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2017-02-04黄中明
黄中明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最看重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到他们想学的内容。因此,初中数学老师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但是,很多老师还无法真正、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依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老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忽视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依赖过去的经验,这使数学课堂对初中生失去了吸引力。对此,结合教学经验反思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对此努力做出改进。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教育、培养好,他就不能发展、教育、培养别人……”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能力,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数学老师的整体素养与专业水平。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直接指向中考,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展开的,这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学工作的终点。这就导致老师完全按照数学教材与练习册展开教学,使得数学这门本应十分有魅力的学科变得枯燥乏味。另外,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地教数学,没有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情况,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进行反思。反思,主要是发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教学活动开始之后。
一、教学前的反思活动
老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反思之前的教学,并且要结合前人的经验,吃透教材。很多老师为了省时省力,直接拿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课件来进行教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过往的教育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因此,老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认真反思过往的教学活动,摒弃那些已经“过时”的内容。这可以帮助老师开展更加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工作。
另外,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材也做出了一定改变。在新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更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并且添加了很多生活中的因素。老师要认真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深层教育目标,把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数学是十分有趣且有用的一门学科,从而爱上数学。例如,老师在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商场的促销活动,将其融入数学教案中。
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倡数学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数学,因此,老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让学生学会了学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要鼓励初中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不到必要的时候无需打断学生的思路。这可以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进行,也可以让初中生对数学保持一份比较持久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开展三角形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给出这样一个例子:“三角形周长为18,其中一条边为8,那么另外两条边是多少?”如果学生认为这个边指的是三角形的腰,就会得出另外两条边长为8和2的结论;如果学生认为这个边指的是三角形的底长,那么就会得出另外两条边长都为5的结论。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案例告诫学生要懂得从不同角度分析。老师还可以把这个问题与函数问题结合在一起:“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x,y,周长为18,那么你们可以得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函数关系式吗?”老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课堂教学结束后的反思
在课堂结束之后,或者是在课堂小结环节中,老师要认真反思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老师要思考教学活动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是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了变化,老师是否“喧宾夺主”,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等问题。这可以让老师及时修正教学计划,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反思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合理,以及指导是否到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老师还可以选择旁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程,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选择适用于本班学生的教学因素,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数学课堂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展开反思活动,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反思是使老师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取之处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老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展开反思活动,使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黄桂芬.初中数学教学反思[J].教育技巧,2011(2).
[2]杨昌金.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科技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