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滇重楼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
2017-02-04木向春
木向春
(云南省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玉龙县滇重楼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
木向春
(云南省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2008年玉龙县对野生滇重楼进行引种栽培试种,通过几年的探索与管理,试种园获得成功,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规模逐年扩大,重楼面积已超过千亩,重楼的病虫害也逐年显现和加重,成为制约滇重楼产业发展的障碍。为此,2015年开始,展开了滇重楼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滇重楼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经调查,玉龙县滇重楼已发生的病害有5种,虫害有2种,现分述于后。
1 病害
1.1 根腐病
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过冬,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环境条件,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导致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也易发病。另外,根部受到地下害虫危害后,伤口多,有利病菌的侵入。主要为害地下茎,造成地下茎腐烂。
发病的症状为根茎从染病部位开始腐烂,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期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水份供应不上,在中午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出现萎蔫,夜间不能恢复。最后整个根茎腐烂,地上植株萎蔫,逐渐枯死。
发病原因:主要是6~7月田间湿度大积水,气温高及根茎有创伤,易遭受病原物感染。
1.2 猝倒病
由腐霉菌引起。发病的症状为从茎基部感病,初发病为水渍状,并很快向地上部扩展,病部不变色或黄褐色并缢缩变软,病势发展迅速,有时子叶或叶片仍为绿色时即突然倒伏。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病,条件适宜时以发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块状病区。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1.3 白霉病
由半知菌类的柱隔孢引起,该病主要是叶片受害,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灰褐色病斑,后病斑变成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正反面有灰色或灰白色霉层,叶背更多;后期病斑成黑褐色,中心灰白色,病斑上覆盖白色霉层,为病菌的子实体,有的病斑成溃疡状空洞,病斑边缘的深褐色带明显。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叶片致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其他叶片再侵染。湿度有利病菌生长萌发。
1.4 黑斑病
许多真菌所致,侵染发生在潮湿雨季,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叶斑,有时发生在叶柄、茎和花部。叶、叶柄、嫩枝、花梗和幼果均受为害,但主要为害叶片。
症状有2种类型:一是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气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3~15mm。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近圆形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花枯和茎枯,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大再侵染。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低洼积水处,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有利于发病。
1.5 炭疽病
由炭疽菌属引起,叶片上产生点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中部浅褐色或灰白,其上高湿时产生黑点状子实体,病斑边缘深褐色至红色。病害严重时叶片上多个病斑连接成片,枯黄死亡。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第2年雨季来临时侵染健株发病,并通过分生孢子盘突破寄主表皮,其盘上分生孢子借风、雨在田间反复循环侵染进行为害,种植密度大、排水不良、阴雨多湿、多年连作田块发病重。
2 虫害
2.1 地老虎
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较多,滇重楼生产中造成危害的有6种。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均以幼虫为害,主要为害滇重楼的幼苗,块茎和根,使之倒伏或成不规则的凹洞。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0~50mm,体灰褐色,雄蛾触角双栉状,分枝几达端部。前翅前缘黑褐色,肾纹和环纹明显,肾形纹外方有一黑条,亚外缘线以外灰褐色,端部为一列黑点;后翅黄色。幼虫体表密布黑色颗粒状小突起,背面有明显的淡色纵带;腹部各节背面前方有4个毛片;臀板黄褐色,有2条深褐色纵带。
2.2 金龟子
在玉龙县滇重楼生产中造成危害的有2种,其中以白星花金龟的危害最为严重。成虫体长约18~24mm,宽11~14mm。椭圆形,背面扁平,全体黑紫铜色,有绿色或紫色闪光。头方形,前缘微凹。前胸背板梯形,小盾片近三角形,前胸背板和鞘翅布有不规则的白斑纹,并有小刻点列。老熟幼虫体长24~39mm,体柔软肥胖而多皱纹,弯曲呈“C”形,密生绒毛。肛腹板上具有2行纵向排列的刺毛。幼虫生活于土中,一般称为蛴螬,为主要的地下害虫,咬食滇重楼的根、块茎或幼苗。金龟子咬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吃光叶片,严重影响滇重楼的生长。
3 综合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及生化诱杀技术和科学用药等技术,逐步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3.1 农业防治
3.1.1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通菌特或种子重量0.1%的粉锈宁拌种,或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1000倍液侵种,可以有效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3.1.2 彻底消园: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可以减少翌年黑斑病的发生。
3.1.3 合理密植:注意排水,加强通风。可以有效控制根腐病、黑斑病的病害。
3.1.4 科学施肥:应施腐熟有机肥为主,适施化肥,增施磷钾肥,可以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茎腐病的发生。
3.2 物理和生化诱杀措施
3.2.1 灯光诱杀。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晚间用灯光诱杀成虫。
3.2.2 糖醋酒诱杀:糖、醋、酒和水按3∶4∶1∶2配成糖醋液,并按5%加入90%敌百虫,用盆或装放在离地1m的支架上,667m2放3个,白天盖好,晚上揭开,诱杀小地老虎成虫。
3.3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结合病虫发生特点,选择对口有效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机,对症用药,适时用药。
3.3.1 病害防治。(1)根腐病:发病初期用1%硫酸亚铁或生石灰施入病穴进行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0倍液生石灰水浇灌。(2)猝倒病:发病初期清除病苗后施药。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用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也可用石灰粉1份与草木灰10份混匀后撒施。(3)白霉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4)黑斑病: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75%百菌清、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3.3.2 虫害防治。(1)地老虎:在地老虎1~3龄幼虫期采用48%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2000倍液,25%劲彪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等地表喷雾,用敌杀死800~1000倍液或6%敌敌畏喷杀,3~5天喷1次,连喷3次。(2)金龟子:在成虫盛发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喷雾或用90%敌百虫667m2用100~150g加少量水稀释后伴细土15~20Kg撒施。防治幼虫:用上述方法制成毒土,撒播种子和毒土隔开,或用敌百虫800倍液灌根,都有很好效果。
1 施洪.滇重楼主要病虫害及防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2 滇重楼.云南名特药材种植技术丛书编委会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3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