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同视角的互联网自组织社区科普

2017-02-05史梁方刚

新闻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认同

史梁++方刚

【摘 要】传统的社区科普一般是自上而下,常常面临着居民参与度不高,主体性不强的困境。本文从认同视角出发,对合肥市互联网自组织的科普进行了分析,发现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具有科普性质互联网自组织,能够更好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实现较好的科普传播效果。尤其是同城互联网科普自组织可以发挥“脱域”与“在场”的特点,促进组织成员的认同,激发人们对科普的兴趣,保持较高的自组织社区的活跃度。

【关键词】认同;社区科普;互联网自组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微博对于科学传播方式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SK2013B401。

一、研究背景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中提出“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社区科普的形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社区科普更多关注行政社区,体现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常常面临着居民参与度不高,主体性不强的困境。

目前,科普的内涵已经拓展为“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融入了更多科学传播的新理念,从传统理解的以知识普及为主发展到包括科学普及、科技传播、科学素质建设等在内的“大科普”阶段。[1]科学传播即使用恰当的方法、媒介、活动和对话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一种或者多种下述AEIOU反应:A表示意识,E表示愉悦,I表示兴趣,O表示观点,U表示理解,“与对科学的理解相比,对科学的兴趣是更强有力的态度指针”。[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基于各种数字平台的社区科普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组织(self-organizing)是指“系统在没有任何外部指令或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地形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和现象”。[3]互联网技术能让人们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互动沟通,使得许多跨地域兴趣类“自组织”得以形成,包括一些具有科普性质自组织。它们往往是以某一兴趣为基础,拥有自己的博客、QQ群、微博,可以自由地开展科学传播领域的交流与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构成了城市社区科普中的“微社区”。

二、社区科普与社区认同

社区认同的概念来自社会认同,是社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行动者在长期社会互动中,通过对自我身份、个人与群体间关系以及群体价值的反思而形成的群体归属感”。[4]寻找认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的一部分,社会互动是形成认同的前提。

一些具有较高活跃度的互联网自组织的参与者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平时群里发言得多,参与的社区活动也较多。“简单生活”群一位网友“日月”说起自己的经历:“以前我也知道健康生活重要性,但是总是坚持不了。后来通过身边朋友介绍,加入到群里,和大家一起锻炼,觉得很有意思,慢慢对一些相关的健康知识感兴趣,主动去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平时如何科学搭配饮食以及其他健康科学等。现在我加入群有4年多了,乐于向别人介绍我们群,让他们加入到这里来。”这一案例很有代表性,对于组织社区的认同促进了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甚至成为人们加入某自组织的动机。

因此,社区科普中看似是参与和主体性的问题,其实与社区认同紧密相连。社会认同理论的代表人物泰费尔指出,个体“成员身份”的意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5]因为如果缺乏基本的社区归属和认同,那么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社区科普居民主体性也无从谈起。

本研究从社区认同的角度入手,通过观察法与访谈法,加入到互联网自组织社区科普的平台(主要以QQ群为主)和相关活动中,了解城市居民如何使用互联网建立自组织,以及如何进行社区科普的传播的。

三、同城互联网社区科普自组织的形成

活跃度较高的同城互联网自组织的社区科普有着较高参与和主体性,这同互联网自组织形成特点是分不开的。这些自组织发起人往往是这个行业的意见领袖,具有专业知识,对于科普有着极高的热情。往往以某一兴趣爱好或目标为标签,如亲子阅读、转基因、健身、自然博物等,不局限于科学传播,从不同的兴趣点涉及到相关科普,如科学育儿、健康传播、地质勘探等。它们基本都是合肥普通市民自发成立的。平时他们依托互联网平台如论坛、博客、QQ群、微信群等,尤其是QQ群为主,可以很方便进行日常交流。此外,不同于一般互联网的虚拟社区,它们是基于同城或者基于具体的地理区域的组织,可以很方便举办线下活动。

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人们加入互联网同城组织,满足了兴趣和社交的需求。首先,因为兴趣,成员主动建立或主动参与自组织,并能保持着参与的热情。其次是社交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者。互联网平台能够让人们更方便找到和自己兴趣爱好一致的组织,通过参与活动来认识一些同道中人。

