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力打造绿色强区

2017-02-03四平日报

吉林农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分场垦区节水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力打造绿色强区

辽河垦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减少,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农业向循环绿色发展大步迈进。

调优结构保增产。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垦区今年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做到抢前抓早备春耕,超前部署抓落实,3月初,从上到下掀起了备春耕生产热潮。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到户,生产资金筹措到位,农用物资准备充足。大规模开展冬(春)科技培训,开展高产项目创建活动。加大落实农业科技增粮措施力度,以强化科技管理措施落实为手段,组织包场包村包户干部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全力推进水稻、玉米高产创建、地膜覆盖、免耕技术、间套种等各项增粮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帮助农户检修农机具,确保在春耕生产中农机顺利作业。

按照“扩水稻、稳玉米、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及早落实种植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5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4万亩,玉米24.5万亩,杂粮豆类及其他经济作物2万亩,备春耕生产投入资金9000万元,用种量1200吨、化肥1.9万吨。5月25日,水稻插秧将全部结束,实现了农作物最佳时期播种。

节水灌溉高标准。农业、水务、开发、发改、国土等有节水项目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及时更新老旧农田水利设施。梨树灌区管理局为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016年秋季以来,续建、新建、建完农道桥、涵管桥、分水闸、斗门、农门、渠道衬砌等水利工程443个(座),恢复一干、八干区域支渠13条,总计38.57公里,投资6550万元。重点对调整种植结构及恢复水稻种植的农田,进行大面积水利设施维修加固及扩建工程。大力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节水措施”的综合节水技术集成模式,提高水利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机械插秧进度快。水稻以高产期内适温插秧为指导,以加快返青促蘖为目的,在提早泡田整地,确保沉降时间的基础上,各农场、分场充分发挥插秧机作用,确保水稻在高产期内高标准完成水稻插秧。现在,全区水稻生产已转入田间管理阶段,及时覆水护苗保温、施用返青肥,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同时,抓好农业标准化提升、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活动,实现水稻均衡增产,推进高端大米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产能,稳定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种粮的效益。

整合资源出优势。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着力在区域品牌的创建、名优特农产品推介上下功夫。结合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登记。为提高大米附加值创造条件,通过招商引资与有关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开发建设大米品牌基地等相关事宜,启动智慧农业项目,打造辽河垦区优质大米基地、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加速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调整种植结构工作中,新鲜分场亿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恢复旱改水种植水稻1600亩,并逐步在稻田放养稻田鸭、鱼苗、蟹苗、泥鳅苗,打造绿色稻田观光、生态养殖、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大院。

小宽分场鑫旺家庭农场的“惠芳贡米”牌大米、福宁分场凤新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生产的“步登花”牌大米、双辽农场博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八一湖”牌系列品牌大米,以及去年在长春农博会和中国绿色农产品展销会上展销的大米,均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大力宣传垦区大米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集农牧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品牌休闲旅游观光带。

(来源:四平日报)

猜你喜欢

分场垦区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七万元手术费背后的故事
动车所控制集中系统分场控制方案设计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节水妙想
共青林场节肢动物群落分析研究
分场来帮老知青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