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2017-02-04郝美华
郝美华
摘要:为了满足企业管理进一步优化的需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要符合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针对企业生产运行中的错误及不当之处进行纠正,从而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各项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本人结合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存在的弱势与不足之处,围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陈述。
关键词:企业管理 内部控制 内控制度体系
自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以来,为了规范经营、保证发展并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企业逐步开始根据自身的具体经营状况和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内部控制”这个概念起源并发展于美国20世纪的内部牵制制度,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行政事务管理制度、工资管理制度等制度的汇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约束性和指导性意义。如何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落实内控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成为了目前大多数企业应当思考的重要实际问题。因此,善于发现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的弱项与不足,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实现内控管理在企业中的全面落实,成为了当前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可持续性发展的一大前提。
一、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弱点与不足
(一)内控制度与企业的兼容度不高
目前,国内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还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操作也还大都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讲,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还没有成型,内部控制理论层面的作用远大于真正实践上的意义。尤其是针对一些民营或中小型企业来讲,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树立起内部控制同企业经营相统一的管理意识,内部控制制度大多处在一个雏形阶段,对于企业管理者群体中的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等行为,难以起到应有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同时,目前部分企业管理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内涵的解读过程中,仅仅将内部控制同企业生产的某些或部分关键点相关,并没有形成具体到企业生产实践全过程与具体各岗位上的责任分工。因此,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构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然而该体系在同企业的具体生产实践的适用与相容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企业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重复混乱
为了实现内部控制制度职能的发挥,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岗位设定是内部控制管理实施的保障。然而,目前部分企业在岗位设置上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部分岗位设置冗余、责权分配不清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管理能力的下降,规范化管理还没能够取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尤其是在重大事情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没有起到应有的规范与管理的职责。例如,某企业财务部门中,管理赊销业务的批准与执行的岗位没有实现内部控制管理中规定的岗位分离制度,企业出纳与管理会计由一人担当,造成了财务人为干扰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信息失真、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并存,致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几近失效。
(三)内部审计部门职责发挥受限
为了保障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建立健全内控监督与管理手段是实现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内部审计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内部审计这一概念在大部分企业中的接受程度偏低,部分企业甚至尚未建立单独的内部审计工作部门。这种情况致使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缺少必要的环节,内控制度实施与执行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内控中的问题难以及时被发现,企业内控管理力度下降。同时,由于内审工作必要职能的缺失,企业内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很难被及时反映出来,严重阻碍了企业内控制度逐步完善的进程。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一)逐步建立健全与企业兼容性强的企业内控制度
为了实现全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现内控管理的首要步骤。企业在内控制度建立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保证内控制度同自身的经营与管理活动的特点相融合,绝不能照搬照抄一些现有的内控管理经验。而在制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之时,要秉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与成本效益性五点原则相统一的基本思想,将内部控制制度同企业的文化、信息管理、权责分配、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方面统一起来,制定出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为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明确内控岗位职责,完善内控组织管理结构
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落实离不开合理的管理结构的设置。只有实现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上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具体实践工作的落实与执行。因此,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设计与规划,一方面对岗位职责和在岗人员的权利与责任进行科学的划分;另一方面根据内部控制管理执行的需要,切实落实企业岗位分离和轮岗制管理制度。在考察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营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设计与规划,保证企业的每个部门和每一项业务活动都符合内部控制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让内控管理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引入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风险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并攸关生死的重大问题。企业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降低企业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能力,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企业经营中各项风险性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引入企业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可以加强企业的市场敏感性,及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判断和评估,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同时也保证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执行与落实的有效性。
(四)落实内控制度缺陷认定与评价机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与进步的过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经过企业经营管理各部门与各项业务的不断检验。因此,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为了保障内控制度能够实现不断的自我完善,需要落实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认定与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出现的偏差和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情况,并根据管理的需求对原来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坚持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不断评价与改进,才能够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动态过程中的不断优化与健全,保障企业的稳定持续的发展。
(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全面发挥内审作用
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内部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并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状况通过内部审计的形式进行考核和规范。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应按照财会[2008]7号文件,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标准,并按照制度规定定期开展内审工作,对企业的资源利用状况、经营目标实现状况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考核,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引导企业经营和管理向着良性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三、结束语
为了满足企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需求,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与竞争环境中的综合实力,逐步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实现企业内控,增强内控效率的重要保障。面对逐步扩大的市场和新业态、新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企业只有从自身做起,提高管理能力、走上有效科学管理的道路,才能在竞争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企业管理与内部控制中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加强对企业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将成为企业今后发展中重要的管理课题。
参考文献:
[1]崔伟.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
[2]王巧姝.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与实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