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种马铃薯技术

2017-02-03吴艳敏

吉林农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氢氧化铜冬种切块

吴艳敏

(博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玉林537600)

冬种马铃薯技术

吴艳敏

(博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玉林537600)

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已成为博白县农民增收的支柱来源,冬种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冬种马铃薯;稻草免耕;黑地膜覆盖;植保

1 选择脱毒一级原种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早、中熟鲜薯食用、鲜薯加工鲜食兼用型的脱毒品种。通过选定良种繁育基地和马铃薯经销企业供种,统一购种种植,改变了商贩调种,供种良莠不齐的状况,使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得到了保障。

2 种薯处理

2.1 晾晒选种

种薯购回后,将其及时摊放在泥土地面上,阳光下晾晒1~2天,并剔除病、烂、杂薯。种薯晾晒后用网、麻袋装好,放在垫有干净细土或稻草的室内贮存,在种薯上面覆盖稻草、遮阳网等物遮光,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促萌芽。

2.2 种薯消毒

种薯切块前,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75毫升,或72%霜脲氰·锰锌可溶性粉剂100克、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克、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克对水50公斤,配制成消毒药液,均匀喷湿种薯表面或浸种10~15分钟,捞起晾干后切块。种薯切块后,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75毫升或72%霜脲氰·锰锌可溶性粉剂100克、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克、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克对水50公斤的比例配制的药液,浸种10~15分钟捞起晾干待播。也可采用100公斤种薯用1公斤双飞粉与50克72%霜脲氰·锰锌可溶性粉剂、5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克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混合均匀后拌种消毒。

2.3 种薯切块

切种前切刀、切板必须放在5%高锰酸钾溶液,或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消毒,切种时当切到病、烂薯或者切种15~20分钟后,要及时使用75%酒精擦拭刀具消毒,方可再继续使用。种薯切块大小以25~30克为宜,每个切块保证1~2个芽眼。

切薯方法:20~30克小薯在基部划1刀;50克左右小薯纵切为2块;75~125克中薯纵切2刀分成3~4块;125克以上大薯,从基部顺芽眼切块,顶端部分纵切成2~3块。

3 适时播种

11月上旬开始播种,最迟不超过11月25日,充分利用前期光、温资源,争取春节前后收获上市,避免在雨季收获和影响后茬作物种植。

4 足肥密植

4.1 免耕栽培

按畦面宽100厘米、沟宽40厘米的规格分畦,每畦种植3行,行距30厘米,株距22厘米,畦边各留20厘米,亩种植6500株;或按按畦面宽120厘米、沟宽40厘米的规格分畦,每畦种植4行,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畦边各留15厘米,亩种植6600株。施肥量为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亩或鸡粪500~1000公斤/亩,45%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00~150公斤/亩,硫酸钾20~30公斤/亩。肥料在摆种后施放于种薯之间,不接触种薯。施肥摆种后取沟细土盖种盖肥,覆盖厚度约3厘米,然后均匀覆盖5~6厘米厚稻草并开沟,沟深25~30厘米,将沟土均匀覆盖在稻草面上,覆土厚度3~5厘米。

4.2 地膜覆盖、稻草包心

使用机械翻耕碎土后,按畦面宽80厘米、沟宽40厘米的规格分畦起垄,畦中间开10~15厘米深的种植沟以利摆种、施肥,摆种于种植沟内,每畦种植2行,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畦边各留20厘米,亩种植5500株。肥料施放于行间,不接触种薯,施肥量为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亩或鸡粪500~1000公斤/亩,45%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25~150公斤/亩,硫酸钾20~30公斤/亩。采用黑地膜覆盖栽培,摆种、施肥后用细土盖种、盖肥并耥平畦面,用宽度为80厘米、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黑地膜覆盖畦面,然后清沟,沟深20~25厘米,将沟土均匀覆盖在地膜面上,覆土厚度3~5厘米。采用稻草包心栽培,摆种施肥后于种植沟上均匀覆盖3厘米左右稻草,以覆盖住种薯、肥料为度,然后清沟,沟深20~25厘米,将沟土均匀覆盖在畦面上,覆土厚度3~5厘米。

5 水肥管理

5.1 水分管理

对拟种植马铃薯的稻田,在晚稻收割前10~15天普遍灌1次“跑马水”,以保证马铃薯种植时有合适的土壤墒情,晚稻收割后如土壤水分适宜要及时抢墒播种。播种时至出苗前土壤始终保持湿润(即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遇到干旱应通过畦沟及时灌水,水层为沟深的1/3~1/2,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或滴灌。出苗后,通过沟灌加大田间温湿度,出苗到现蕾保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现蕾到收获保持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收获前15天排干畦沟积水,防止田间湿度过大,影响薯块质量和收获。

5.2 追肥管理

采用免耕稻草覆盖、黑地膜覆盖栽培,中后期用沼气液、水溶性肥或磷酸二氢钾等对水每隔10~15天进行叶面喷施1次,共喷施3~5次。采用稻草包心栽培,中期用沼气液或水溶性肥液每隔15天进行淋施1次,共淋施2~3次,后期用磷酸二氢钾液每隔10天叶面喷施1次,连喷2~3次。

6 植保防治

6.1 防病

防治晚疫病、环腐病、黑茎病:在齐苗时亩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75毫升(72%霜脲氰·锰锌可溶性粉剂100克,或58%甲霜灵·锰锌100克)、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5次(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霜脲氰·锰锌、甲霜灵·锰锌交替使用);防治早疫病: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百菌清、恶霜灵·锰锌、氢氧化铜等药剂对水,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防治青枯病: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或氢氧化铜对水淋根,每隔10天淋1次,连淋2~3次防治;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及时将病株从田间拔除和转移,并用盐酸吗啉胍·乙铜对水喷雾防治。

6.2 治虫

防治蚜虫:用吡虫啉对水进行茎叶喷雾防治;防治地下害虫:用敌百虫配制毒土,或用辛硫磷·毒死蜱颗粒剂1.5~2公斤播种时畦面撒施防治。

S532.04

A

10.14025/j.cnki.jlny.2017.13.045

吴艳敏,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氢氧化铜冬种切块
冬种绿肥对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制取氢氧化铜实验的真伪性探究
比萨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改进
沧海瞬间变桑田
由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制备氢氧化铜工艺技术研究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广西贺州市冬种马铃薯灾害性天气气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