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原创白剧《榆城圣母》观后记

2017-02-05奚劲梅

戏剧之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原创

【摘 要】2015年11月26日,大型原创传奇历史白剧《榆城圣母》在大理市下关城区新州礼堂隆重上演。整整5年,在这个白族人聚居的城市,大理人终于盼来了新的白剧演出,由此,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白剧热”,为即将举行的大理州60年州庆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原创;白剧;《榆城圣母》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21-02

一、《榆城圣母》剧情介绍

公元973年,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联合东鬗三十七部义举,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该剧以段思平与他的同盟者们开创大理国,以及与开国皇后杨桂仙传奇般的姻缘故事为线索,讲述正当大理国百废待兴,“德化治国,以佛治心”的方略开启实施阶段,段思平英年早逝,给方兴未艾的大理国带来了权利交替的危机。当此危难,皇后杨桂仙处于对国家、黎民百姓以及前朝历史教训的考虑,毅然携幼子退位,使危机得以化解,完成了大理国两代皇帝的平稳交接,开启了大理国“尚佛”之风,形成了大理国二十二代皇帝九代“禅让”的封建王朝权力更迭的独特风景。杨桂仙也因她的智慧、果敢、无私和佛心,使得白族人民在苍洱隽秀的大地上为她竖起了“榆城宣惠圣国母”的丰碑。

二、《榆城圣母》创作特色

(一)剧本、导演

时间要追溯到2010年。这一年,大理州白剧团排演的《洱海花》在全省新剧目展演中夺得综合金奖,按理,这样鼓舞人心的奖项应该是剧团的大喜事,而事实是,白剧团自此以后再也没有新的大型剧目上演,直到2015年的《榆城圣母》横空出世。演员的断代、编剧和戏剧导演的奇缺、舞美的滞后、经费的窘迫、乐队里最重要的司鼓和主弦相继退休……诸多原因使白剧团面临着何去何从的生存危机。幸而,在大理州歌舞团和白剧团合并时,乐队被成建制地保留下来;白剧的根基——传统音乐唱腔“吹吹腔”、曲艺“大本曲”、民歌小调还鲜活地唱响在苍洱之畔。还有那么多心系白剧的演员、演奏员依然坚守着没有放弃。

2014年,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白剧传承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同时,在州政府的重视关怀下,拨款60万元作为白剧的创作经费,白剧复兴的迹象开始复苏。自此,白剧团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剧本,在32个剧本提纲中最终确定了云南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罗远书的《大理国皇后》作为首选排演剧本。经过反复推敲和实地采风,并专程赴上海听取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的修改意见,剧本前前后后进行了6次修改,最终定名为《榆城圣母》。许多白剧工作者们非常兴奋:“我们可以再次上路了,我们要为自治州60年的大庆献上一台白剧盛宴。”

有了剧本,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就是选择导演,白剧团已经很多年没有专业导演了,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最终确定聘请浙江京剧院的知名导演翁国生院长担纲。按大理州文体局局长王峥嵘的说法,“白剧作为少数民族剧种,它依然处于初始发展期,……如果能通过大剧种导演的深入指导和帮助,让它在由戏到剧的发展中,展现出新的既忠实于白剧又符合现代审美取向的元素来,可能会较好地促进白剧的‘生长发育。”①

(二)唱腔设计

担纲《榆城圣母》唱腔设计的张亮山老师,是白族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奏员、作曲家,从事白族器乐演奏和白族戏曲、曲艺音乐创作三十余年,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音乐设计奖项。《榆》剧上演之前,笔者有幸在白剧团采访了张老师和该剧的女主角杨益琨老师,做了详尽的访谈(访谈录已另行发表)。在中国戏曲中,“角”是戏曲中最重要的人物,中国戏曲归根到底是“角”的艺术。《榆》剧中的重要角色就是皇后杨桂仙,因此,所有的唱段都集中在她身上。按张老师的说法,唱腔都是围绕着她来进行设计和打造的,其他的都是配腔。在编曲方面,张老师一方面尽量运用白族传统的音乐元素,当传统音乐达不到剧情所要表达的情感时,他就大胆借鉴我国其他大剧种有特点的板式(在音调运用上还是遵循白族音调)。比如,在《榆》剧里就借用了京剧快板节奏“1/4节奏”(有板无眼),这种有板无眼的节奏在“大本曲”和“吹吹腔”里是没有的,它的特点是节奏紧凑,既要每个字唱得清楚有力,又不能显得慌乱,像“炒嘣豆”般的干脆利落。在唱段的安排上,几处重要的唱段显示出张老师深厚的编曲功底和对女主角演唱特点的分寸把握。比如,结尾处的唱段就很有代表性,运用了大本曲的“大哭板”→“大哭边板”→“提水板”的套曲形式,人声与乐队的默契配合把女主角复杂的内心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演员