因此,从自组织的形成和人们加入动机来看,是一种个体主动选择归属和认同的过程。当个体在这个群体中彼此拥有相似的属性和兴趣,就会建立一种归属感。一旦归属感建立起来,成员的主体意识更强,往往也会更多参与社区的交流,还有一些成员也会主动发起交流,包括线下活动。而这些也正是一些互联网科普自组织保持较高活跃度的原因。

但是也有不少自组织建立起来后活跃度不高,因此互联网自组织的社区认同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

四、同城互联网社区科普自组织的发展

同城互联网社区科普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互动,成员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等互动建立起了社区层面的认同,帮助构建想象的共同体。

(一)“脱域”的线上交流

互联网平台线上交流具有“脱域”的性质,即超越时空的界限,把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起来。人们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沟通信息;可以发挥成员主体作用,集中大家的资源,实现科普目标。而且大家是在兴趣、社交基础上进行科普传播,增加了趣味性,主体意识更强,所以更愿意交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意见领袖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有的是组织的创立者,还有些是后来发展的管理员,他们成为组织里的活跃分子,对该领域有着专业知识,乐于发起话题和活动,推动日常交流的进行。

线上交流内容一般都是和组织的科普目标相关,如健康、户外地质、自然博物等;有些和整个社会科普背景结合起来,比如雾霾、转基因话题等;还有些内容结合日常生活,使得更多成员参与内容创造,传播本地实用信息。比如合肥亲子悦读营,讨论内容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亲子阅读,更多的是分享科学育儿经验。这些内容也许不是传统科普,但是更符合科学传播的本质,即科学传播需要人们带入自己的科学体验中的个性、学习风格、社会和教育背景[6]。而且科学传播不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

(二)“在场”的同城活动

另一方面,这些自组织又是同城组织,方便举办同城活动面对面交流,体现出“在场”“再嵌入”的特点。许多组织成员加入组织是因为对某组织线下活动和面对面的交流感兴趣。通过定期举办集体活动,可以塑造本社区的集体意识与共同的记忆,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同时也可以强化社区目标,因为在中国人的认同中,各种集体活动可以来保存、强化或重温集体记忆。[7]通过“在场”的本地活动和人际沟通,组织成员从陌生到熟悉,从弱关系到强关系,提高成员的集体效能感,更能构建本地同城微社区认同。而且这些活动有些具有科普性质,通过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也丰富了科学传播中“参与”的内涵。

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搜索获取海量的信息,但是另一方面,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甚至还有些伪科学信息。互联网自组织的社区科普线下活动可以和科学体验结合起来,在科普信息的专业性、深度上多下功夫。比如少儿户外群群主天勤妈妈非常喜欢地质,多次组织亲子活动,还邀请了具有地质专业背景的艺科爸爸作为指导,在爬黄山寨的时候,艺科爸爸就让孩子们注意观察当地的岩石,“这里的石头是火山岩,代表了这里曾经有一座火山!……大家如果仔细看这里的地形就可以看到是三面包围的,而另一面却是敞开的,这是因为火山喷发造成的……”这种科普效果是互联网海量信息所达不到的。

结语

互联网给予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空间,人们可以建立、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互联网自组织,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实现较好的社区科普传播。从同城互联网科普自组织的发展来看,应该重视意见领袖在组织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发挥“脱域”与“在场”的交流特点,尤其是“在场”面对面的交流,更能促进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只有那些结合了人们原有的兴趣、需求,同时又能再嵌入到“在场”活动中的同城科普自组织,才会保持较高的活跃度。

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从事科普的互联网自组织还比较少,自组织传播内容较为庞杂,也有可能存在有悖于科普的信息传播。这就需要相关科普部门和社区一起努力,构建同城互联网自组织社区科普的良好氛围。

注释:

[1]任福君,翟杰全.我国科普的新发展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J].科普研究,2012(5):8-17.

[2][6]T.W.伯恩斯,D.J.奥康纳,S.M.斯托克麦耶 等.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6):19-33.

[3]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377.

[4]周桂林.社会化网络中基于社区认同的内生自律型虚拟社会秩序[J].黑河学刊,2012(11):179-180.

[5]Tajfel H. Experiments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J]. Scientific American,1970,223(5):96-102.

[7]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7.

(作者单位:史梁,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方刚,淮南联合大学)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认同
试论现代中国文学认同的价值取向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好莱坞影片的美国文化认同性诉求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