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2017-02-05吴风志郑买红庄立会游春梅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麻风病麻风文山

吴风志,何 珺,郑买红,庄立会,游春梅

(1.文山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2.文山学院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基地与创新服务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3.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4.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近半个世纪来,随着中国DDS、MDT等的全面推行,云南省麻风病传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至今该区麻风病的传染仍然无法得到根治。基于此,以该区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统计数据为依据,实时分析该区麻风病新发病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期成果为本区麻风病的预防控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介于东经97°31′至106°12′,北纬 21°08′至 29°15′之间。东西宽 865 km,南北长990 km,东部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北部、西北部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西南部及南部与越南、缅甸及老挝等国家毗邻,国境线全长4061 km,国土总面积38万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1%[1]。云南省在历史上属中国麻风病高流行地区之一,麻风病在辖区的16个地州/市中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全省每年新发病例曾一度占全国新发病例总数1/3~1/4左右[2]。

2 麻风病新发病例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2.1 州/市分布

根据2005-2015年云南省麻风病新发病例统计数据(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5年,云南省麻风病新发病例共计1090例,在全省16个地州/市均有分布,见表1所示,其中,麻风病新发病例分布最多的州/市为滇东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05-2015年,累计新发病例246例,比例高达22.57%,其次为滇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新发病例总数183例,所占比例为16.79%,除此之外,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分布较多的州/市还有滇中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新发病例总数均超过70例,比例高于6%;新发病例分布最少的州/市为滇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十年间新发病例仅2例。

2.2 县域分布

在县域分布上,经统计,在云南省所辖129个县(市/区)中,分布有2005-2015年云南省麻风病新发病例的县(市/区)数量达118个,所占比例高达91.47%,病例分布最高67例,最低0例,平均8.45例,70%以上县(市/区)病例分布在7例以下(见图2所示),充分显示了麻风病在云南省县域“低发广布”的特征;病例分布较多的县(区/市)统计如表2所示,集中分布在滇东南、滇南的文山、红河、普洱和西双版纳等地区,其中,丘北县、开远市、砚山县、广南县、文山市、澜沧县、蒙自市及勐海县病例分布超过30例,是云南省麻风病的传统高发区[3-6]。

表1 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州/市空间分布统计表

表2 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数分布较高县(市/区)统计表

为探究2005-2015年云南省麻风病新发病例县域分布的空间集聚特征,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模式分析中的局部G-统计量(G-statistic)模型引入到云南省2005-2015麻风病新发病例县域分布研究中,对云南省129个县(区/市)麻风病新发病例数所占比例数据进行局部G-统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东南部、南部各分布有一个麻风病新发病例集聚分布热点区,据行政区划分别命名为滇东南丘北-广南-砚山-文山-开远热点区和滇南澜沧-勐海热点区(见图3所示),置信度高于90%,位于两个热点区内的县(市/区)具有麻风病新发病例数分布多、空间上集聚相邻的典型特征。从地理学视角分析,可能与区域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及民族习性有关。首先,两个热点区均位于热带北缘、亚热带南缘地区,气候偏湿热,地形地貌则以高山河谷地貌为主,由于高差变化大,立体气候比较明显,多地形烟瘴,为麻风杆菌的滋生及人间传播提供了条件;其次,从社会经济发展看,两个热点区域是云南省传统欠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使得麻风病患者医疗服务可达性较差;除此之外,热点区多聚居壮、苗、彝等少数民族,嗜烟酒的民族习性突出,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而易感麻风。

3 总结与讨论

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最古老的慢性传染疾病,麻风病一度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云南省作为中国麻风病患者历史高发地区,经过半个世纪多的调查、治疗及预防控制,麻风病患病率明显下降,但对于麻风病的根治仍然任重道远,对2005-2015年云南省麻风病新发病例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年十年间,云南省麻风病新发病例虽少,但具有广泛分布的特征,同时部分区域呈现出“集聚高发”的特点,在后续风麻风病治疗及预防控制中,应加大调查的力度、扩展调查范围,加强宣传教育、集中治疗,对于特殊区域,开展专项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尽量降低麻风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图 1 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数县(市/区)分布图

图 2 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县域分布直方图

图 3 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县域热点分布图

[1] 吴风志,郑买红,庄立会. 云南省开展生态资产评估的初步探讨[J]. 林业调查规划,2016(4):122-125.

[2] 徐琨莲,周龙朝,周玉祥,等. 云南省麻风流行与防治成效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S1):35-37.

[3] 李桓英,翁小满,李彤,等.山东云南麻风病高发区防治远期效果比较与流行趋势的预测[J].中华医学杂志,1995(6):333-337,381-382.

[4] 龙恒,王娟,杨荣德.云南省文山州1994-2008年麻风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144-145.

[5] 卢洁,李娟. 红河州麻风病疫情分析(1930-2014年)[J].中国社区医师,2016(2):179-180.

[6] 李二,黄小友,杨春和,等.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麻风病流行现况分析[C]//中国麻风防治协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2011.

猜你喜欢

麻风病麻风文山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文山肉丁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消除麻风在行动
贵阳市边远农村村民麻风健康知识调查与干预
甘肃省麻风受累者麻风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