T段异常47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51例。上述新生儿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及其他影响本次研究的病例。所有入組新生儿研究前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报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日龄、体重及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应用常规对症方法支持治疗。确保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液体输注确保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指标正常、预防惊厥、调节体液循环、心动过缓者对症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H32021538)、心力衰竭者给予卡托普利(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H44021595)和多巴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H31021174)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联合复合辅酶治疗。将复合辅酶(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1020002)0.2mg,配以浓度为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泵注,每日1次。两组新生儿治疗过程中注意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的变化。对症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新生儿治疗周期均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所有新生儿治疗前1d与治疗周期结束后1d采集静脉血备检,采用罗氏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血清CK-MB及乳酸脱氢酶进行测定,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钙蛋白T及心率检测有无异常。
1.4治疗效果评估
显效:经治疗后新生儿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恢复正常,心率恢复正常,血清CK-MB、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指标达到正常水平;有效:经治疗后新生儿面色苍白等临床变现减轻,心率基本正常,血清CK-MB、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指标接近水平;无效:经治疗后新生儿临床体征、心率、血清CK-MB、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指标等均未改善或心衰致死[5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CK-MB、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新生儿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K-MB、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上述血清指标降幅大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作为新生儿死亡首要因素已被广泛认可,窒息后新生儿心肌损害限制了氧化磷酸化反应,机体三磷酸腺苷受抑制分泌不足,供能不足,心肌细胞钙泵功能异常,导致钙离子失衡,心肌收缩异常;窒息导致缺氧而出现的氧自由基影响心肌功能,抑制其收缩作用,新生儿出现心力衰竭与休克等危重临床表现。
CK-MB做为心肌特异性同工酶,血液中正常水平为0-35U/L,新生儿窒息导致心肌损害发生后,CK-MB大量生成并进入血液循环,通常情况下损害发生6h内该指标高于正常水平,24h内达到峰值,4-6d血清中该指标恢复正常,该指标异常升高可特异性提示心肌受损,临床应用其作为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指标。CK-MB对于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异性及敏感度均优于CK,绝大多数学者已将CK-MB临床检测用于心肌受损的常规筛查中。
心肌细胞生物膜损伤后,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血清中Tn-T和CK-MB指标显著增高,二者血清水平变化可用于窒息导致的心肌损害新生儿早期临床确诊依据,具较强的特异度与灵敏度。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清CK-MB水平测定由于患者机体溶血的影响,阳性检测结果灵敏度较低;故需要结合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共同评估心肌损害阳性率,通过两种指标的综合考量,确诊与评估临床疗效。另有实验结果提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受损者,临床表现为心率失常、心动过缓;通过心电图常规检测,具一定临床检测价值,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研发推陈出新,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对心腔改变、血流动力水平变化等实时监测,有助于对于病情的准确评估与治疗方案的制定。
复合辅酶是以食用酵母为原料经过提纯工艺得到人体所需多种辅酶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复合物,以辅酶A、辅酶I、还原性谷胱甘肽成分为主。辅酶A是人体内转酰酶和a酸脱氢酶的辅酶,辅酶I是人体内重要的脱氢酶辅酶,上述两种辅酶进入机体后直接参与到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通过减弱心肌脂肪酸的氧化效果,降低糖代谢水平,保护心肌线粒体,维持正常的心肌细胞功能,消除氧自由基,通过心脏再灌注修复组织细胞,避免心肌损伤。复合辅酶通过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确保正常代谢功能,有效保护心肌不受损伤。
石佳等实验结果提示,临床应用复合辅酶对于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和肝脏保护作用显著,有效降低心肌损伤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618,P=0.0102)。两组新生儿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K-MB、Tn-T、乳酸脱氢酶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上述血清指标降幅大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27,P=0.0232)。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应用复合辅酶配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疗效确切,有效降低新生儿心力衰竭及死亡几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