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2-06马晓燕
马晓燕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创新考核评价模式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010-0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医学基础课, 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纽带,是学好其它医学课程的基础。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繁杂、概念抽象、教学课时少、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问题
近年来中职卫生学校生源综合素质下降,基础较差,部分学生连细胞的基本结构都不知道。同时,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注重机械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如知道细菌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看到,但观察菌落时提问:一个菌落有多少个细菌,仍然回答一个(应该是无数个),缺乏对知识的思考、方法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及应用。
2.教师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及“应试教育”模式,教学在传统意义上形成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自身素质问题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采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求能把课讲下来就行,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正确使用。授课枯燥乏味,学生无兴趣,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3.教材问题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把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免疫学三方面的知识融合为一本教材,课时由76节压缩到54节,课时少,教学内容繁杂、抽象、逻辑性较差。因此,学生觉得枯燥,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学科成绩不理想。
4.教学方法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学活动围绕“考试”进行,许多学生没有了自己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再加上课时少、课堂容量大,导致教师“满堂灌”现象严重,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能及时反馈所学知识,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5.考核评价问题
对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单一,仍然采用期末理论考试模式,这种评价方法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不学,到考试时死记硬背,知识掌握不牢固,实践操作技能得不到提高。
上述因素长期困扰着学科教师,既不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对策
1.优化教学内容
(1)内容合理删补、讲解详略得当
在教学内容多、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把教材内容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牢固地掌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 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 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精心组织教学,才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对于有疫苗预防的、不常发病的病原体要少讲或不讲: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白喉杆菌等内容;而对于常见病、无疫苗可预防或预防效果不好、新发病的病原体要重点讲述:如病原性球菌、肠道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内容。同时,还要注意书本内容和学科前沿的联系,与临床统一起来,删除如沉淀反应等临床早已摒弃的内容, 增加临床近年来典型的流行传染病,如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当前医学临床发展相符合,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生活。
(2)归类教学、化繁为简
学生普遍反映微生物学各论内容庞杂,枯燥无味,易混淆,不易记忆和掌握。因此把生物学性状相同、致病机理相似的细菌归为一类,如革兰阳性茵、革兰阴性菌、主要产外毒素的细菌、感染途径相同的细菌、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茵、致败血症的细菌、致化脓性感染的细菌等分别归类介绍,并列表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能举一反三,便于学生抓住重点,又能简化知识,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
2.改革教学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学科,在学习时,联系临床实际尤为重要。比如,在讲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以使大家联想到自己是否曾有过化脓性感染及其分泌物特点;讲到破伤风杆菌时,可以结合临床实例学习其致病条件及防治原则;讲到乙肝病毒时,可以结合临床“五项指标”的检测,分析不同的病情,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在免疫学的学习过程中,许多临床现象都是学生已感知到的,但并不一定清楚地理解:为什么青霉素等抗生素易发生过敏,个体间ABO血型不合引起输血反应,组织器官移植时易发生排斥反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预防性疫苗的注射等。总之,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感知到的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教学内容有声有色,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2)演示实验穿插于理论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自我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源泉”。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培养基的种类及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时,把接种有不同细菌的、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发给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总结出培养基的种类、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不同生长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出现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指导意义;把演示内容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强调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易理解、易记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无菌观念,为以后的临床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教师的声调言语、丰富的表情、手势和板书在教学中所达到的感染效果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其次教材内容多,学时减少,不能承受每次课较大的知识容量。例如:第五章免疫应答是重点章节,其知识点的掌握对后续第六章抗感染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的学习将起重要的铺垫作用。本章中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内容十分抽象,且肉眼难以观察,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难点。故在该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的图像,逼真地模拟了免疫应答的全过程,生动地展示了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该节课的难点,突出了重点,达到了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习负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1)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传授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例讲授蛔虫成虫的形态时,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根据蛔虫成虫浸制标本,描述蛔虫成虫的外形、颜色、大小及雌雄成虫的区别,如回答不完整可由其他学生来补充。实践证明,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踊跃回答,遗忘率低。学生既能在“活”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做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2)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优化知识结构
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课堂呈现出开放的动态型。如此一来,教师难以再靠“吃老本”来维持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力求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在吃透大纲、精研教材的前提下,要努力学习医学免疫学及病原生物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有意识地拓宽医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实现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此外,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可能问题或突发情况有备而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随意性、片面性和主观性。最终实现由单一生物学专业知识结构向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在内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化;通过对新知识的主动选择与吸收,改造和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4.创新考核评价模式
在过去的考试中,通过一张期末笔试试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淡化了对学生职业技能即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考核,脱离了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时代要求。因此应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纳入考核内容,占学科成绩的30%;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占学科成绩的20%;期末理论成绩占学科成绩的50%。这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全面的考核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几年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适应新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接明军,宫淑秋.中职卫生学校化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 60-61.
[2]陈利压.免疫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1):96.
[3]赵杰荣.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77-78.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