《榆城圣母》在演员的安排上有两大特点,第一,女主角杨桂仙的扮演者杨益琨老师。作为梅花奖得主、白族著名表演艺术家,大理州文体局副局长,大理州白剧团的台柱和核心人物……杨老师始终把白剧艺术、白剧发展放在心里,即使在白剧团举步维艰时也绝不轻言放弃。此次在《榆》剧中担当大梁,是情势所需也是情势必然。自2010年排演《洱海花》后,白剧团出现严重的断代,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在短短四五年时间里培养出可以担纲白剧主角的人才只能是一个梦。为了白剧的复兴和传承,杨老师毅然担起了领衔主演的重担。近两个小时的演出,《榆》剧中近四分之三的唱段、表演、文戏武戏,她均掌控自如,无论是唱腔的技术运用还是手、眼、身、法、步,把从豆蔻年华到耋髦之年的杨桂仙表演得活灵活现。观看完毕,大家一致认为,主角带给观众的冲击和感动更甚于剧情本身,也许这就是我国戏曲中“角”的魅力吧。如,在第六场核心唱段前,皇帝驾崩,皇后杨桂仙悲痛欲绝,为了表现出杨桂仙丧夫之痛、宫中权利更迭之险、国家危难之艰的多种复杂情感,杨益琨老师大胆借鉴京剧中的“水袖功”,利用水袖的舞动、抖动、甩动等动作作为人物情绪的放大、延长,在视觉效果和舞台情感传递两方面均收效显著,“水袖功”的运用在白剧的表演艺术史上也属首创。

第二,老中青三代同台演出。“当白族栽秧会的音乐在剧场响起,当现场乐队的锣鼓点敲击起来,当三弦的旋律带起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剧唱腔……”②这是大理州文化体育局局长王峥嵘的真情记述,也是《榆》剧开场的场景:一群美丽的白族女孩载歌载舞在田间劳作,优美的民歌小调伴着女孩们婀娜的身姿,一种受广大白族民众喜爱的“民族歌舞性白剧”表演方式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一群表演者就是刚刚学成归来的白剧小演员们。众所周知,全国各地的戏曲专科学校都没有白剧科这个专业,因此,培养白剧演员长期以来都是“以团带班”进行传授。2012年,借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机会,白剧团在全州范围内招收了11-17岁白剧、舞蹈班共38名学员,派送到省艺术职业学院进行三年的委培学习。三年后的今天,他们正好学成回到团里实习,赶上了《榆》剧的排演,因此,这批学员在剧中的表演成了一个突出的亮点,让老一辈的同行、关心热爱白剧的人士看到了希望。

(四)舞美、灯光、服饰

一道巨幅纱幕依剧情内容变换着,一会儿是庄重、古朴,充满禅意、佛韵的画面,一会是皑皑苍山玉带飘渺、莹莹洱海鱼虾作伴的世外桃源画卷。这是《榆城圣母》贯穿全剧的纱幕场景,加上舞台灯光的恰到配合,使观众在欣赏整场剧时犹如穿越千年,来到佛香妙曼的大理国,与剧中人物一起经历悲欣交集的传奇故事。灯光、音响、锣鼓点相互作用,贯穿全剧的纱幕代替传统的二道幕,再加上苍洱女巫的白语旁白,跌宕起伏的剧情,留给观众的是满满的惊艳和赏剧的愉悦。“五年磨一戏”,此次《榆》剧特别聘请了国内一流的舞美设计师、灯光设计师、服装设计师、音乐设计师和造型设计师。整场演出一气呵成,舞台布景炫美、灯光梦幻、演员服饰华美……2016年1月,在云南省举办的第十三届新剧目展演中,《榆城圣母》一举拿下赛事的所有金奖。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白剧思考

白剧是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中有着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优秀剧种,也是成熟的地方民族剧种。大本曲、吹吹腔、民歌小调构成了白剧的三大基本元素,大本曲和民歌小调是本土化的东西,吹吹腔是在明初弋阳腔的基础上演化而来,长期以来,它们一直是白族文化重要的形式和载体。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白剧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剧,是仅次于藏剧的古老剧种,它有着深厚的传统,在民间有着悠久的根基。笔者曾先后实地走访州城、云龙、剑川等多处白族聚居地,无论是大理坝子的白族民众还是云龙、剑川的山地白族,他们都是生活中能歌善舞的艺术家,弹三弦、唱小调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无论老人小孩,个个都能随口来上几段。因此,怎样把民间曲调进行提炼加工,以符合当今大众的审美口味;怎样更高效地采集、录制、保护民间音乐音像资料;怎样编撰白剧教材、课本,开办专门的白剧学校;怎样培养白剧剧作家、演员、演奏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剧→导演→演员;大本曲→吹吹腔→民歌小调→白语诗歌。这是一个文化体系,哪个环节都不可缺少。此外,如何让古老的唱腔歌调在不断受现代化文明冲击的年轻一代中进行有效“渗透”;如何处理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都是需要好好规划和布局的。一味否定“土洋结合”的不伦不类是狭隘的想法,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③《穆特与秦腔》④都能被大众文化接受时,适宜的“土”调和现代元素的结合为什么就不可能呢?在发展中的传承才会让我们看到持久的曙光。

《榆城圣母》的上演,在白剧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尽管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部戏的成功来振兴白剧,但它昭示的未来依然令人憧憬。因为,只要是有生命力的民族艺术,总会有它的知音和观众。笔者在结束这篇文章的写作时获悉,在大理州60年州庆期间,《榆》剧作为开幕式的献礼,在州礼堂连续上演(2016年11月21-23日)。相信经过重新修订完善后的《榆》剧一定更加精彩、凝练,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②王峥嵘.《榆城圣母》诞生记[J].大理关心下一代,2016(1):28-30.

③此处指由中法两国合拍的大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2011年。

④此处指由音乐评论家刘雪枫所写的音乐随笔《穆特与秦腔》,2012年。

作者简介:

奚劲梅,四川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曾担任川音学报社编辑,研究方向:钢琴教学研究和音乐美学、民族音乐研究。多次担任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负责人。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科研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云南白剧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5SB0199。

猜你喜欢

原创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原创设计是根本
原创,我们一直坚守
原创歌曲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原创歌曲
原创歌曲
原创歌曲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